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Wear 上位:Google Glass 进冷宫
最近有关Google Glass的报道似乎总免不了负面消息,先是进军英国面临诸多限制,在今年的Google I/O上也几乎没有被提到,闪光灯都给了Google正式登场的Android Wear可穿戴平台,以及三款全新的智能手表,特别是Moto 360。
国外科技媒体Arstechnica的作者Ron Amadeo在体验了全新的Android Wear智能手表后认为Google Glass即将被大家遗弃,因为基本上Glass能做的手表都能做,而且手表没Glass的那些缺点。Amadeo是一名Glass Explorer用户,他发现随着最初的新鲜感过去后,自己的Glass就基本放在抽屉里积灰了。
迅速获取信息
Android Wear和Google Glass一样拥有热门词条检测和语音控制功能,而且基本上也可以不用手控制。 某些方面Android Wear甚至做得更好。比如Glass需要轻轻抬头或是触摸一下才能开始语音控制,而Wear是always on,任何时候都能进行语音输入。两种设备都接入了Google的知识图谱,可以回答一些基本问题,也都可以完全用语音向朋友发信息。
迅速处理通知
这里Wear解决了一个很多Glass用户都在抱怨的问题。Glass要想与独立app兼容需要重新进行开发,而Android Wear自动就可以与所有app兼容,包括那些并未针对Android Wear做出优化的第三方app。这是因为Wear收到的通知就是手机收到的通知,你可以选择忽略或是处理。
Google Glass唯一比Android Wear好的地方是摄像头,不过这也成为它的一大问题所在。
智能手表更被社会接受
Android Wear的形态是智能手表,这更容易被社交场合接受。因为不像Google Glass那样,你不用24/7戴着个摄像头对着别人。当你和别人对话时,他们可以看着你,而不是你脸上的Glass。你可以一整天戴着智能手表在外面, 没有人会觉得奇怪。而当你戴着Glass在外面时,人人都会觉得你就是“那个戴着Google Glass的人”。
另外,还有Glass那低质量的摄像头,它那500万像素的的镜头就跟Galaxy Nexus时代的Android摄像头一样糟糕。摄像头也是引发很多隐私担忧的原因之一。第一人视角直播可能是其唯一的优势了。
智能手表戴起来更方便
上面已经说了,Google Glass在很多地方是不被接受的,这时你需要把它摘下放起来。问题是,作为智能眼镜,Glass却不能像一般的眼镜那样折叠起来。这意味着它需要占据一 个头大小的面积来存储,甚是不便。目前除了把它戴上还没很好存储方法。还有一些挺糟糕的选择,要么把它挂在脖子上,要么像太阳镜一样移到头顶上。
智能手表则要容易得多,你可以把它戴到任何公共场合,即便需要摘下来也不用担心存放的问题。甚至很时候你都会忘记自己戴的手表。Glass会一直在你眼前,别人也会一直看到。
智能手表更符合人体工学
用过Google Glass的人都知道,它的屏幕位到平常视线的上方。由于它是戴在头上的,你没法通过脖子的运动来调整视线,只能通过眼珠的转动来做到。结果就是,长期戴着Glass眼睛会不舒服,很多人觉得头痛。智能手表看起来就要自然得多。
Android Wear更便宜
Google Glass售价1500美元,而LG G Watch和Gear Live只卖200美元。
Wear将拥有一个更好的生态系统
Google Glass在Google帝国中只是Google X旗下的一个小项目,对Glass的支持主要落在Google X的肩上,其它一些团队对此则兴趣不大。例如,Glass花了8个月的时间才得以支持Google的IM服务。相比之下,Android Wear是Android团队旗下的项目,而这个团队是Google最重要的团队之一。支持Google Glass的主流app不多,而Android Wear一登场就已经有了一系列的app支持。谈到这里也需要指出,Glass仍处于开发都beta版本,而Wear已经有主流厂商的硬件产品上市。
另外,由于Android Wear产品远比Glass要便宜,所以其要达到一定用户基数也容易得多。
Glass已死?
从目前看来,Google Glass主要的希望是在专业领域,第一人称视角直播和增强现实都是可供进一步开发的应用。然而作为消费电子Google Glass基本已经死了。Glass项目开始的比Wear早一年,但却仍只是Google X下的项目,作为Android嫡子的Wear受到的重视程度显然要比它高。
因而除非Google开始对Glass予以更多重视,否则即便Glass有突破,速度也会非常缓慢。现在Google在可穿戴领域有了Android Wear,Google Glass逆袭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2015 年开源中国新增 6000 款软件盘点
刚刚过去的2015年,开源中国总共新增收录软件 5977 款,这些软件主要来自作者、用户的投递,以及我们在国内外网站发现的有价值的开源软件。根据这批新增软件所使用的编程语言、功能分类等方面,我们做了一次简单盘点。虽然我们收录的软件未必能全面反映整个开源软件圈,但不妨提供一个开源中国社区的视角,给大家作参考。 2015年新增收录的5977款软件中,使用开发语言排名第一的是 JavaScript,总共被 1375 款软件使用,占比 21%。排在第2、3位的是Objective-C、Java,分别被898款(14%)、821款(13%)软件所使用,4~8位的依次 是:Python,C/C++,Swift,HTML/CSS,Go。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软件不只使用了一种编程语言来开发。 我们用饼状图直观地描绘出 5977 款软件所用编程语言的比例: 而软件的功能分类方面,占比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程序开发库共1334款(25%),iOS 组件共 1216 款(23%),Web开发相关共 817款(16%)。其中程序开发库包括服务框架/平台、各类应用工具包等等,此处不作细分。 其余功能分类依次是:应用...
- 下一篇
这个不起眼的计划 可能是谷歌今年发布的最重要的
要说安卓手机最要命的一点是什么,相信不少朋友都会说“系统更新难”。比起老对手 iOS 那样的推送迅速,安卓手机这边简直是令人发指。很多时候,当谷歌发布新系统时你能在大半年内接受到官方推送,那都是非常非常幸运的了。虽说过了那么多年,安卓就连用起来慢、卡的顽疾都被解决得差不多了,唯独这件事还是没有变化。 “这一次,一切都会截然不同。”每一次安卓的新版本发布,并即将向手机和平板电脑开始推送时,谷歌都会这么说。但无论是“棉花糖”还是“牛轧糖”,过去两年发生过的一切都证明这番话并不完全是真的。至今谷歌最新的操作系统的安装率都只有 7.1%,又怎么能让人真正体验到截然不同呢? 顺带一提,根据谷歌官方自己的数据,直至今日都有 29.2% 的安卓设备在运行 4.4 版本的系统。考虑到这是个 2013 年推出的系统版本,安卓生态的碎片化确实让人咋舌。 其实这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安卓系统并不像 iOS 那样,完全针对的苹果旗下自己推出的 iPhone 和 iPad。新的系统一旦要面向市面上那么多的手机型号和那么多的运营商,推送进程就难免被搁置,因为这牵涉到大量的兼容性测试,还有成本。当然,更多的是手机厂商...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Nodejs环境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Red5直播服务器,属于Java语言的直播服务器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CentOS7编译安装Cmake3.16.3,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