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从懵圈到熟练 – 集群伸缩原理
阿里云K8S集群的一个重要特性,是集群的节点可以动态的增加或减少。有了这个特性,集群才能在计算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扩容新的节点,同时也可以在资源利用率降低的时候,释放节点以节省费用。
这篇文章,我们讨论阿里云K8S集群扩容与缩容的实现原理。理解实现原理,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高效地排查并定位原因。我们的讨论基于当前的1.12.6版本。
节点增加原理
阿里云K8S集群可以给集群增加节点的方式有,添加已有节点,集群扩容,和自动伸缩。其中,添加已有节点又可分为手动添加已有节点和自动添加已有节点。节点的增加涉及到的组件有,节点准备,弹性伸缩(ESS),管控,Cluster Autoscaler以及调度器。
手动添加已有节点
节点准备,其实就是把一个普通的ECS实例,安装配置成为一个K8S集群节点的过程。这个过程仅靠一条命令就可以完成。这条命令使用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开发者说:如何参与定义 Cloud Toolkit
自从产品经理银时小伙和他的开发小哥们在去年12月发布 Cloud Toolkit(一款 IDE 插件)以来,已帮助数以万计的开发者们提高了云上的部署效率,期间,他们还发布了 Contributor Ranking List,和开发者们一同定义、打造好用的 IDE 插件。这一次,开发者张航分享了他和 Cloud Toolkit 的故事。点击,马上参与贡献! 我怎么爱上这款工具的 3月初,我在浏览阿里云的时候,偶然间看到 Alibaba Cloud Toolkit 的推荐,便随意点开了介绍视频,看完之后顿时来了兴趣。因为我平时工作打包用的是 maven,把包复制出来用 xftp 上传,然后再用 xshell 连接服务器,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效率呜呜呜。有时候小项目的测试环境一天能来来回回打好几个包,非常繁琐,虽然之前公司用过 jenkin
- 下一篇
kubernetes的timeout问题
kubernetes+alpine+php特别容易出现访问外网/解析外网地址的时候出现超时的问题. 原因 docker容器访问外网的时候,整个完整路径是这样的. 容器-->主机-->外网-->主机-->容器 容器到主机之间的流量要经过源地址转换(SNAT)才能顺利流通. SNAT就像是一个搬运工,把砖(流量)从容器搬到主机 如果一个主机上面运行多个容器,并发访问外网(特别是PHP这种没有连接池的)时向系统申请可用端口(nf_nat_l4proto_unique_tuple),不可用时+1,然后再申请,再校验.这个过程一多,最终就会导致寻址超时. 说白了是个系统内核问题. 详细的解释见 记一次Docker/Kubernetes上无法解释的连接超时原因探寻之旅 解决方案 最优解 节点升级到 5.1的Linux内核. iptables升级到1.6.2以上 用基于IPVS模式,尽量少做SNAT/DNAT,支持随机端口SNAT的网络插件启动kubernetes 或者用绕过SNAT的网络插件插件方案,比如阿里云的terway.但这个插件跟阿里云绑定得比较深入,需要每台机器额...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