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开源 VHP 震动触觉平台,降低触觉设备开发难度
如今大多数可穿戴智能设备和智能手机都能通过内置的震动马达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从而实现简单的信息通知、实体按键的模拟,以及无障碍应用。这些效果的实现都是利用振动触觉执行器来进行,执行器通常又是由小型电动振动马达所构成。
不过,想要设计一个对特定任务有针对性和有效的触觉系统需要对执行器的数量以及它们在设备中的位置进行大量实验,而且大多数实际应用需要独立的贴身设备并要集成到很小的体型中。因此在这两个前提条件下诞生的设备可能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才能实现部件之间的整合,而且往往需要超高水平的专业知识。
为了实现可穿戴设备在触觉反馈方面的大众化,在近日举办的 ACM UIST 2021 会议上,Google 发布了一个用于人体应用的振动触觉平台 VHP(Vibrotactile Haptics Platform)。VHP 主体是一个低功耗的微型电子板,可以驱动多达 12 个具有任意波形的触觉信号独立通道。该 VHP 电子板可以用电池供电,并集成到可穿戴设备、手镯、袖子和手机壳中。
VHP 的主要部件是微控制器和触觉放大器,它将微控制器的数字输出转换为驱动执行器的信号。触觉执行器可以由通过串行、USB 和蓝牙低功耗(BLE)到达的信号控制。电路板上还具备多个传感器,以提供更多的实验灵活性:一个板载数字麦克风、一个模拟麦克风放大器和一个加速度计。固件采用的是一个可移植的 C/C++ 库,该固件还可以在 Arduino 生态系统中使用。
VHP 平台能够实现快速实验和原型设计,可用于开发各种应用的技术,其潜在的特性和应用范围包括:
- 在小型设备上实现丰富的触觉效果;
- 因为 VHP 可以很容易地设置为实时发送和接收触觉信号,所以它可以用来进行实时的触觉实验;
- 通知和警报:可穿戴的 VHP 可以打通不同的设备,提供来自其他设备的触觉通知;
- 感官替代:利用 VHP 增强我们的感官认知,从而开发出无障碍应用;
- 负载感应:从触觉执行器的电流负载中进行感应的能力是 VHP 平台所独有的,它能实现各种功能,如压力感应或自动调整执行器的输出;
由 VHP 所打造的设备允许用户全天佩戴,具有很低的延迟,电池续航最高可达 25 小时。为了促进该平台在可穿戴设备及触觉技术领域的进展,Google 已通过 GitHub 发布了 VHP 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开源神经搜索公司 Jina AI 完成 3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
开源神经搜索公司 Jina AI 宣布完成 3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 据介绍,Jina AI 计划使用这笔融资将团队扩大一倍,并继续深入研发以扩大整个开源神经搜索生态。迄今为止,该公司的融资总额已达到 3900 万美元。 根据 Techcrunch 的报道,Jina AI 的 CEO 兼联合创始人肖涵(与王楠、何冰共同创立 Jina AI)解释称,神经搜索背后的理念是使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超越传统的基于关键词的搜索工具。利用迁移学习和表达学习等相对较新的机器学习技术,该公司的核心 Jina 框架可以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针对特定用例的搜索工具。 他表示,对于图像、音频、视频或其他内容,他们首先使用深度神经网络将数据格式转换为通用表达。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主要是一个数学向量(100 维向量)。之后匹配算法不计算有多少字母匹配,而是计算数学距离,也就是这两个向量之间的向量距离。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基本上可以解决各种数据搜索问题或相关性问题。 肖涵将 Jina 描述为类似于用于搜索的 TensorFlow(TensorFlow是 Google 的开源机器学习框架)。就像 TensorFlow 或...
- 下一篇
CNCF Weekly:OCM 成为新晋 CNCF 沙箱项目,Antrea 1.4.0 版本发布
云原生顶级技术盛会即将上线,主题演讲 + 项目亮点都在这了! 在今年的主题演讲中,将有近 20 位来自 CNCF 与各大厂商的资深云原生技术专家带来精彩的分享,其中既有关于 CNCF 和 Kubernetes 的演讲主题,也有关于金融云原生、多集群管理、安全、云未来等行业前沿领域的技术探索。 重磅来袭!盘点出席 CNCF 旗舰会议的技术大咖(上) 本届大会仍然聚焦以 Kubernetes 为核心的云原生开源技术生态,届时将有上百位来自全球各大云原生开源项目社区、开源基金会、云技术厂商的资深云原生技术专家汇聚一堂。在盛会拉开帷幕之前,不妨让我们来盘点出席本届大会的技术大咖都有哪些! Sailing with Kubernetes Armada:像管理单集群一样轻松管理跨云多集群 随着企业业务的快速发展,多云也逐步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的基础架构,多区域容灾与多活、大规模多集群管理、跨云弹性与迁移等场景推动云原生多云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然而,在实际的生产落地过程中,云原生的多云仍面临不少挑战。 与红帽工程师一起使用 OCM 管理多云集群 为了让开发者、用户在多集群和混合环境下也能像在单个 Kub...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CentOS6,CentOS7官方镜像安装Oracle11G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MongoDB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