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学 Go 语言第 2 课 —— 变量什么的最讨厌了
任何一门语言里面最基础的莫过于变量了。如果把内存比喻成一格一格整齐排列的储物箱,那么变量就是每个储物箱的标识,我们通过变量来访问计算机内存。没有变量的程序对于人类来说是可怕的,需要我们用数字位置来定位内存的格子,人类极不擅长这样的事。这就好比一岁半左右的幼儿还没有学会很多名词,只能用手来对物体指指点点来表达自己的喜好。变量让程序逻辑有了丰富的表达形式。
定义变量的三种方式
Go 语言的变量定义有多种形式,我们先看最繁琐的形式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var s int = 42
fmt.Println(s)
}
-------------
42
注意到我们使用了 var 关键字,它就是用来显式定义变量的。还注意到在变量名称 s 后面声明了变量的类型为整形 int,然后再给它赋上了一个初值 42。上面的变量定义可以简化,将类型去掉,因为编译器会自动推导变量类型,效果也是一样的,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var s = 42
fmt.Println(s)
}
---------------
42
更进一步,上面的变量定义还可以再一次简化,去掉 var 关键字。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s := 42
fmt.Println(s)
}
---------------
42
注意到赋值的等号变成了 :=,它表示变量的「自动类型推导 + 赋值」。
这三种变量定义方式都是可行的,各有其优缺点。可读性最强的是第一种,写起来最方便的是第三种,第二种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形式。
类型是变量身份的象征,如果一个变量不那么在乎自己的身份,那在形式上就可以随意一些。var 的意思就是告诉读者「我很重要,你要注意」,:= 的意思是告诉读者「我很随意,别把我当回事」。var 再带上显式的类型信息是为了方便读者快速识别变量的身份。
如果一个变量很重要,建议使用第一种显式声明类型的方式来定义,比如全局变量的定义就比较偏好第一种定义方式。如果要使用一个不那么重要的局部变量,就可以使用第三种。比如循环下标变量
for i:=0; i<10; i++ {
doSomething()
}
那第二种方式能不能用在上面的循环下标中呢,答案是不可以,你无法将 var 关键字直接写进循环条件中的初始化语句中,而必须提前声明变量,像下面这样,这时就很明显不如简写的形式了
var i = 0
for ; i<10; i++ {
doSomething()
}
如果在第一种声明变量的时候不赋初值,编译器就会自动赋予相应类型的「零值」,不同类型的零值不尽相同,比如字符串的零值不是 nil,而是空串,整形的零值就是 0 ,布尔类型的零值是 false。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var i int
fmt.Println(i)
}
-----------
0
上面我们在代码例子中编写的变量都是局部变量,它定义在函数内部,函数调用结束它就消亡了。与之对应的是全局变量,在程序运行期间,它一直存在,它定义在函数外面。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var globali int = 24
func main() {
var locali int = 42
fmt.Println(globali, locali)
}
---------------
24 42
如果全局变量的首字母大写,那么它就是公开的全局变量。如果全局变量的首字母小写,那么它就是内部的全局变量。内部的全局变量只有当前包内的代码可以访问,外面包的代码是不能看见的。
学过 C 语言的同学可能会问,Go 语言里有没有静态变量呢?答案是没有。
变量与常量
Go 语言还提供了常量关键字 const,用于定义常量。常量可以是全局常量也可以是局部常量。你不可以修改常量,否则编译器会抱怨。常量必须初始化,因为它无法二次赋值。全局常量的大小写规则和变量是一致的。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const globali int = 24
func main() {
const locali int = 42
fmt.Println(globali, locali)
}
Go 语言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 C 语言,它延续使用了 C 语言的指针类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var value int = 42
var pointer *int = &value
fmt.Println(pointer, *pointer)
}
--------------
0xc4200160a0 42
我们又看到了久违的指针符号 * 和取地址符 &,在功能和使用上同 C 语言几乎一摸一样。同 C 语言一样,指针还支持二级指针,三级指针,只不过在日常应用中,很少遇到。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var value int = 42
var p1 *int = &value
var p2 **int = &p1
var p3 ***int = &p2
fmt.Println(p1, p2, p3)
fmt.Println(*p1, **p2, ***p3)
}
----------
0xc4200160a0 0xc42000c028 0xc42000c030
42 42 42
指针变量本质上就是一个整型变量,里面存储的值是另一个变量内存的地址。* 和 & 符号都只是它的语法糖,是用来在形式上方便使用和理解指针的。* 操作符存在两次内存读写,第一次获取指针变量的值,也就是内存地址,然后再去拿这个内存地址所在的变量内容。
如果普通的变量是一个储物箱,那么指针变量就是另一个储物箱,这个储物箱里存放了普通变量所在储物箱的钥匙。通过多级指针来读取变量值就好比在玩一个解密游戏。
Go 语言定义了非常丰富的基础类型,下面我列举了所有的基础数据类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 有符号整数,可以表示正负
var a int8 = 1 // 1 字节
var b int16 = 2 // 2 字节
var c int32 = 3 // 4 字节
var d int64 = 4 // 8 字节
fmt.Println(a, b, c, d)
// 无符号整数,只能表示非负数
var ua uint8 = 1
var ub uint16 = 2
var uc uint32 = 3
var ud uint64 = 4
fmt.Println(ua, ub, uc, ud)
// int 类型,在32位机器上占4个字节,在64位机器上占8个字节
var e int = 5
var ue uint = 5
fmt.Println(e, ue)
// bool 类型
var f bool = true
fmt.Println(f)
// 字节类型
var j byte = 'a'
fmt.Println(j)
// 字符串类型
var g string = "abcdefg"
fmt.Println(g)
// 浮点数
var h float32 = 3.14
var i float64 = 3.141592653
fmt.Println(h, i)
}
-------------
1 2 3 4
1 2 3 4
5 5
true
abcdefg
3.14 3.141592653
97
还有另外几个不常用的数据类型,读者可以暂不理会。
复数类型 complex64 和 complex128
unicode字符类型 rune
复数类型用于科学计算,平时基本上用不上。rune 和 uintptr 的用法在后续文章中会详细讲解。简单一点说 rune 和 byte 的关系就好比 Python 里面的 unicode 和 byte 、Java 语言里面的 char 和 byte 。uintptr 相当于 C 语言里面的 void* 指针类型。
uintptr 指针类型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Go基础语法(一)
image.png 先讲一下,写这种笔记的目的: 自己在学的过程中能一字一句读下来并且写出来,便于理解加深记忆,这样做比只看教程记忆会更加深刻。 当我某些细的点遗忘的时候我可以快速查询,因为笔记是我自己写的我知道知识点写在哪部分。 可以分享出来给其他热爱go的入门者或者在上学的同学看,因为这边记录的是把官方内容精简了些。 什么是Golang Go 亦称为 Golang(译注:按照 Rob Pike 说法,语言叫做 Go,Golang 只是官方网站的网址),是由谷歌开发的一个开源的编译型的静态语言。 Golang 的主要关注点是使得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的 Web 应用的开发变得简便容易。(译注:Go 的定位是系统编程语言,只是对 Web 开发支持较好) Go 语言一些优点: 并发是语言的一部分(并非通过标准库实现),所以编写多线程程序会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后续教程将会讨论到,并发是通过 Goroutines 和 channels 机制实现的。 Golang 是一种编译型语言。源代码会编译为二进制机器码。而在解释型语言中没有这个过程,如 Nodejs 中的 Python。 语言规范十分简洁。所...
- 下一篇
刚写完这段代码,就被开除了……
最近在Java技术栈微信群里看到一张图,说是刚写完这段下面这段代码就被开除了。 开除的原因是因为没写注释吗? 显然不是,休眠的逻辑,大家都懂,不需要写注释,你注释写休眠 1 天也没意义啊。。。 这个程序员的思维不是一般的牛啊,获取下一天的日期,居然要休眠等到下一天再获取,欲哭无泪。。。 再来看下加强版的,获取未来几天的日期。。。 /** *获取未来几天的日期 *@paramdays指定的天数 *@author微信公众号:Java技术栈 *@return */publicstaticDategetNextDays(intdays){ try{ //休眠指定的天数 Thread.sleep(days*24*60*60*1000);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e){ e.printStackTrace(); } //休眠结束后返回日期 returnnewDate(); } 写完,已笑晕在厕所。。。 想离职找不到借口? 那还不容易,哥送你这段加强版,复制这段代码,提交打包测试上线,坐等开除。 说了这么多,那正确的获取未来的日期的姿势是什么呢? publicstati...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CentOS8安装Docker,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
- CentOS7编译安装Cmake3.16.3,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