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万美元买个“家务替身”?OpenAI 投资的 1X Neo 人形机器人预售
由OpenAI创业基金领投的挪威机器人公司1X正式开启其首款家用人形机器人Neo的全球预售,售价2万美元(约合14.2万元人民币),并同步推出每月499美元的订阅服务。这款身高1.68米、重30公斤的机器人,号称全球首款专为家庭场景设计的人形助手,目标直指洗碗、整理、浇花等日常琐事,试图将人类从家务中彻底解放。
1X Neo具备基础家务执行能力:用户通过语音或手机App下达指令,它即可完成清理洗碗机、归置物品、照料绿植等任务。单次充电可连续工作4小时,内置摄像头支持远程视角查看,满足用户随时“监工”需求。
然而,面对复杂或非常规场景,Neo的AI尚不足以独立应对。为此,1X创新性推出“专家模式”——当机器人遇到困难时,经用户授权,后台远程操作员将通过VR头显接入,实时接管控制,协助完成任务。这意味着,Neo并非完全自主,而是AI与人类专家协同作业的混合智能体。
这一远程操控机制也引发用户对隐私的担忧。对此,1X明确承诺:
- 远程操作员无法看到家庭成员人脸或身份信息,视频流经AI实时模糊处理;
- 用户可设置禁入区域(如卧室、书房),机器人不得进入;
- 所有远程介入必须经用户主动授权,且操作全程可追溯、可撤销。
公司强调,隐私保护是产品设计的核心原则,所有数据本地加密,绝不用于模型训练。
1X于今年3月完成2350万美元A2轮融资,OpenAI创业基金领投,彰显其对具身智能长期价值的认可。Neo计划2026年率先在美国交付,2027年拓展至全球市场。尽管2万美元的售价仍属高端,但相比动辄数十万的科研级人形机器人,Neo已迈出消费化关键一步。
业内分析指出,1X Neo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完全替代人类”,而在于验证人形机器人在真实家庭环境中的可行性。当AI、机械、人机协作与隐私安全在一间客厅中同时落地,我们或许正站在“机器人进家门”时代的起点。
关注公众号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Soul App 开源播客语音合成模型 SoulX-Podcast
近日,Soul App AI团队(Soul AI Lab)正式开源播客语音合成模型SoulX-Podcast。该模型是一款专为多人、多轮对话场景打造的语音生成模型,支持中、英、川、粤等多语种/方言与副语言风格,能稳定输出超60分钟、自然流畅、角色切换准确、韵律起伏丰富的多轮语音对话。 除了播客场景以外,SoulX-Podcast在通用语音合成或克隆场景下也表现出色,带来更真实、更生动的语音体验。 SoulX-Podcast表现 SoulX-Podcast亮点:流畅自然多轮对话、多方言、超长播客生成。 零样本克隆的多轮对话能力 在零样本克隆播客生成场景中,SoulX-Podcast 展现出卓越的语音生成能力。它不仅能高度还原参考语音的音色与风格,更能根据对话语境灵活调节韵律与节奏,让每一段对话都自然流畅、富有节奏感。 无论是多轮长时对话,还是情感层次丰富的交流,SoulX-Podcast 都能保持声音的连贯与表达的真实。此外,SoulX-Podcast 还支持笑声、清嗓等多种副语言元素的可控生成,让合成语音更具临场感与表现力。 多语种和跨方言的克隆能力 除中英文外,SoulX-Podc...
-
下一篇
不 Star 不让看?当开源精神被
随着开源文化的兴起,GitHub、Gitee 等代码托管平台成为程序员获取资源、学习技术、参与协作的重要阵地。项目的 Star 数量,成为衡量项目受欢迎程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许多开源项目维护者为了快速提升 Star 数,开始采取一些极端做法 ------"强制用户先给 Star,才能查看完整文档或体验演示"。表面看似合理的引流手段,实则是一种损害用户体验、违背开源精神的恶习,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坚决抵制。 什么是 "先 Star 后看文档"? "先 Star 后看文档" 指的是项目方在项目主页、文档页面或在线演示中设置限制,要求用户必须先点击 "Star" 按钮,才能访问完整的文档、教程或演示内容。具体表现形式包括: 打开文档页面时弹窗提示:"请先 Star 支持我们,才能查看详细内容。" 在线演示登录功能被锁定,只有 Star 后才能解锁体验。 这种行为在 Gitee 上尤为常见,部分项目甚至将 Star 数量作为访问权限的门槛,极大地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使用体验。 为什么强制 Star 行为令人反感? 1. 违背开源自由共享的核心理念 开源的根本精神是自由、共享和协作。用户能够自由访问...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