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高手之路》——2.3 外部库
本节书摘来自异步社区《Python高手之路》一书中的第2章,第2.3节,作者[法]Julien Danjou(朱利安•丹乔), 王飞龙 译,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2.3 外部库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收到一件不错的生日礼物或圣诞礼物,但是打开后却发现送你的人忘了买电池?Python的“内置电池”哲学让你作为程序员不会遇到这类问题,只要安装了Python,就拥有了完成任何功能所需的一切条件。
然而,Python标准库的开发者并不能预测你要实现的“任何”功能到底是什么。即使可以,大多数人也不想去处理一个几个GB的文件下载,即使可能只是需要写一个重命名文件的快速脚本。关键在于,即使拥有所有的扩展功能,仍然有许多功能是Python标准库没有涵盖的。不过,这并不是说有些事情是根本无法用Python实现的,这只是表明有些事情可能需要使用外部库。
Python标准库是安全且范围明确的:模块文档化程度很高,并且有足够多的人在经常使用它,从而可以保证在你想使用它时肯定不会遇到麻烦。而且,就算万一出了问题,也能确保在短时间内有人解决。但是,外部库就像是地图上标着“熊出没,请注意”的部分:可能缺少文档,功能有bug,更新较少或根本不更新。任何正式的项目都可能用到一些只有外部库提供的功能,但是需要谨记使用这些外部库可能带来的风险。
下面是来自一线的案例。OpenStack使用了SQLAlchemy(http://www.sqlalchemy.org/ ),一个Python数据库开发工具包。如果了解SQL的话会知道,数据库的结构是会发生变化的,所以OpenStack还使用了sqlalchemy-migrate(https://code.google.com/p/sqlalchemy-migrate/ )来处理数据库模式的升级。一切运行良好,直到有一天它们不行了,开始出现大量bug,并且没有好转的迹象。而且,OpenStack在当时是想要支持Python 3的,然而没有任何迹象表明sqlalchemy-migrate要支持Python 3。因此,显然sqlalchemy-migrate已经死了,我们需要切换到其他替代方案。截止到作者写作时,OpenStack正准备升级到Alembic(https://pypi.python.org/pypi/alembic ),虽然也有一些工作要做,但好在不是那么痛苦。
所有这些引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保证我不会掉进同样的陷阱里?”很遗憾,没办法保证。程序员也是人,没什么办法可以确保目前维护良好的库在几个月后仍然维护良好。但是,在OpenStack中我们使用下列检查表来根据需要给出建议(我建议你也这么做)。
- Python 3兼容。尽管现在你可能并不准备支持Python 3,但很可能早晚会涉及,所以确认选择的库是Python 3兼容的并且承诺保持兼容是明智的。
- 开发活跃。GitHub(http://github.com )和Ohloh(http://www.ohloh.net/ )通常提供足够的信息来判断一个库是否有维护者仍然在工作。
- 维护活跃。尽管一个库可能是“结束”状态(即功能完备,不会再加入新功能),但应该有维护者仍然在工作,以确保没有bug。可以通过查看项目的跟踪系统来看维护者对bug的反应是否迅速。
- 与各个操作系统发行版打包在一起。如果一个库被打包在主流的Linux发行版内,说明有其他项目依赖它,所以,如果真有什么问题,至少你不是唯一一个抱怨的。如果打算公开发布你的软件,那么这项检查也是很有用的。因为如果软件的依赖已经在终端用户的机器上安装了,显然分发你的软件会更容易。
- API兼容保证。没有比你的软件因为一个它依赖的库发生了变化而使整个API崩溃更糟的了。你一定很想知道选择的库在过去是否发生过类似的事件。
尽管可能工作量巨大,但这一检查表对于依赖同样适用。如果知道应用程序会大量依赖一个特定的库,那么至少应该对这个库的每一个依赖使用这个检查表。
不管最终使用哪个库,都要像其他工具一样对待,因为即使是有用的工具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尽管不常发生,但问问你自己:如果你有一把锤子,你会拿着它满屋跑因而可能意外地损坏屋子里的东西,还是会把它放在工具架上或者车库里,远离那些贵重而易碎的东西,仅在需要的时候才拿出来?
对于外部库道理是一样的,不管它们多么有用,都需要注意避免让这些库和实际的源代码耦合过于紧密。否则,如果出了问题,你就需要切换库,这很可能需要重写大量的代码。更好的办法是写自己的API,用一个包装器对外部库进行封装,将其与自己的源代码隔离。自己的程序无需知道用了什么外部库,只要知道API提供了哪些功能即可。想要换一个不同的库?只需要修改包装器就可以了。只要它仍然提供同样的功能,那么完全不需要修改任何核心代码。也许会有例外,但应该不会太多。大部分库都被设计成只专注解决一定范围的问题,因此很容易隔离。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VMware 容器解决方案一览
VMware 容器解决方案一览 本文介绍了VMware最近宣布的两项容器解决方案,分别是vIC(整合了vSphere的容器技术vSphere Integrated Containers)和Photon平台,并与现有方案进行了对比。 最近,VMware宣布了几项关于容器的和如何构建云原生应用cloud-native application的技术和方案。这次公告的目标客户是传统的VMWare客户,他们的特点是他们会关注Docker等新技术,同时对于离开可信的供应商又是比较谨慎的。vIC(整合了vSphere的容器技术vSphere Integrated Containers)和Photon平台给与了这些客户一个机会来开始构建云原生应用。 然而,VMware提出的大量的新技术和新术语对于传统的VMware管理员们、架构师们和顾问们带来了新的挑战。本篇博文尝试搞清楚这些新的方案,并与现有方案进行对比。 vSphere Integrated Containers 第一个方案是vIC(整合了vSphere的容器技术vSphere Integrated Containers),这是VMware提出的...
- 下一篇
两种方式创建你自己的 Docker 基本映像
两种方式创建你自己的 Docker 基本映像 欢迎大家,今天我们学习一下 docker 基本映像以及如何构建我们自己的 docker 基本映像。Docker是一个开源项目,提供了一个可以打包、装载和运行任何应用的轻量级容器的开放平台。它没有语言支持、框架和打包系统的限制,从小型的家用电脑到高端服务器,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运行。这使它们可以不依赖于特定软件栈和供应商,像一块块积木一样部署和扩展网络应用、数据库和后端服务。 Docker 映像是不可更改的只读层。Docker 使用Union File System在只读文件系统上增加可读写的文件系统,但所有更改都发生在最顶层的可写层,而其下的只读映像上的原始文件仍然不会改变。由于映像不会改变,也就没有状态。基本映像是没有父类的那些映像。Docker 基本映像主要的好处是它允许我们有一个独立运行的 Linux 操作系统。 下面是我们如何可以创建自定义的基本映像的方式。 1. 使用 Tar 创建 Docker 基本映像 我们可以使用 tar 构建我们自己的基本映像,我们从一个运行中的 Linux 发行版开始,将其打包为基本映像。这过程可能会有些不同...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CentOS8安装Docker,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
- Linux系统CentOS6、CentOS7手动修改IP地址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