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笔记(二) | Activity的启动模式
启动模式
在这里,首先要提到一个名词——任务栈(Task),数据结构中的栈我们都很熟悉,而Android系统采用栈的结构来管理应用程序运行过程中所启动的Activity,即任务栈。知道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启动模式已经足够了。
- standard(标准模式):系统的默认启动模式,每次启动一个Activity,都会重新创建一个实例,无论这个实例是否已经被创建。
通常,当我们使用显式Intent启动一个standard模式的Activity时: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MainActivity.this, NextActivty.class);
startActivity(intent);
NextActivity会进入MainActivity所在的栈中,即被启动的Activity会进入启动它的那个Activity所在的任务栈中。
- 这是一种典型的多实例模式,一个任务栈中可以有多个实例,每个实例也可以属于不同的任务栈。
- 注意:当我们用ApplicationContext启动一个standard模式的Activity时会报错,这是因为standard模式的Activity会默认进入启动它的Activity所属的任务栈中,但是非Activity类型的Context(如:ApplicationContext)没有所谓的任务栈。
- singleTop(栈顶复用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如果新Activity位于任务栈栈顶,就不会重新创建,而是回调它的 onNewIntent 方法;如果新Activity已经存在但不是位于栈顶,仍会重新创建新Activity。
- 例如:假设目前栈内情况为ABCD(D为栈顶),这时要再次启动D,如果D是singleTop模式,栈内情况不变;如果D是standard模式,栈内情况就会变为ABCDD。
- singleTask(栈内复用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只要Activity在一个栈中存在,多次启动这个Activity都不会重新创建实例,而是将这个Activity上面的Activity全部出栈,直到这个Activity位于栈顶;并且系统也会回调它的 onNewIntent 方法。
- 这是一种单实例模式,在一个任务栈中,一个Activity只会存在一个实例。
- 举例:
- 假设当前任务栈S1中的情况为ABCD,这时ActivityA以singleTask模式请求启动,其所需要的任务栈为S2,系统就会创建任务栈S2,然后创建A的实例入栈S2,任务栈S1不变。
- 假设A所需的任务栈为S1,其余情况同上,那么系统就会将BCD全部出栈,然后调用A的 onNewIntent 方法,这时任务栈S1内情况为A。
- singleInstance(单实例模式):这种模式在singleTask模式的基础上,要求通过这种模式创建的Activity只能单独位于一个任务栈中,并且这个任务栈中只允许有一个实例存在。
上面是关于四种启动模式的概述,接下来再说明一些特殊情况:
- 假设目前有两个任务栈,前台任务栈的情况是AB,后台任务栈的情况是CD,假设CD的启动模式均为singleTask。现在请求启动C,由于后台任务栈中C位于栈底,所以C上面的Activity会被出栈,这时前台任务栈的情况为C,后台任务栈的情况为AB(过程见下图1.1)。
如果上面请求启动D,那么整个后台任务栈会切换到前台,前台任务栈会被切换到后台(过程见下图1.2)。图1.1图1.2
补充:
- 为Activity指定所需任务栈的方式:
在AndroidMenifest文件下,对应的activity标签内,有一个TaskAffinity属性,在默认情况下(即不指定TaskAffinity属性值),所有activity所需任务栈的名字为应用的包名。若我们要为某个Activity指定所需任务栈,只需指定TaskAffinity属性值和包名不同即可,这个值会作为这个Activity所在任务栈的名字,当然,这个Activity的启动模式为singleTask时才有意义。
<activity android:name=".SecondActivity"
android:launchMode="singleTask"
android:taskAffinity="com.example.laughter.task_1"/>
- 为Activity指定启动模式的方式:
- 在AndroidManifest文件中指定 launchMode 属性值。
<activity android:name=".SecondActivity" android:launchMode="singleTask" android:taskAffinity="com.example.laughter.task_1"/>- 通过在Intent中设置标志位来指定启动模式。(优先级高于第一种,两种方式同时存在时,以第二种为准。)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MainActivity.this, SecondActivity.class); intent.addFlags(Intent.FLAG_ACTIVITY_NEW_TASK); startActivity(intent);
Activity的常见Flags(标志位)
Activity的Flags有很多,有的可以设定Activity的启动模式,有的可以影响Activity的运行状态,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有些标志位是系统内部使用的,应用程序不需要去手动设置这些标志位以防出现问题。
- FLAG_ACTIVITY_NEW_TASK
为Activity指定“singleTask”启动模式 - FLAG_ACTIVITY_SINGLE_TOP
为Activity指定“singleTop”启动模式 - FLAG_ACTIVITY_CLEAR_TOP
具有此标志位的Activity,当它启动时,在同一个任务栈中所有位于它上面的Activity都要出栈。若该Activity为standard启动模式,那么它自身也会出栈,系统会重新创建这个Activity的实例放入栈顶。根据前面的内容可知,singleTask启动模式默认具有此标记位的效果。
关注公众号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RecyclerView + SnapHelper实现炫酷ViewPager效果
目录 什么是SnapHelper SnapHelper是Google 在 Android 24.2.0 的support 包中添加的对RecyclerView的拓展,结合RecyclerView使用,能很方便的做出一些炫酷的效果。 SnapHelper的使用方法 SnapHelper是一个抽象类 Google 内置了两个默认实现类,LinearSnapHelper和PagerSnapHelper。 LinearSnapHelper:使当前Item居中显示,常用场景是横向的RecyclerView, 类似ViewPager效果,但是又可以快速滑动多个条目。 LinearLayoutManager manager = new LinearLayoutManager(getContext()); manager.setOrientation(LinearLayoutManager.VERTICAL); mRecyclerView.setLayoutManager(manager); LinearSnapHelper snapHelper = new LinearSnapHelper(); s...
-
下一篇
网络唤醒(WOL)全解指南:原理篇
什么是网络唤醒 网络唤醒(Wake-on-LAN,WOL)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唤醒技术,使局域网内处于关机或休眠状态的计算机,将状态转换成引导(Boot Loader)或运行状态。无线唤醒(Wake-on-Wireless-LAN,WoWLAN)作为 WOL 的补充技术,使用无线网卡去唤醒计算机。网络唤醒在一般的局域网环境里使用有限广播地址(255.255.255.255)即可,由于路由器都不转发目的地址为有限广播地址的数据报,因此在复杂网络情况下通常使用子网定向广播地址。在局域网外唤醒局域网内特定计算机,可以使用路由器的 DDNS 与端口转发。 在1996年10月,英特尔和 IBM 成立了 Advanced Manageability Alliance。1997年4月,联盟提出了 WOL 技术。这是 WOL 技术的起源,随后各大厂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 WOL 技术标准。本文所讨论的 WOL 技术是由 AMD 公司提出的 Magic Packet(幻数据包,魔术包)唤醒方式,这里给出 AMD 关于此技术的白皮书。 幻数据包(Magic Packet) 幻数据包是一个广播帧,包含目标计算机的...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