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s 对 Git 提交信息中“Link:”标签被滥用表达不满
9月6日,知名Linux之父Linus Torvalds公开表达了对Git提交信息中“Link:”标签滥用的不满。他指出,近期在Linux内核的Git提交和补丁中频繁出现的“Link:”标签,往往没有提供实际价值,反而浪费了开发者和维护者的时间。
Torvalds在一次block模块的pull request评审中直接批评道,许多“Link:”标签链接内容仅仅是与当前补丁内容重复的信息,并未为评审工作提供任何额外解释或背景。他强调,如果“Link:”标签无法带来新的、有意义的信息,比如指向相关的bug报告、讨论串、或多补丁系列的封面信件等,最好不要添加这些无用链接。
https://lore.kernel.org/all/CAHk-=wjamixjqNwrr4+UEAwitMOd6Y8-_9p4oUZdcjrv7fsayQ@mail.gmail.com/
虽然Torvalds表示,在多补丁系列场景下,需要追溯到系列补丁的cover letter时,“Link:”标签确实能发挥重要作用,但他呼吁大家不要在普通情况下机械地添加该标签。为此,他打算更加严格审核包含无意义“Link:”标签的合并请求,如今甚至有可能直接拒绝这类请求。
他还建议未来如果要引入自动化辅助,不妨将AI等技术用于检测相关讨论,从而在需要时自动添加有实际参考价值的标签。他直言:“我喜欢有用的链接,但99%的链接都只是浪费时间的垃圾。”
Torvalds呼吁Linux开发者们在今后的补丁提交中,务必确保“Link:”标签切实为代码评审和问题追踪带来帮助,否则应避免使用。
全文如下:
该死的,这次提交明明带着那个充满希望的"链接:"参数,我本以为它能解释这个毫无意义的提交为何存在,但一如既往地,那个链接只是浪费我的时间——指向的又是那些老掉牙的信息。
我原本期待它能指向某个错误报告之类的东西,解释为什么我的最初反应是错误的。
别再搞这种垃圾了。别再添加浪费人时间的无用链接参数。
只有当链接包含*额外*信息时才添加。
该死,我真的讨厌这些无用链接。我喜欢看到*有价值*的链接,但实际看到的99%都指向愚蠢无用的垃圾,而且*只会*浪费我的时间。又一次。
所以我不打算合并这个请求,光是看到它就让我恼火。若真要我合并,请给出实质解释而非无用链接。
没错,我正处于暴躁状态。感觉我的主要工作——实际上唯一的工作——就是处理合并请求,因此我极度厌恶这些自动添加的垃圾内容,它们只会让我的工作更难做。
“所以我希望至少有某种方式能阻止这种机械、无脑的使用——在理想情况下,还可以有一种更有用、自动添加链接的模式。
例如,我觉得对于多提交系列的封面信件来说,链接到补丁系列的提交记录可能更有用——而且也不会那么烦人——因为它会被加入到合并信息(merge message)中,而不是每一个具体提交中。
因为如果有人真的在查看合并信息,他们很可能是在查找更宏观的背景信息——或在处理某个合并冲突——此时我认为最初的提交可能就更相关。
当然,大多数人实际上并不会在合并时使用封面信件,他们只是把补丁作为一个系列应用,所以其实也没那么烦人,因为它根本不会存在于git历史记录里 ;)
总之,‘阻止无脑使用’可能就只是加个大大的警告,提醒大家:这个链接可能只会带来烦人的负担。
相比之下,一个‘完美’的模式可能是实现某种自动化——‘除非真的有实际讨论发生’。
不过我觉得这种模式可能太复杂,除非真的有人愿意探索用AI,因为他们的工作描述就是‘寻找AI的实际用途’。在如今的科技世界中,我相信确实有人这样定位自己的岗位。唉。
举例来说,既然‘b4’最终会浏览补丁的下游帖子以便自动添加acked-by等信息,我确实觉得理论上可以建立这样一个启发式模型:‘某个补丁有活跃的邮件讨论,所以值得加上链接’。
坦率地讲,就算这种讨论最终没有什么实质内容,我想只要这个链接至少指向某个帖子(而不是那些已经收集起来的acked-by邮件),我也会觉得没那么烦人,相比那种只是指向单封邮件、没人回复过的链接。至少这样我会觉得多少有点实际内容。
当然,一如既往,我也意识到有些人认为补丁提交邮件之后,以后或许会有更多邮件回复。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很少见,因为后续测试中的问题往往会创建新邮件,而不是回复原始邮件(而且即便有人真去回复了原始邮件,我们也可以很容易根据提交查找邮件,反过来也可以查到)。”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Syncthing 2.0.8 正式发布,连续文件同步工具
Syncthing是一个免费开源的工具,它能在你的各个网络计算机间同步文件 / 文件夹,它的同步数据是直接从一个系统中直接传输到另一个系统的,并且它是安全且私密的。 Syncthing 2.0.8 现已发布,具体更新内容如下: 修复 fix(sqlite):降低周期性垃圾回收的影响#10374 fix(sqlite):明确设置临时目录位置(修复#10368)#10376 其他 build:仅在 syncthing repo 上触发nightly build#10375 chore(scanner):当使用 hashing blocks 时,始终将值返回到池中#10377 chore(sqlite):当可证明无需执行时,完全跳过database GC#10379 更新说明:https://github.com/syncthing/syncthing/releases/tag/v2.0.8
-
下一篇
谷歌即将推出 “AI 模式” 作为默认搜索体验
谷歌搜索正面临一次重大的变革,“AI 模式” 即将成为默认选项。这一模式基于谷歌现有的 “AI 概述” 功能,与 ChatGPT 等其他生成式 AI 类似,允许用户在初次搜索后与 AI 继续对话。这一转变意味着谷歌将从一个通向网络的信息门户,转变为一个以生成式 AI 为中心的封闭平台。 谷歌产品经理洛根・基尔帕特里克(Logan Kilpatrick)在社交平台 X 上暗示,AI 模式很快将成为新的搜索体验。例如,访问 google.com/ai 现在会自动跳转至 AI 模式,而当用户询问这一模式是否会成为默认设置时,他回应道 “很快会的 :)”。 目前,AI 模式已在包括美国在内的180多个国家推出,但尚未完全取代传统搜索。在最新的更新中,谷歌为 AI 模式增加了新的代理功能,使用户能够直接通过聊天界面预订本地服务或购买活动门票。 与此同时,谷歌的法律团队在一场关于其广告技术部门的诉讼中表示,“开放网络已经处于快速衰退之中”。他们声称,拆分谷歌的广告业务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尤其是广告资金正逐渐从传统的开放网站展示广告转向连接电视、零售媒体以及谷歌所称的 “广受欢迎的发布平台,如 AI...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MySQL数据库在高并发下的优化方案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Dcoker安装(在线仓库),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
- SpringBoot2配置默认Tomcat设置,开启更多高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