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详情

发展大模型要摒弃短视冒进

日期:2025-09-18点击:34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DeepSeek的消息层出不穷,下载量大跌、用户规模缩减……引发社会上一些对其发展前景和技术路线的质疑。然而,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对大模型发展规律认知的偏差。

在人工智能时代,大模型的价值绝非简单以使用率和流量来评判,而是依托于技术沉淀的厚度以及生态协作的深度,对技术的极致追求与秉持战略耐心,才是立足大模型时代的关键所在。

从“流量为王”到“技术制胜”,人工智能时代的逻辑已发生转变。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竞争遵循“快鱼吃慢鱼”法则——由于技术代差较小,抢占用户注意力、积累流量池成为决胜关键,“使用率”标准应运而生。就像一款社交软件可能凭借界面优化或运营活动在短时间内吸引百万用户,即便功能尚未完善,也能通过快速迭代留住他们。

但大模型竞争截然不同。这是硬科技的角力场,技术指标和模型性能是实打实的,即使用户数多,如果性能不过硬,也会在技术竞争浪潮中掉队。以DeepSeek-R1为例,其发布之初使用率的飙增,根源在于算法架构的创新与训练数据的深度优化,而非依赖用户规模。大模型的价值如同精密仪器,参数精度、响应速度、多模态能力等硬指标才是衡量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从“流量垄断”到“生态赋能”,底层思维也有了变化。当人们将目光聚焦使用率时,却忽视了其作为AI应用底层生态的深远战略价值。如今,阿里云、腾讯云等云服务商,诸多搜索平台、智能终端以及行业应用,还有广大用户群体,都不同程度接入DeepSeek,形成庞大生态网络。这得益于DeepSeek开放API接口与训练框架,不搞流量分成或数据垄断,让开发者能快速构建垂直领域应用,实现多方共赢,众多AI应用也得以大量涌现,走进各行各业。本质上,DeepSeek打造的是人工智能时代的“高速公路”。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攻坚”,大模型跨越式发展的条件正日趋成熟。DeepSeek-R2酝酿之际,其团队已在论文中阐述下一代人工智能系统的创新蓝图——“模型+硬件”的协同优化设计,意味着大模型发展不再单纯依靠算力堆砌或算法单一创新,而是软硬件并行研发的“集团军作战”。当下,像华为昇腾384超节点、上海AILab系统平台的相关突破,都为大模型新发展筑牢了基础,也让我们坚信下一代人工智能系统的推出只是时间问题。

互联网思维碰上人工智能时代,“流量焦虑”“爆款心态”已成创新枷锁。在这个算力成本高昂、技术迭代迅速、计算量极大的时代,急功近利的冒进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唯有摒弃短视观念,专注技术深耕与生态共建,才能在这场关乎国家竞争力的科技竞赛中取得最终胜利。(经济日报 钟梓滨)

原文链接:https://www.oschina.net/news/373019
关注公众号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扫描即可查看该文章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