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学习(4)--元组

Python学习(4)--元组

1.在python中有元组,列表,字符串三种序列
在上一节我们介绍了字符串这种序列,下面我们介绍下有关序列的操作,注意这是序列的有关操作,也就是说元组,列表,字符串都具有以下操作.

[python] view plain copy

  1. str1='abcde'
  2. str2='12345'
  3. print(len(str1))#求序列长度:
  4. print(str1+str2)#连接两个序列
  5. print(str1*5)#重复序列元素
  6. print('a' in str1) #判断元素是否在序列中
  7. print(max(str1))   #求序列中的最大值
  8. print(min("5638974561"))#求序列中的最小值  

打印结果如下:

通过注释可以知道函数len(),+,*,in,min(),max()的功能,这里强调一下函数max(),min(),在求字符串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都是按照ASCII码值的大小来比较的,也就是说max()函数返回的是ASCII码最大的值,同理min()函数在返回的是字符串中ASCII码值最小的字符。in函数则是判断元素是否在序列中,返回的是一个布尔值,+是把两个字符串连接起来,*是一个序列和一个数字相乘,数字为序列重复的次数。

2.在python2.4中关于序列的比较有cmp()这个函数,但是在python3.0中已经不用这个函数了,python3.0使用的是operator这个类,operator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方法来比较两个序列的大小,代码如下:

[python] view plain copy

  1. a='12'
  2. b='15'
  3. print(operator.eq(a, b))#等价于a==b
  4. print(operator.eq(a, b))#等价于a==b
  5. print(operator.lt(a, b))#等价于a<b
  6. print(operator.le(a, b))#等价于a<=b
  7. print(operator.ne(a, b))#等价于a!=b
  8. print(operator.ge(a, b))#等价于a>=b
  9. print(operator.gt(a, b))#等价于a>b

打印结果如下:


如代码注释所示,operator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比较两个序列的方法,如:operator.eq()比较两个序列是否相等,等等。熟练的运用这些方法不仅使代码变得简洁,而且能够更快的实现算法思想,使问题的中心放在算法思想上。

3.元组

首先,我们介绍下元组的来由,在字符串中,我们只可以存取字符数据,那么如果我们想存取的数据不仅仅限于字符,还有数字怎么办呢?这里就需要用到了元组.代码如下:

[python] view plain copy

  1. str2='zhangsan 12 man'
  2. print(str2[:8])
  3. str3='lisi 12 man'
  4. print(str3[:8])

打印结果:

str2='zhangsan12 man',打印名字str2[:8]='zhangsan';str3='lisi 12 man'打印名字str3[:8]

='lisi 12';显然结果是不对的,正确的名字应该是'lisi',如果把str3[:8]改为str3[:4]来读取名字,

对于大量的数据处理不具有通用性,非常的不方便.而如果用元组就方便多了,代码如下:

[python] view plain copy

  1. t1=('zhangsan',12,'man')
  2. print(t1[0])
  3. print(t1[1])
  4. print(t1[2])

通过代码可以看到t1为一个元组,而t1=('zhangsan',12,'man'),就是定义了一个元组,t1有

3个元素,t[0]='zhangsan'为字符串,t[1]=12为整型,t[2]='man'为字符串,可以看出元组可以

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而且对于我们存取具有特定意义的数据非常方便有用.

打印结果如下:

4.元组定义的注意事项:

当定义只有一个元素的元组时,这个元素的后面必须加上一个逗号,通过代码我们来解释下

原因。代码如下:

[python] view plain copy

  1. t2=()
  2. t3=(1,)
  3. t4=(1)
  4. print(type(t2))
  5. print(type(t3))
  6. print(type(t4))

打印结果如下:

通过type()函数打印数据类型,可以看出t2是一个元组,只不过t2是一个空元组,t3是一

个只有一个元素的元组,t4=(1)则是一个int整型数字,这说明定义一个只有一个元素的元组

应该在元素后加一个逗号,如:t3=(1,);否则python会默认他为一个基本的数据类型如:t4=(1).

5.用元组为变量赋值

在为定义变量赋值时,可以使用元组来赋值。代码如下:

[python] view plain copy

  1. t1=('zhangsan',12,'man')
  2. name,age,gender=t1
  3. print(name)
  4. print(age)
  5. print(gender)

打印结果如下:

从代码可以看出,用元组为定义的变量赋值时,name=t1[0],age=t1[1],gender=t1[2],

也就是说元组会按照下标顺序,依次把值顺序地赋给变量。

当然元组为变量赋值时,也可以按照下面的格式赋值,如:

name,age,gender=('zhangsan',12,'man')

name,age,gender='zhangsan',12,'man'

这两种赋值方法和程序中的赋值方法结果是一样的,但是最好使用前两种规范的方法

,不要使用第三种不规范的赋值方式,这样代码的可读性会更强.

原文地址http://www.bieryun.com/2289.html

优秀的个人博客,低调大师

微信关注我们

原文链接:https://yq.aliyun.com/articles/551652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资源下载

更多资源
Mario,低调大师唯一一个Java游戏作品

Mario,低调大师唯一一个Java游戏作品

马里奥是站在游戏界顶峰的超人气多面角色。马里奥靠吃蘑菇成长,特征是大鼻子、头戴帽子、身穿背带裤,还留着胡子。与他的双胞胎兄弟路易基一起,长年担任任天堂的招牌角色。

Oracle Database,又名Oracle RDBMS

Oracle Database,又名Oracle RDBMS

Oracle Database,又名Oracle RDBMS,或简称Oracle。是甲骨文公司的一款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是在数据库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产品。可以说Oracle数据库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可移植性好、使用方便、功能强,适用于各类大、中、小、微机环境。它是一种高效率、可靠性好的、适应高吞吐量的数据库方案。

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

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

Eclipse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基于Java的可扩展开发平台。就其本身而言,它只是一个框架和一组服务,用于通过插件组件构建开发环境。幸运的是,Eclipse 附带了一个标准的插件集,包括Java开发工具(Java Development Kit,JDK)。

Java Development Kit(Java开发工具)

Java Development Kit(Java开发工具)

JDK是 Java 语言的软件开发工具包,主要用于移动设备、嵌入式设备上的java应用程序。JDK是整个java开发的核心,它包含了JAVA的运行环境(JVM+Java系统类库)和JAVA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