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以后在有面试官问你AVL树,你就把这篇文章扔给他。
背景
西天取经的路上,一样上演着编程的乐趣.....
1、若它的左子树不为空,则左子树上所有的节点值都小于它的根节点值。
2、若它的右子树不为空,则右子树上所有的节点值均大于它的根节点值。
3、它的左右子树也分别可以充当为二叉查找树。
例如:
例如,我现在想要查找数值为14的节点。由于二叉查找树的特性,我们可以很快着找到它,其过程如下:
1、和根节点9比较
2、由于 14 > 9,所以14只可能存在于9的右子树中,因此查看右孩子13
3、由于 14 > 13,所以继续查看13的右孩子15
4、由于 14 < 15,所以14只可能存在于15的左孩子中,因此查找15的左孩子14
5、这时候发现14正是自己查找的值,于是查找结束。
这种查找二叉树的查找正是二分查找的思想,可以很快着找到目的节点,查找所需的最大次数等同于二叉查找树的高度。
在插入的时候也是一样,通过一层一层的比较,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初始的二叉查找树只有三个节点:
然后我们按照顺序陆续插入节点 4,3,2,1,0。插入之后的结构如下:
这是一种比查找二叉树还特别的树哦,这种树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二叉查找树刚才的那种所有节点都倾向一边的缺点的。具有如下特性:
具有二叉查找树的全部特性。
每个节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的高度差至多等于1。
例如:图一就是一颗AVL树了,而图二则不是(节点右边标的是这个节点的高度)。
对于图二,因为节点9的左孩子高度为2,而右孩子高度为0。他们之间的差值超过1了。
这种树就可以保证不会出现大量节点偏向于一边的情况了。
听起来这种树还不错,可以对于图1,如果我们要插入一个节点3,按照查找二叉树的特性,我们只能把3作为节点4的左子树插进去,可是插进去之后,又会破坏了AVL树的特性,那我们那该怎么弄?
右旋
我们在进行节点插入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节点都倾向于左边的情况,例如:
我们把这种倾向于左边的情况称之为 左-左型。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对节点9进行右旋操作,使它恢复平衡。
即:顺时针旋转两个节点,使得父节点被自己的左孩子取代,而自己成为自己的右孩子
再举个例子:
节点4和9高度相差大于1。由于是左孩子的高度较高,此时是左-左型,进行右旋。
这里要注意,节点4的右孩子成为了节点6的左孩子了
我找了个动图,尽量这个动图和上面例子的节点不一样。
左旋
左旋和右旋一样,就是用来解决当大部分节点都偏向右边的时候,通过左旋来还原。例如:
我们把这种倾向于右边的情况称之为 右-右型。
我也找了一张动图。
例子讲解
初始状态如下:
然后我们主键插入如下数值:1,4,5,6,7,10,9,8
插入 1
左-左型,需要右旋调整。
插入4
继续插入 5
右-右型,需要左旋转调整。
继续插入6
右-右型,需要进行左旋
继续插入7
右-右型,需要进行左旋
继续插入10
继续插入9
出现了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对于这种 右-左型 的情况,单单一次左旋或右旋是不行的,下面我们先说说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这种我们就把它称之为 右-左 型吧。处理的方法是先对节点10进行右旋把它变成右-右型。
然后在进行左旋。
所以对于这种 右-左型的,我们需要进行一次右旋再左旋。
同理,也存在 左-右型的,例如:
对于左-右型的情况和刚才的 右-左型相反,我们需要对它进行一次左旋,再右旋。
回到刚才那道题
对它进行右旋再左旋。
到此,我们的插入就结束了。
总结一下
在插入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下四种情况破坏AVL树的特性,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相应的旋转。
1、左-左型:做右旋。
2、右-右型:做左旋转。
3、左-右型:先做左旋,后做右旋。
4、右-左型:先做右旋,再做左旋。
不知道大家发现规律没,这个规则还是挺好记。
代码实现
//定义节点class AvlNode {intdata; AvlNode lchild;//左孩子AvlNode rchild;//右孩子intheight;//记录节点的高度}//在这里定义各种操作publicclass AVLTree{//计算节点的高度staticintheight(AvlNode T) {if(T ==null) {return-1; }else{returnT.height; } }//左左型,右旋操作staticAvlNode R_Rotate(AvlNode K2) { AvlNode K1;//进行旋转K1 = K2.lchild; K2.lchild = K1.rchild; K1.rchild = K2;//重新计算节点的高度K2.height= Math.max(height(K2.lchild),height(K2.rchild)) +1; K1.height= Math.max(height(K1.lchild),height(K1.rchild)) +1;returnK1; }//进行左旋staticAvlNode L_Rotate(AvlNode K2) { AvlNode K1; K1 = K2.rchild; K2.rchild = K1.lchild; K1.lchild = K2;//重新计算高度K2.height= Math.max(height(K2.lchild),height(K2.rchild)) +1; K1.height= Math.max(height(K1.lchild),height(K1.rchild)) +1;returnK1; }//左-右型,进行右旋,再左旋staticAvlNode R_L_Rotate(AvlNode K3) {//先对其孩子进行左旋K3.lchild = R_Rotate(K3.lchild);//再进行右旋returnL_Rotate(K3); }//右-左型,先进行左旋,再右旋staticAvlNode L_R_Rotate(AvlNode K3) {//先对孩子进行左旋K3.rchild = L_Rotate(K3.rchild);//在右旋returnR_Rotate(K3); }//插入数值操作staticAvlNode insert(intdata, AvlNode T) {if(T ==null) { T =newAvlNode(); T.data = data; T.lchild = T.rchild =null; }elseif(data < T.data) {//向左孩子递归插入T.lchild = insert(data, T.lchild);//进行调整操作//如果左孩子的高度比右孩子大2if(height(T.lchild) -height(T.rchild) ==2) {//左-左型if(data < T.lchild.data) { T = R_Rotate(T); }else{//左-右型T = R_L_Rotate(T); } } }elseif(data > T.data) { T.rchild = insert(data, T.rchild);//进行调整//右孩子比左孩子高度大2if(height(T.rchild) -height(T.lchild) ==2)//右-右型if(data > T.rchild.data) { T = L_Rotate(T); }else{ T = L_R_Rotate(T); } }//否则,这个节点已经在书上存在了,我们什么也不做//重新计算T的高度T.height= Math.max(height(T.lchild),height(T.rchild)) +1;returnT; }}
提示:可以左右拉动
希望通过这种漫画的形式,能够让你们更加容易读懂一些算法或数据结构。
欢迎工作一到五年的Java工程师朋友们加入Java填坑之路:860113481
群内提供免费的Java架构学习资料(里面有高可用、高并发、高性能及分布式、Jvm性能调优、Spring源码,MyBatis,Netty,Redis,Kafka,Mysql,Zookeeper,Tomcat,Docker,Dubbo,Nginx等多个知识点的架构资料)合理利用自己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来学习提升自己,不要再用"没有时间“来掩饰自己思想上的懒惰!趁年轻,使劲拼,给未来的自己一个交代!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一个Java程序员的阿里之路
前言 最近有些朋友在面试阿里,加上 Java-Interview 项目的原因也有小伙伴和我讨论,近期也在负责部门的招牌,这让我想起年初那段长达三个月的奇葩面试经历。 本来没想拿出来说的,毕竟最后也没成。 但由于那几个月的经历让我了解到了大厂的工作方式、对候选同学的考察重点以及面试官的套路等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段时间的查漏补缺也让自己精进不少。 先交代下背景吧: 从去年 12 月到今年三月底,我前前后后面了阿里三个部门。 其中两个部门通过了技术面试,还有一个跪在了三面。 光看结果还不错,但整个流程堪称曲折。 下面我会尽量描述流程以及大致的面试题目大纲,希望对想要跳槽、正在面试的同学带来点灵感,帮助可能谈不上,但启发还是能有。 以下内容较长,请再次备好瓜子板凳。 A 部门 首先是第一次机会,去年 12 月份有位大佬加我,后来才知道是一个部门的技术 Leader 在网上看到我的博客,问我想不想来阿里试试。 这时距离上次面阿里也过去一年多了,也想看看现在几斤几两,于是便同意了。 在推荐一周之后收到了杭州打来的电话,说来也巧,那时候我正在机场候机,距离登记还有大概一个小时,心想时...
- 下一篇
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最佳实践:系统发展路径
分布式存储系统从整体架构的角度看大同小异,实现起来却困难重重。自主研发的 分布式存储系统往往需要两到三年才能逐步成熟起来,其中的难点在于如何把系统做稳定。系统开发过程中涉及架构设计、关键算法实现、质量控制、团队成员成长、线上运维、应用合作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项目失败。本文章介绍通用分布式存储系统发展路径。 通用分布式存储系统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随着应用需求不断发展起来的。它来源于具体业务,又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能够解决一大类问题。通用分布式存储平台的优势 在于规模效应,等到平台的规模超过某个平衡点时,成本优势将会显现。 通用分布式存储平台主要有两种成长模式: 公司高层制定战略大力发展通用平台。这种模式前期发展会比较顺利,但是往往会因为离业务太远而在中期暴露大量平台本身的问题。 来源于具体业务并将业务需求通用化。这种模式会面临更大的技术挑战,但是团队成员反而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更多的锻炼。 第2种发展模式相对更加曲折,大致需要经历如下几个阶段。 起步:解决特定问题 在起步阶段,需要解决业务提出的特殊需求,这些特殊需求是以前的系统无法解决或者解决得不太好的。例如,Ocean...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
- CentOS7编译安装Cmake3.16.3,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