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套路多损害消费者利益维权难 大数据“杀熟”必须重罚
同一房型价格不同,同一路线打车却比其他人高出不少,同一家店的外卖吃得总比别人贵……近年来,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大数据为消费者提供更具个性的产品和服务。与此同时,网络平台利用大数据“杀熟”也屡见不鲜。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召开网络消费领域算法规制与消费者保护座谈会,指出部分互联网平台利用算法技术进行大数据“杀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必须加强算法应用的有效规制。
套路多,用户防不胜防
“师傅,直行就可以吧?”前几天,北京市民赵文军从朝阳区呼家楼打车前往海淀区甘家口北街。打开手机导航软件一看,却发现问题:当时车辆行驶畅通,直行线路并不拥堵,车上导航却显示要绕行,他赶忙要求司机切换了线路。
作为打车软件“重度用户”,赵文军这次没有成为算法“暗箭”的猎物。不过,有些消费者就没这么幸运了。有用户分享自己被“割韭菜”的经历:“我和妻子同时打车,同时发起,同样的起止点,我的定价每次都会贵一些,因为我每天都要打这个路线的车,我妻子是偶尔会打。”
不仅是交通出行,随着平台经济快速发展,网络购物、旅游住宿、电子票务、订餐外卖等生活消费领域或多或少都存在大数据“杀熟”现象。所谓“杀熟”,即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还有消费者明明是平台会员,但商品价格却比普通用户的要高。
大数据“杀熟”还有更隐蔽的招数。根据消费者投诉,中消协整理出其他类型的算法价格歧视,比如根据消费者所在地区、页面浏览次数等制定不同价格等。
有程序员解释其中“奥妙”:如果平时浏览服装和宠物用品时间比较多,用户会对这些商品价格区间更为熟稔,平台倾向于推荐性价比高的产品。反之,当用户开始浏览平时不怎么看的产品且浏览时间不长,那么算法就会倾向于推荐价格较高的产品。
专家指出,由于不同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不同,支付意愿也存在差异。所以相比“一视同仁”实行统一定价,差异化的定价行为还能满足商家拉新、提高回购率、提高利润的需求。但是,对时间精力有限的普通用户而言,可谓套路满满,防不胜防。
维权难,不正之风要刹
2020年12月发布的《互联网平台竞争与垄断观察报告》显示,消费者对“大数据杀熟”问题反映强烈,认为此举损害消费者利益。中消协指出,任由不公平算法应用无序发展,将损害市场经济的公平有序竞争,还会使消费者面临数据算法压榨,成为技术欺凌的对象。
事实上,中国法律对“大数据杀熟”等算法中的“猫腻”是明令禁止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中。比如,2020年10月《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要求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基于旅游者消费记录、旅游偏好等设置不公平交易条件等。而此前颁行的《电子商务法》也对“大数据杀熟”作了禁止性规定。此外,有律师指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果对用户实施价格欺诈,用户可以主张赔偿。
尽管有法律撑腰,但并未刹住平台把老用户当作“韭菜”的势头,维权成本过高而违法成本太低成为关键因素。上海某律所高级合伙人表示,由于工作需要,出差订机票和酒店是家常便饭,被“杀熟”并不鲜见。“顶多跟同事、朋友抱怨几句,几乎没人去真正地维权,一来取证太难,二来需要付出很多时间成本。”
专家指出,大数据杀熟的隐蔽性导致维权举证较难,这也是很多消费者在遭遇此类事件后不了了之的主要原因。据了解,经营者大多以商品型号或配置不同、购买的套餐优惠不同、或者购买时间不同等为借口。即便用户顺利维权,对于市值动辄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的平台方而言,罚款可谓不痛不痒。
“连我们这些懂法律的人,都放弃了维权,可见大多数消费者的维权意愿也不会太强,如此一来,就助长了不良风气。”有律师表示。
强监管,平台不能失序
更让用户无奈的是,尽管常用的网络平台APP存在种种问题,很多时候却别无选择,因为有些平台已处于垄断地位。
“算法应用不公针对的是社会大众,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潜在的受害者。”中消协副秘书长栗元广提出,法律应加强算法应用的有效规制。
近期,政府对平台经济垄断行为的监管趋于严格。据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在制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与线上经济有关的互联网平台都在监管范围之内。与此同时,《反垄断法》修订工作也在积极推动中。下一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配合行业监管部门共同防范部分企业凭借数据、技术、资本优势造成竞争失序风险,依法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强化公平竞争审查。
中消协秘书长朱剑桥表示,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对网络消费领域算法的研究和规制,促进其合理应用,有效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许光耀认为,消费者遭遇大数据“杀熟”时,对于小额交易而言,提起违约之诉成本较高,也不足以对企业造成威慑。在能够认定行为人拥有支配地位(或达成垄断协议)时,许光耀建议消费者提起反垄断诉讼,对垄断行为的处罚将是行为人上一年度营业额的1%到10%。
对于有违商业伦理的不正当行为,平台和行业不应忽视消费者呼声。中消协呼吁,经营者应当加强自律,守法经营,承担应尽义务和责任。同时,各行业组织应加强引领和督导,使网络经营者合理合规地应用算法,净化行业风气,促进良性发展。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对5G和边缘计算发展前景的展望
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人们对5G和边缘计算的兴趣与日俱增,但是IT领导者需要首先评估融合这些技术的性能和成本,然后才能做出决策。 5G和边缘计算的融合为其广泛应用提供了动力,很多组织对此很感兴趣。行业专家表示,尽管5G和边缘计算技术的市场仍处于新生阶段,但IT领导者应为这些技术的到来做好准备,由于电信运营商和云计算软件制造商的推动,这些技术将日趋成熟。 5G包含下一代无线互联网标准和技术,其运行速度比4G快20倍,而延迟更低。边缘计算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但不能代替云计算,它还通过处理数据中心部署的端点上或附近的计算和存储设备来减少延迟时间,缩短了数据传输所需的往返时间,以帮助应用程序更快地做出响应。 5G和边缘计算可以为物联网(IoT)网络中的无线设备提供发展动力,并促进实时访问数据的应用程序(如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自动驾驶汽车和机器人)的发展,根据德勤公司预测,边缘计算产品的市场规模将在2021年突破120亿美元。 通信运营商Verizon公司物联网和实时企业产品战略总监Thierry Sender表示,由于组织在服务速度和低延迟方面有所差异,因此2020年发生的冠状...
- 下一篇
智慧城市如何减轻公共健康危机的影响
根据发表在《 IET智能城市杂志》上的论文“ COVID-19大流行:智慧城市应对新疫情的计划回顾”,随着各级政府共同努力降低病毒的传播速度,数据成为关键,智慧城市可以促进协作和应对。 该论文指出,这是因为“城市可以被视为活的有机体”。 “每天可以从不同的来源提供海量的数据,例如路灯柱、公交车、气候站、警车、交通信号灯、安全摄像机、自动化医院、大学、博物馆以及任何其他可以连接到网络的“元素”数字城市的宏观世界。” 某些技术(例如可以在国际机场检查乘客发烧的摄像机)可以立即用于抗击COVID-19,并在将来检测、预警和缓解其他健康危机。2017年的一项工作是将可见光图像和热图像与算法相结合,以评估心率、体温和呼吸。 该研究还指出了PortoLivingLab,这是一个监视基础设施,它使用物联网传感器检测城市中的环境变量。研究作者表示,这可能有助于在早期阶段就疾病暴发增加标志。 社交媒体还可以通过监视居民发布有关自己的内容并注意例行休息来提供线索。使用可穿戴设备和传感器监视健康状况的工作原理类似。报告指出:“一个智慧城市系统可以检索该信息并存储其居民的健康行为,从而迅速发现病人。”尽管承认...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