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科技 (Nuvoton) 正式成为 RT-Thread 高级会员
微控制器领导厂商新唐科技(Nuvoton)与知名物联网操作系统厂商睿赛德科技(RT-Thread)签署会员合作协议,新唐科技正式成为RT-Thread高级会员。双方将携手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开发者和终端客户提供更加丰富的、灵活的软硬件开发生态系统和产品组合选择,加速产品开发效率,共筑物联网产业生态发展。
中美贸易战和新冠疫情给全球产业带来巨变,多个行业对应用创新的需求空前强烈,新唐科技持续创新推出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的多样控制器平台,产品线覆盖了Cortex-M0、Cortex-M23、 Cortex-M4、Arm9 内核。
当前,新唐科技已将RT-Thread移植适配其Cortex-M0(M032系列)、Cortex-M23(M2354系列)、 Cortex-M4(M487系列)、ARM9(NUC980系列)内核MCU/MPU(微控制器/处理器),并提供完善的外设驱动支持 ,可让开发者开箱即用,从而免去繁杂的底层软件开发和固件整合工作。 配合RT-Thread丰富的组件和软件包,可进一步提升开发效率,让开发者更多专注于应用创新上,提升产品在市场竞争力。 为进一步提升开发者的开发体验和效能,接下来双方将合作提供RT-Thread Studio上的Nuvoton芯片支持包和板机支持包,做到一站式开发体验。
BSP地址:
https://github.com/RT-Thread/rt-thread/tree/master/bsp/nuvoton
新唐科技表示RT-Thread物联网操作系统完全开源,有丰富的中间件和完善的文档,并有良好的开发者生态,且其经过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在工控、物联网等行业具有大规模装机量,成熟性、可靠性得到了验证,同时在市场前端我们也感受到客户对RT-Thread的需求急剧增加,这是新唐选择和睿赛德科技合作的原因,期待双方合作为RT-Thread开源生态添砖加瓦,为开发者减负,助力中国新基建。
睿赛德科技表示非常高兴看到新唐科技加入RT-Thread高级会员,在延续之前的密切合作基础上,双方将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强度,在新唐MCU及MPU支持、生态社区推广、IDE等多方面深度协同,为产业提供更具性能与成本优势的软硬一体设计方案和优质的配套工具支持,协助终端企业加速产品研发与量产。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容器化 | ClickHouse on K8s 基础篇
作者:苏厚镇 青云科技数据库研发工程师 目前从事 RadonDB ClickHouse 相关工作,热衷于研究数据库内核。 ClickHouse[1] 是一款用于联机分析(OLAP)的列式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由号称“俄罗斯 Google”的 Yandex 公司开发,并于 2016 年开源,近年在计算引擎技术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算是数据库后起之秀。 Kubernetes[2] 是 Google 公司于 2014 年 6 月开源的一款容器集群管理系统。适用于管理云平台多个主机的容器化应用,旨在让部署容器化的应用简单并且高效,努力成为跨主机集群的自动部署、扩展以及运行应用程序容器的平台。 借助 K8s 和容器化技术,我们不仅可以使得应用的部署和管理更加简单高效、提高硬件资源利用率等,还可以实现健康检查和自修复、自动扩缩容、负载均衡等高级功能。 那么,如果黑马数据库 ClickHouse 遇上火热的容器化管理技术 K8s,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ClickHouse 容器化方案概览 当前 ClickHouse 的主流容器化方案包括 原生(Kubectl)部署 和 Helm 部署 两...
-
下一篇
京东app后台多端融合架构代码重构实战
一 简介 重构是一个非常常见且古老的课题,涉及重构的文章、书更是不可胜数。 但其实做程序做久了就会知道,想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做好,尤其是参与人数较多的中大型项目,靠看几本设计模式的书,去试图寻找设计模式的奥秘,其实是不够的。很多时候,看书时觉得很有道理,例子也能理解,但到实际开发时,却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灵活套用。 很多项目,在持续的版本迭代中,还伴随着人员的更替过程,往往为了解决眼前的需求,最常见的就是直接复制类似的逻辑,或者就是在末尾追加逻辑。同时,受限于对老版本的需求理解,很容易出现新需求覆盖老需求的参数值,无意识的更改老版本结果等。那么倘若系统的隔离性做的不好,则极易产生A功能的改动,影响BCD等一大堆功能的正确性。 以京东App的后台为例,就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涉及开发人员众多,模块巨多,迭代时间很长,很多业务逻辑已无从考证,开发人员也已经换了好几轮,那么对于这样的系统,如何让开发人员做的需求、功能隔离开,互不影响,各小模块又能各自健壮、系统又具备相当的扩展性、配置化率又高(仅通过配置即可完成功能的变更),就成了一个不得不深入考虑的问题。 本篇主要是我在实际工作中,对一个复杂...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SpringBoot2配置默认Tomcat设置,开启更多高级功能
- MySQL数据库在高并发下的优化方案
- Dcoker安装(在线仓库),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