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列表

搜索[初体验],共233篇文章
优秀的个人博客,低调大师

每日一博 | 一位 Rust 开发者的 Go 初体验

作者介绍:Nick Cameron,PingCAP 研发工程师,Rust 语言核心成员。 感谢 Rust 语言中文社区伙伴们的翻译和审校: 翻译:尚卓燃 审校:吴聪、张汉东 过去几周,我一直在用 Go 语言编写程序。这是我首次在大型且重要的项目中使用 Go。在研究 Rust 的特性时,我也看了很多关于 Go 的内容,包括体验示例和编写玩具程序。但真正用它编程又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 我觉得把这次体验写下来应该会很有趣。在这篇文章中,我会尽量避免将 Go 与 Rust 进行过多的比较,不过,由于我是从 Rust 转向 Go,难免也会包含一些比较。应该事先声明的是,我更偏袒 Rust ,但会尽力做到客观。 总体印象 用 Go 编程的感觉很棒。库程序里有我想要的一切,总体实现较为完善。学习体验也十分顺畅,不得不说,Go 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的实用性语言。举个例子:一旦你知悉了 Go 的语法,就能将其他语言中惯用法延续到 Go 中。只要你学会一些 Go,就可以相对轻易地推测 Go 语言的其他特性。凭借一些来自其他语言的知识,我能够阅读并理解 Go 代码,而不需要过多的搜索(Google)。 与 C/C++、Java、Python 等相比,Go 并没有那么多痛点,而且更具生产力。然而,它还是与这些语言处在同一个时代。尽管它从其他语言身上吸取了一些教训,甚至我个人认为它可能是那一代语言中最好的那个,但绝对还属于那一代语言。这是一种渐进式的改进,而不是推陈出新(需要明确的是,这不是意味着对其价值的批判,从软件工程的角度,渐进式改进通常会带来好的影响)。一个很好的例证是 nil:像 Rust 和 Swift 这样的语言已经去除了 null 的概念,并且消除了相关的一整类错误。Go 降低了一部分风险:没有空值(no null values),在 nil 和 0 之间进行区分。但其核心思想仍未改变,同样还会出现解空指针引用这种常见的运行时错误。 易学性 Go 非常易学。我知道人们经常吹捧这一点,但是我真的为自己生产力的飞速提高而感到震惊。多亏了 Go 语言以及它的文档和工具,我仅仅花了两天时间就可以写出「有价值」、可以提交的代码。 有助于易学性的几个因素是: Go 很精简。很多语言都试图让自己看起来小巧,但 Go 真正做到了这一点(这基本上是一件好事,我对这种自律精神印象深刻)。 标准库很出色(同样,也很小)。从生态系统中寻找并使用库程序非常容易。 几乎没有其他语言中所不具备的东西。Go 从其他既存语言中提取了很多内容,并进行完善,最后将它们很好地组合在一起。它在避免标新立异这一方面做了极大努力。 乏味的样板式代码 Go 代码很快就会变得非常重复。这是由于它缺乏宏或者泛型这种用于减少重复的机制(接口虽然有利于抽象,但在减少代码重复方面作用没有那么大)。最终我会写很多函数,而他们除了类型不同之外其他甚至完全一样。 错误处理也会导致重复。许多函数中像 if err != nil { return err } 这样的样板式代码甚至比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代码还要多。 使用泛型或宏来减少样板式代码有时会受到批评,理由是不应为使代码易于编写而使其丧失可读性。我发现 Go 恰恰提供了一个反例,复制和粘贴代码往往既快速又简单,阅读代码却会令人灰心丧气,因为你不得不忽略大量的无关代码或者在大量的相同代码中找到细微的不同。 我喜欢的东西 编译时间:绝对快,可以确定要比 Rust 快得多。但实际上,它并没有我预期的那么快(对于中型到大型项目,我感觉它的速度只是与 C/C++ 相接近,或者稍微快一点。而我更加期待能够即时编译)。 协程(goroutine)和信道(channel):值得称赞的是,Go 为生成协程和使用信道提供了轻量级的语法。尽管只是一个小细节,却使 Go 的并发编程体验比其他语言更优越,它真正揭示了语法的力量。 接口:它们并不复杂,但是很容易理解和使用,并且在很多地方都很实用。 if ...; ... { } 语法:可以将变量的作用域限制在 if 语句真的很好。这与 Swift 及 Rust 中的 if let 起着相似的效果,但用途更为广泛(Go 没有像 Swift 和 Rust 那样的模式匹配,所以它无法使用 if let )。 测试和文档注释都很容易使用。 Go 工具链非常友好:将所有东西都放在一个地方,而不需要在命令行上使用多个工具。 拥有垃圾收集器(GC):不用考虑内存管理真的会使编程更加轻松。 可变参数。 我不喜欢的东西 以下内容没有特定的顺序。 nil 切片:要知道 nil、nil 切片和空切片三者都不相同,我敢保证我们只需要其中的两个,而不需要第三个。 枚举类型并不是第一公民:使用常量模拟枚举让人感觉是一种倒退。 不允许循环引用:这实际上限制了包在划分项目模块中的可用性,因为它变相鼓励了在一个包中堆积大量文件(或拥有大量零碎的小包,如果本该放在一起的文件四处分散,这也同样糟糕)。 switch 允许出现遗漏匹配的情况。 for ... range 语句会返回一对「索引/值」。要想只获取索引很容易(忽略值就好);但若要只获取值,则需要显式声明。在我看来,这种做法更应该颠倒过来,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我更需要值而不是索引。 语法: 定义与用途存在不一致。 编译器有时会很挑剔(例如,要求或禁止尾随逗号);通过良好的工具可以缓解这种困扰,但是有时仍然会产生一些恼人的额外步骤。 使用多值返回类型时,类型上需要括号,但 return 语句中却不需要。 声明一个结构体需要两个关键字(type 和 struct)。 采用大写命名法来标记公共或私有变量,看起来就像匈牙利命名法那样,但更糟糕。 隐式接口。我知道它也出现在我喜欢的东西中,但有时候它确实很惹人烦——特别是当你试图找出所有实现该接口的类型,或者哪些接口是为给定类型而实现的时候。 你无法在不同的包中编写带有接收器的函数,所以即使接口是「鸭子类型」的,你也不能为其他包中的类型实现这个接口,这使得它们的用处大大降低。 还有我之前已经提过的,Go 缺少泛型和宏。 一致性 作为一名语言设计者和程序员,Go 最让我惊讶的地方也许是它的内置功能和用户可用功能之间频频出现不一致。许多语言的目标之一就是尽可能消除编译器魔法,让用户也能使用内置功能。运算符重载是一个简单但有争议的例子。但 Go 有很多魔法!你很容易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无法做那些内置功能可以做的事情。 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 返回多个值和信道的语法很棒,但是这两个无法一起使用,因为没有元组类型。 能够用 for ... range 语句对数组和切片进行迭代,但对其他集合就无能为力了,因为它缺乏迭代器的概念。 像 len 或者 append 这样的函数是全局函数,但你自己的函数却无法转变成全局函数。这些全局函数只能使用内置类型。即便 Go「没有泛型」,它们也可以变得通用。 没有运算符重载,那么 == 就会使人感到恼火。因为这意味着你不能在词典中使用自定义类型作为键,除非它们是可比较的。这一属性派生自类型结构,程序员无法重写该属性。 总结 Go 是一种简单、小巧、令人愉悦的语言。它也有一些犄角旮旯,但绝大部分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它的学习速度令人难以置信,并且规避了其他语言中一些不那么广为人知的特性。 Go 也是一种与 Rust 截然不同的语言。虽然两者都可以笼统地描述为「系统语言」或「C 语言的替代品」,但它们的设计目标、应用领域、语言风格和优先级不尽相同。垃圾收集确实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差异:使用 GC 使得 Go 变得更简单、更小,也更容易理解。而不使用 GC 使 Rust 奇快无比(特别是在您需要保证延迟,而不仅仅是高吞吐量的时候),并且得以支持 Go 中不可能实现的特性或编程模式(或者至少在不牺牲性能的前提下是无法实现的)。 Go 是一种编译型语言,其运行时得到了良好的实现,其速度毋庸置疑。Rust 也是编译型语言,但是运行时要小得多,它真的迅捷无比。在没有其他限制的情况下,我认为选择使用 Go 还是 Rust 其实意味着一种权衡: 一方面,Go 的学习曲线更短、程序更简单(这意味着更快的开发速度); 另一方面,Rust 真的性能卓越,并且类型系统更富有表现力(这使程序更安全,也意味着更快的调试和错误查找)。 附:英文原版文章 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说说你的 Go & Rust 体验吧:从入门到放弃,从放弃到精通,踩过的坑,流过的泪……或者说说它们的必杀优势。 ⚠️理智探讨,Peace & Love.

优秀的个人博客,低调大师

一位 Rust 开发者的 Go 初体验

作者介绍:Nick Cameron,PingCAP 研发工程师,Rust 语言核心成员。 感谢 Rust 语言中文社区伙伴们的翻译和审校: 翻译:尚卓燃 审校:吴聪、张汉东 过去几周,我一直在用 Go 语言编写程序。这是我首次在大型且重要的项目中使用 Go。在研究 Rust 的特性时,我也看了很多关于 Go 的内容,包括体验示例和编写玩具程序。但真正用它编程又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 我觉得把这次体验写下来应该会很有趣。在这篇文章中,我会尽量避免将 Go 与 Rust 进行过多的比较,不过,由于我是从 Rust 转向 Go,难免也会包含一些比较。应该事先声明的是,我更偏袒 Rust ,但会尽力做到客观。 总体印象 用 Go 编程的感觉很棒。库程序里有我想要的一切,总体实现较为完善。学习体验也十分顺畅,不得不说,Go 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的实用性语言。举个例子:一旦你知悉了 Go 的语法,就能将其他语言中惯用法延续到 Go 中。只要你学会一些 Go,就可以相对轻易地推测 Go 语言的其他特性。凭借一些来自其他语言的知识,我能够阅读并理解 Go 代码,而不需要过多的搜索(Google)。 与 C/C++、Java、Python 等相比,Go 并没有那么多痛点,而且更具生产力。然而,它还是与这些语言处在同一个时代。尽管它从其他语言身上吸取了一些教训,甚至我个人认为它可能是那一代语言中最好的那个,但绝对还属于那一代语言。这是一种渐进式的改进,而不是推陈出新(需要明确的是,这不是意味着对其价值的批判,从软件工程的角度,渐进式改进通常会带来好的影响)。一个很好的例证是 nil:像 Rust 和 Swift 这样的语言已经去除了 null 的概念,并且消除了相关的一整类错误。Go 降低了一部分风险:没有空值(no null values),在 nil 和 0 之间进行区分。但其核心思想仍未改变,同样还会出现解空指针引用这种常见的运行时错误。 易学性 Go 非常易学。我知道人们经常吹捧这一点,但是我真的为自己生产力的飞速提高而感到震惊。多亏了 Go 语言以及它的文档和工具,我仅仅花了两天时间就可以写出「有价值」、可以提交的代码。 有助于易学性的几个因素是: Go 很精简。很多语言都试图让自己看起来小巧,但 Go 真正做到了这一点(这基本上是一件好事,我对这种自律精神印象深刻)。 标准库很出色(同样,也很小)。从生态系统中寻找并使用库程序非常容易。 几乎没有其他语言中所不具备的东西。Go 从其他既存语言中提取了很多内容,并进行完善,最后将它们很好地组合在一起。它在避免标新立异这一方面做了极大努力。 乏味的样板式代码 Go 代码很快就会变得非常重复。这是由于它缺乏宏或者泛型这种用于减少重复的机制(接口虽然有利于抽象,但在减少代码重复方面作用没有那么大)。最终我会写很多函数,而他们除了类型不同之外其他甚至完全一样。 错误处理也会导致重复。许多函数中像 if err != nil { return err } 这样的样板式代码甚至比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代码还要多。 使用泛型或宏来减少样板式代码有时会受到批评,理由是不应为使代码易于编写而使其丧失可读性。我发现 Go 恰恰提供了一个反例,复制和粘贴代码往往既快速又简单,阅读代码却会令人灰心丧气,因为你不得不忽略大量的无关代码或者在大量的相同代码中找到细微的不同。 我喜欢的东西 编译时间:绝对快,可以确定要比 Rust 快得多。但实际上,它并没有我预期的那么快(对于中型到大型项目,我感觉它的速度只是与 C/C++ 相接近,或者稍微快一点。而我更加期待能够即时编译)。 协程(goroutine)和信道(channel):值得称赞的是,Go 为生成协程和使用信道提供了轻量级的语法。尽管只是一个小细节,却使 Go 的并发编程体验比其他语言更优越,它真正揭示了语法的力量。 接口:它们并不复杂,但是很容易理解和使用,并且在很多地方都很实用。 if ...; ... { } 语法:可以将变量的作用域限制在 if 语句真的很好。这与 Swift 及 Rust 中的 if let 起着相似的效果,但用途更为广泛(Go 没有像 Swift 和 Rust 那样的模式匹配,所以它无法使用 if let )。 测试和文档注释都很容易使用。 Go 工具链非常友好:将所有东西都放在一个地方,而不需要在命令行上使用多个工具。 拥有垃圾收集器(GC):不用考虑内存管理真的会使编程更加轻松。 可变参数。 我不喜欢的东西 以下内容没有特定的顺序。 nil 切片:要知道 nil、nil 切片和空切片三者都不相同,我敢保证我们只需要其中的两个,而不需要第三个。 枚举类型并不是第一公民:使用常量模拟枚举让人感觉是一种倒退。 不允许循环引用:这实际上限制了包在划分项目模块中的可用性,因为它变相鼓励了在一个包中堆积大量文件(或拥有大量零碎的小包,如果本该放在一起的文件四处分散,这也同样糟糕)。 switch 允许出现遗漏匹配的情况。 for ... range 语句会返回一对「索引/值」。要想只获取索引很容易(忽略值就好);但若要只获取值,则需要显式声明。在我看来,这种做法更应该颠倒过来,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我更需要值而不是索引。 语法: 定义与用途存在不一致。 编译器有时会很挑剔(例如,要求或禁止尾随逗号);通过良好的工具可以缓解这种困扰,但是有时仍然会产生一些恼人的额外步骤。 使用多值返回类型时,类型上需要括号,但 return 语句中却不需要。 声明一个结构体需要两个关键字(type 和 struct)。 采用大写命名法来标记公共或私有变量,看起来就像匈牙利命名法那样,但更糟糕。 隐式接口。我知道它也出现在我喜欢的东西中,但有时候它确实很惹人烦——特别是当你试图找出所有实现该接口的类型,或者哪些接口是为给定类型而实现的时候。 你无法在不同的包中编写带有接收器的函数,所以即使接口是「鸭子类型」的,你也不能为其他包中的类型实现这个接口,这使得它们的用处大大降低。 还有我之前已经提过的,Go 缺少泛型和宏。 一致性 作为一名语言设计者和程序员,Go 最让我惊讶的地方也许是它的内置功能和用户可用功能之间频频出现不一致。许多语言的目标之一就是尽可能消除编译器魔法,让用户也能使用内置功能。运算符重载是一个简单但有争议的例子。但 Go 有很多魔法!你很容易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无法做那些内置功能可以做的事情。 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 返回多个值和信道的语法很棒,但是这两个无法一起使用,因为没有元组类型。 能够用 for ... range 语句对数组和切片进行迭代,但对其他集合就无能为力了,因为它缺乏迭代器的概念。 像 len 或者 append 这样的函数是全局函数,但你自己的函数却无法转变成全局函数。这些全局函数只能使用内置类型。即便 Go「没有泛型」,它们也可以变得通用。 没有运算符重载,那么 == 就会使人感到恼火。因为这意味着你不能在词典中使用自定义类型作为键,除非它们是可比较的。这一属性派生自类型结构,程序员无法重写该属性。 总结 Go 是一种简单、小巧、令人愉悦的语言。它也有一些犄角旮旯,但绝大部分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它的学习速度令人难以置信,并且规避了其他语言中一些不那么广为人知的特性。 Go 也是一种与 Rust 截然不同的语言。虽然两者都可以笼统地描述为「系统语言」或「C 语言的替代品」,但它们的设计目标、应用领域、语言风格和优先级不尽相同。垃圾收集确实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差异:使用 GC 使得 Go 变得更简单、更小,也更容易理解。而不使用 GC 使 Rust 奇快无比(特别是在您需要保证延迟,而不仅仅是高吞吐量的时候),并且得以支持 Go 中不可能实现的特性或编程模式(或者至少在不牺牲性能的前提下是无法实现的)。 Go 是一种编译型语言,其运行时得到了良好的实现,其速度毋庸置疑。Rust 也是编译型语言,但是运行时要小得多,它真的迅捷无比。在没有其他限制的情况下,我认为选择使用 Go 还是 Rust 其实意味着一种权衡: 一方面,Go 的学习曲线更短、程序更简单(这意味着更快的开发速度); 另一方面,Rust 真的性能卓越,并且类型系统更富有表现力(这使程序更安全,也意味着更快的调试和错误查找)。 附:英文原版文章 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说说你的 Go & Rust 体验吧:从入门到放弃,从放弃到精通,踩过的坑,流过的泪……或者说说它们的必杀优势。 ⚠️理智探讨,Peace & Love.

优秀的个人博客,低调大师

使用Rancher 2.3 启用Istio初体验

本文来自Rancher Labs Rancher的理念是Run Kubernetes Everywhere,Rancher 2.3中许多重大更新,让这一理念的实现又向前一步。 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特性是集成了Istio以及对Windows的支持。本文我们将主要讨论如何使用通过Rancher UI提供的Istio支持,并通过Kiali dashboard进行可视化。 前期准备: 正在运行的Kubernetes集群 安装Rancher并导入该集群 在本例中,我们将使用CIVO Cloud上的大型k3s托管集群,并且已经完成Rancher App的安装(在Civo Marketplace的Rancher应用程序将会在集群上安装Rancher,并将集群导入其中)。集群的设置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https://medium.com/@SaiyamPathak/managed-k3s-is-it-a-thing-9397799c38a 启动集群之后,在集群创建过程中从marketplace选择Rancher进行安装。Civo将会启动Rancher server并导入集群。 集群准备就绪后,你将能看到Rancher 2.3的dashboard,它能够支持Istio和Kiali。让我们来探索一下这个dashboard吧! 集群创建之后,你可以下载kubeconfig,并连接集群。然后查看Rancher server以及cattle-agents是否起来并且运行。 kubectl get nodes NAME STATUS ROLES AGE VERSION kube-node-79ed Ready worker 96m v1.15.4-k3s.1 kube-master-bca5 Ready master 96m v1.15.4-k3s.1 kubectlg get pods -n cattle-system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cattle-5669c57dcf-tw65t 1/1 Running 0 3h27m cattle-node-agent-8lppr 1/1 Running 0 3h27m cattle-node-agent-g5f6f 1/1 Running 0 3h27m cattle-cluster-agent-587b6d44cf-ppnjd 1/1 Running 0 3h27m 为了访问Rancher UI,创建一个ingress,rancher-ingress.yaml如下: >> kubectl apply -f rancher-ingress.yaml ingress.extensions/cattle-ingress created kubectl get ingress -n cattle-system NAME HOSTS ADDRESS PORTS AGE cattle-ingress * 172.31.0.189 80 32s 现在如果你访问任何节点ip,你都将看到Rancher server正在运行。 创建一个密码,保存URL。随后你应该能够看到导入的集群。 通过Rancher UI启用Istio 文档中是这样描述Istio的: 使用云平台的企业或组织可以从其中体会到很多益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采用云技术会对DevOps团队造成压力。开发人员必须使用微服务来构建可移植性,同时,运维人员管理超大型混合云和多云部署。而服务网格使得微服务更加易用,其中Istio可以帮助你连接、保护、控制和观察服务。 在很大程度上,Istio有助于降低部署的复杂性,并减轻开发团队的负担。它是一个完全开源的服务网格,可以在现有的分布式应用程序上透明地注入一层。同时,它也是一个平台,包括可将其集成到任何日志记录平台、遥测或策略系统中的各种API。Istio的多样功能可以让你能够成功、高效地运行分布式微服务架构,并提供统一地方式来保护、连接和监控微服务。 那么,现在我们开始通过Rancher UI中启用Istio,并部署吧。 要启用Istio,你需要访问UI上方的菜单栏,其路径是:工具> Istio。你可以更改许多配置选项。而现在,我想让所有配置都保持默认状态并将ingress网关设置为True。启用这一功能还将启用监控功能,这是Istio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 启用之后,你将可以看到监控和Istio pod在命名空间cattle-prometheus(用于监控)和istio-system(用于istio)下出现。 >> kubectl get pods -n istio-system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istio-citadel-6bb9c9f6fb-md9f8 1/1 Running 0 6m16s istio-tracing-64d646945-xm4sm 2/2 Running 0 6m15s istio-policy-68959c7999-5kmdb 2/2 Running 1 6m16s istio-galley-67848cd58-g5tbt 1/1 Running 0 6m16s kiali-5f8f876bd5-6djxf 2/2 Running 0 6m16s istio-telemetry-778bfdcf74-ps9vl 2/2 Running 1 6m16s istio-pilot-7546b9fdcc-rbxj8 2/2 Running 0 6m16s istio-ingressgateway-6f877dd689-rskn4 1/1 Running 0 6m16s istio-sidecar-injector-69c97ddbb5-x7jcv 1/1 Running 0 6m16s >> kubectl get pods -n cattle-prometheus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prometheus-operator-monitoring-operator-79484b9c6f-zshlq 1/1 Running 0 7m42s exporter-node-cluster-monitoring-wnxtc 1/1 Running 0 7m39s exporter-node-cluster-monitoring-k68fb 1/1 Running 0 7m39s grafana-cluster-monitoring-5d676d89c5-vkbzm 2/2 Running 0 7m39s prometheus-cluster-monitoring-0 5/5 Running 1 7m15s exporter-kube-state-cluster-monitoring-5dfd658dc-pn8mt 1/1 Running 0 7m39s 现在,我们来进行Istio部署示例,生成流量并在Kiali dashboard中查看它。 我们将为示例应用程序创建deployment、Gateway以及虚拟服务,如下所示: kubectl label namespace default istio-injection=enabled namespace/default labeled kubectl apply -f service/details created serviceaccount/bookinfo-details created deployment.apps/details-v1 created service/ratings created serviceaccount/bookinfo-ratings created deployment.apps/ratings-v1 created service/reviews created serviceaccount/bookinfo-reviews created deployment.apps/reviews-v1 created deployment.apps/reviews-v2 created deployment.apps/reviews-v3 created service/productpage created serviceaccount/bookinfo-productpage created deployment.apps/productpage-v1 created kubectl apply -f gateway.networking.istio.io/bookinfo-gateway created kubectl apply -f virtualservice.networking.istio.io/bookinfo created 生成流量: 现在,应用程序已经部署,你可以通过Istio gateway查看它。 >> kubectl get pods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details-v1-74f858558f-m5tsx 2/2 Running 0 10m ratings-v1-7855f5bcb9-lkhgg 2/2 Running 0 10m productpage-v1-8554d58bff-llnqh 2/2 Running 0 10m| reviews-v2-d6cfdb7d6-rl4zk 2/2 Running 0 10m reviews-v3-75699b5cfb-crdrd 2/2 Running 0 10m reviews-v1-59fd8b965b-rmct2 2/2 Running 0 10m >> kubectl get svc NAME TYPE CLUSTER-IP EXTERNAL-IP PORT(S) AGE kubernetes ClusterIP 192.168.128.1 <none> 443/TCP 140m details ClusterIP 192.168.154.118 <none> 9080/TCP 10m ratings ClusterIP 192.168.207.69 <none> 9080/TCP 10m reviews ClusterIP 192.168.141.42 <none> 9080/TCP 10m productpage ClusterIP 192.168.128.87 <none> 9080/TCP 10m 点击Test用户和普通用户,来生成一些流量。 从UI上方的菜单栏中【资源】项,选择Istio。你可以看到以下图表: 点击屏幕上的Kiali图标。 Kiali Kiali是Istio的可视化控制台,它具有服务网格配置功能。它通过推断拓扑来帮助理解你的服务网格架构并提供你的网格的健康状态。此外,Kiali还提供了详细的指标,并且其集成了基本的Grafana,因此可用于高级查询。还集成了Jaeger,可提供分布式追踪。 您可以查看已部署应用程序的完整拓扑以及流程。 下面是已经部署的应用程序的图表: 以下是其他图表: 服务图表 版本化应用程序图 工作负载图 Jaeger 受Dapper和OpenZipkin的启发,Jaeger被设计为一个开源分布式跟踪系统,由Uber Technologies发布。它用于监控、诊断基于微服务的分布式系统,包括: 分布式上下文传播(Distributed Context Propagation) 分布式事务监控 根源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 服务依赖分析 性能/延迟优化 Jaeger UI Jaeger 查询 总 结 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了在Rancher 2.3.x中如何安装Istio并使用Kiali可视化服务网格。我们还部署了一个示例应用程序并生成了一些流量,还使用Kiali和Jaeger查看它们。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Istio、Kiali以及Jaeger的内容,欢迎访问以下网站观看视频: https://space.bilibili.com/430496045

优秀的个人博客,低调大师

containerd 与安全沙箱的 Kubernetes 初体验

作者 | 易立 阿里云资深技术专家 containerd 是一个开源的行业标准容器运行时,关注于简单、稳定和可移植,同时支持 Linux 和 Windows。 2016 年 12 月 14 日,Docker 公司宣布将 Docker Engine 的核心组件 containerd 捐赠到一个新的开源社区独立发展和运营。阿里云、AWS、 Google、IBM 和 Microsoft 作为初始成员,共同建设 containerd 社区; 2017 年 3 月,Docker 将 containerd 捐献给 CNCF(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ontainerd 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支持; Docker 引擎已经将 containerd 作为容器生命周期管理的基础,Kubernetes 也在 2018 年 5 月,正式支持 container

资源下载

更多资源
Oracle Database,又名Oracle RDBMS

Oracle Database,又名Oracle RDBMS

Oracle Database,又名Oracle RDBMS,或简称Oracle。是甲骨文公司的一款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是在数据库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产品。可以说Oracle数据库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可移植性好、使用方便、功能强,适用于各类大、中、小、微机环境。它是一种高效率、可靠性好的、适应高吞吐量的数据库方案。

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

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

Eclipse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基于Java的可扩展开发平台。就其本身而言,它只是一个框架和一组服务,用于通过插件组件构建开发环境。幸运的是,Eclipse 附带了一个标准的插件集,包括Java开发工具(Java Development Kit,JDK)。

Java Development Kit(Java开发工具)

Java Development Kit(Java开发工具)

JDK是 Java 语言的软件开发工具包,主要用于移动设备、嵌入式设备上的java应用程序。JDK是整个java开发的核心,它包含了JAVA的运行环境(JVM+Java系统类库)和JAVA工具。

Sublime Text 一个代码编辑器

Sublime Text 一个代码编辑器

Sublime Text具有漂亮的用户界面和强大的功能,例如代码缩略图,Python的插件,代码段等。还可自定义键绑定,菜单和工具栏。Sublime Text 的主要功能包括:拼写检查,书签,完整的 Python API , Goto 功能,即时项目切换,多选择,多窗口等等。Sublime Text 是一个跨平台的编辑器,同时支持Windows、Linux、Mac OS X等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