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升级到底能不能“退烧”?synchronized 释放后状态解析
原文来自于:https://zha-ge.cn/java/97
锁升级到底能不能“退烧”?synchronized 释放后状态解析
啊哈,这个问题我最近还真有点感触。要不是上周项目组新同事提起“锁升级能不能降级(俗称‘退烧’)”,我还真没想到自己前几年的认知其实用词有多迷糊。说出来你别笑,Java 的 synchronized 锁升级过程,那真是比宿舍热水器的档位还复杂点。
偶遇 synchronized的小心思
这个故事要从一次“偶然”的 synchronized 性能调优说起。新需求来了,大家都在给某个高并发的缓存做加锁保护。理想画面里,synchronized、ReentrantLock 这些锁随用随走,锁状态自己聪明得很,锁住时候用升级,没人抢争马上退烧,“降级”,多么体贴——但事实真这样吗?
你把 synchronized 修饰的代码敲下去,JVM 内部其实要历经:
- 无锁
- 偏向锁
- 轻量级锁
- 重量级锁(就是 OS 层的粗大锁啦)
刚上手的小伙伴经常问:锁释放之后,它会不会再变回原来的更低档位?也就是重锁解掉后,会自动“退烧”到轻量级甚至无锁吗?
我的第一反应是:有道理,能省资源为啥不省?但真相就像“前任还会回来吗”这个鸡汤问题,理想很丰满,现实骨架瘦。
懂点原理,别和 JVM 抬杠
JVM 的 synchronized 锁升级是单向的: 偏向 → 轻量级 → 重量级 只要晋升过一次,哪怕后面没人抢,大哥级别的“重量级锁”标签就一直贴在对象头上了。
简单说,锁的升级是单行道,没有回头。
你可以这么想:
- 偏向锁就像一个偷偷摸摸的小偷,只有主人自己拿,不闹事。
- 轻量级锁像邻里借钥匙,大家排队还配合。
- 重量级锁,哎呀,一旦街坊们起冲突得叫警察,大家都得耐心排大队。
叫了警察,你觉得警察走了邻里还能回到单纯的小打小闹么?并/不/可!
关键代码来了
其实你用 synchronized 写点抢资源的小例子,JVM 的对象头里 mark word 会这样变化:
synchronized(obj) {
// 偏向锁:仅有一个线程进来时
// 轻量级锁:多线程交替但不抢
// 重量级锁:有线程直接堵门等待
}
// 离开 synchronized 后,mark word 还会保留升级后的锁标记
踩坑瞬间
现实中,你肯定也试过:
- 我用 synchronized 配合几百个线程压力测,想验证下锁会不会自行降级。
- 线程走完 synchronized 段后,obj 还能否回到轻松状态?
- 我甚至 debug mark word 的内容,发现——锁升级后,结束 synchronized,那个“重量级锁”的痕迹一直搁那儿。
每一步我的内心都是:
- “不会吧,JVM 真懒得省资源?”
- “对象头不会‘自我修复’下吗?”
- “锁降级要是不支持,太浪费了……”
直到翻了 JVM 源码(狗头),结局彻底认清了:兄弟,认命吧,没降级这回事!
经验启示
来个非主流结尾鸡汤,总结几句:
- synchronized 的锁升级只有升级没有降级,“退烧”下线。
- 尽量避免在高并发下靠 synchronized 抢重锁,能用更轻快的锁(比如 CAS、LongAdder)就优先用。
- 重锁后的对象,哪怕一阵子没人用,也仍然背着“警察到过”的包袱。
- 真想“复健”,用锁分片、对象池化、线程局部变量等办法去规避。
最后友情推荐:
- 不要乱造锁升级降级的“性能幻想”,JVM 还是那个JVM。
- 多关注 Java Object Layout 工具,mark word 内容和锁状态一清二楚,避免拍大腿瞎猜。
唉,感觉自己像咖啡加班后胡思乱想,边啃代码边写下这些。 锁的故事说到这,下回遇到有关 Java 内存模型、底层 sync 进阶,我再“补一嘴”!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配置驱动的动态 Agent 架构网络:实现高效编排、动态更新与智能治理
作者:柳遵飞(翼严) 前言:独立运行时 Agent 架构的必要性 当前,智能 Agent 的开发正面临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选择。一方面,高代码方式通过 SDK 和 API 编码提供灵活性,但带来了巨大的复杂性负担------开发者需要深入理解模型集成、工具调用、记忆管理和分布式协调等复杂概念,显著提高了开发门槛和维护成本。 另一方面,像百炼,Dify、Coze 为代表的低代码平台以其出色的易用性迅速占领市场,通过可视化界面让用户能够快速构建"Model+Prompt+MCP+RAG+Memory"的标准 Agent 模式。 然而,这些低代码平台通常采用共享运行时架构,将所有 Agent 部署在同一个执行环境中,虽然降低了初期使用门槛,却在企业级落地时暴露出严重问题:多个 Agent 共享计算资源导致性能隔离性差 ,单点故障可能影响所有托管 Agent 的可用性 ,架构上无法支持单个 Agent 的独立扩展 ,以及所有 Agent 运行在同一安全上下文带来的安全隐患。 正是为了破解这一困境,配置驱动的独立运行时 Agent 架构应运而生。这种架构汲取了低代码平台的配置化理念,同时通过独立进...
-
下一篇
解读阿里云刚发布的《AI 原生应用架构白皮书》
作者: 彦林、麻芃、望宸 阿里云在云栖大会重磅发布了《AI 原生应用架构白皮书》,该白皮书覆盖 AI 原生应用的 11 大关键要素,获得业界 15 位专家联名推荐,来自 40 多位一线工程师实践心得,全书合计超 20w 字,分为 11 章,全面、系统地解构 AI 原生应用架构,包含了 AI 原生应用的 11 大关键要素,模型、框架、提示词、RAG、记忆、工具、网关、运行时、可观测、评估和安全。本文整理自阿里云智能技术专家李艳林在云栖大会现场的解读。 进入链接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下载:https://developer.aliyun.com/ebook/8479 为什么要写《AI 原生应用架构白皮书》? ChatGPT 迈过智能拐点后,大模型按照 Scaling Law 法则不断刷新智能边界;Deepseek 迈过效果/成本拐点后,AI 应用创新加速。 应用 从以前工具 升级为助手,Agent 通过工具和记忆打通模型孤岛,智能化水平提升到 L3 水平,逐渐接管数字世界;AI 工程师、数字员工、DeepResearch 等开始爆发。 当然改变不止与此,有了工具就相当于有了眼耳鼻舌身,模型可以...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rontab安装和使用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
- Dcoker安装(在线仓库),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Linux系统CentOS6、CentOS7手动修改IP地址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