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要“开”得安全高效:开源云计算的五大发展趋势
过去几年,开发者几乎都会用到开源。开源现象日益普遍,有赖于业内人士的智慧和努力。不过,更重要的还是开源本身的优势:能够轻易整合多种多样的开源解决方案。在业内,有了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开发者就能够将各种工具整合到API系统。许多企业都开始使用开源软件,人们再也不会说开源侵犯了知识产权。
INTERSOG的文章“NO MORE AN IP DESTROYER: FIVE TRENDS IN OPEN SOURCE CLOUD COMPUTING”介绍了开源云计算的五大发展趋势。
- 容器(container)越发普及
以前,容器尚未发展到可以大范围应用的程度,人们认为容器不过是一时的风潮,不过现在人们在慢慢改观。
有了容器,企业就可以运用各种资源或是高度便携的资产,轻轻松松地进入微服务领域。同时,这一技术正在为越来越多人采用。这样,企业还可以用合理的成本提高APP的稳定性和可拓展性(scalability)。
- 两大基金会仍将保持主导地位
只有得到基金会的稳定支持,开源技术才能易于为人所接受。在未来,Apache软件基金会和Linux基金会将继续保持领导地位。
Apache如今仍在延续“FOSS”的传统,即“自由及开放源代码软件(Fre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致力于活跃社区委员会,并实行严格的认证体系。Apache旗下有CloudStack、Hadoop和Maven等180多个项目,在未来会继续主导开源云计算领域。
Linux基金会也不断发展壮大,如今,除了旗下的Linux系统,Linux基金会还致力于发展以下项目:
Cloud Foundry
超级账本(Hyperledger),推进区块链数字技术和交易验证的开源项目
JS Foundation (致力于发展JavaScript)
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致力于发展物联网,现与物联网联盟AllSeen合并)
- 开源软件架构有同质化的趋势
开源软件架构有标准化的趋势,云基础架构也因此趋于同质化。这一趋势不可避免。如今,云基础架构模式从网络拓扑结构向服务导向转型。结果,企业就可以更为关注服务,而不是基础架构本身。
- 努力解决开源项目的固有弱点
企业大多会利用开源技术来发展企业级别的“云就绪(cloud-ready)”解决方案。但问题是,大家都能看到其中的源代码,所以大家不如以前那么信任开源项目了。
最近有报道称开源的开放性有诸多弱点,因此负责网络安全的公司会加大力度解决这一问题,并有望借此加快补丁的开发速度,让减少人们对开源项目的疑虑。
- OpenStack不会取代AWS
目前,在北美,还没有哪家OpenStack平台的公共云服务供应商足以对AWS构成威胁。而且,人们对私有云的期望也在下降。不过,在美国范围外,情况有所不同。有些公司正尝试利用OpenStack平台,其中包括:中国移动、华为、日本电报电话公司、和UK Cloud。
美国公共云市场大势已定,但全球市场仍在变幻当中。OpenStack最大的应用地区是中国,最大的用户是各大电信公司。
目前,世界各地公共云业务频繁的公司都趋于把部分业务转移到公司内部,方法就是利用OpenStack的私有云,因为这样性价比极高。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微软Nano Server进一步关注容器领域
微软继续将其关注的重点放在容器领域,并宣布推出几款面向市场的容器平台,其中包括其Nano Server和Server Core产品,且提升了对Linux的支持。 该公司表示,下一个版本的Nano Server平台将减少图片的50%以上,预计这一举措将减少容器启动时间并增加容器密度。该公司还计划从平台中移除目前的基础设施相关的功能,该服务将仅作为容器的操作系统的镜像使用,该镜像必须作为容器主机中的容器运行,故障排除将通过Docker进行。 该平台的的用户将进一步部署Microsoft的Server Core服务,以处理角色和功能。Nano Server是微软在2015年推出的专门应用于运行云端应用和容器的专用操作系统,微软表示,该平台是针对云和DevOps工作流程优化的Windows Server产品的一个分支。 Server Core每半年更新微软还宣布将其Server Cord平台作为更广泛的服务的一部分,以提供服务每半年更新一次。该平台号称操作系统的“headless”安装,其中包括在容器环境中运行数据中心服务器和传统应用程序的角色和功能。 Server Core将成为虚拟机和容器...
- 下一篇
回顾2015曙光存储还是有不少动作
2015年曙光在存储领域有不错的进展,ZD至顶网记者印象深刻的是IDC报告显示中科曙光摘得NAS存储市场的份额冠军,市场营收同比增长42.6%,占得全部NAS存储市场份额21.6%,当然我们也看到了曙光在整个存储产品线的拓展,包括国家首个EB级云存储实验室在曙光建立。针对云计算专用的存储StackStor系列产品的推出以及自主研发的XData-Hadoop大数据软件。 曙光存储的龙头产品Parastor分布式存储系统,在高性能计算HPC、广电媒资、视频监控、云计算、金融、教育等多个行业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单一规模存储10PB以上的案例也有不少。 Parastor分布式存储系统结合了曙光的多年的并行计算和海量数据处理方面的丰富经验,我们首先看曙光的存储系统ParaStor系列,曙光的并行存储系统采用了代表存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数据管理技术发展方向的并行体系架构,是一款面向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处理高端存储系统。 并行计算的特点是从架构上彻底消除了传统存储系统的瓶颈,能够满足高带宽和高并发的海量文件存取的需求。 因为在高IO的应用需求中,单个磁盘阵列的满足不了需求,多个磁盘阵列对于用户来说是...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设置Eclipse缩进为4个空格,增强代码规范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CentOS6,CentOS7官方镜像安装Oracle11G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SpringBoot2配置默认Tomcat设置,开启更多高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