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roxmox VE上制作Rocky Linux 8.3 RC1系统镜像模板
文章声明:此文基于木子实操撰写
生产环境:Rocky Linux release 8.3
问题关键字:在Proxmox VE上制作Rocky Linux 8.3 RC1系统镜像模板
前述
在上一篇《在Proxmox VE上安装与配置Rocky Linux 8.3 RC1》博文中木子简单介绍了Rocky Linux 8.3 RC1的安装与配置,这篇我们主要来聊一聊Rocky Linux 8.3 RC1系统镜像模板的制作。
安装QEMU Guest Agent
# 安装qemu agent [root@localhost ~]# dnf install -y qemu-guest-agent [root@localhost ~]# reboot
安装重启后,确保在[概要]中可以看到对应IP信息,如果无法看到对应IP信息,说明QEMU Guest Agent
未启用,需要在[选项]中启用。
系统初始化设置
目前部分公有云厂商都没有进行相关步骤的操作,如Windows的sysprep
等,这样造成所有虚拟机的SID都是相同的,所以对于传统企业上云来说,如果需要使用Active Directory
进行集中账号、权限管理的话,是不太友好的。Linux也是如此,唯一机器ID很重要。
# 更新系统 dnf update # 设置首次登录强制修改密码 chage -d0 root # 删除网卡配置文件 rm -rf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 # 删除SSH私钥,不同系统私钥从严格意思上来说应该不同,所以删除后,重启系统会自动生成全新的私钥 rm -rf /etc/ssh/ssh_host_* # 修改machine-id,machine-id为系统的唯一性ID,每台服务器系统应该唯一,用于解决系统ID冲突,我们需要重置机器ID。先删除现有/etc/machine-id文件,然后在/etc/profile文件最后添加systemd-machine-id-setup命令,开机后会通过systemd-machine-id-setup命令生成全新的machine-id。如果/etc/machine-id文件存在,systemd-machine-id-setup命令就不会再重新创建新的机器ID。 rm -rf /etc/machine-id echo "systemd-machine-id-setup" >> /etc/profile # 清理系统日志 systemctl stop systemd-journald.socket find /var/log -type f -exec rm -rf {} \; # 设置持久化保存日志的目录 mkdir -p /var/log/journal # 清除历史命令 echo /dev/null > ~/.bash_history ; history -c # 关闭系统 systemctl poweroff
写在最后
通过以上的设置Rocky Linux 8.3 RC1系统就封装完成了,这时候只需要在Proxmox VE右击对应虚拟机转换成模板即可。此方法不仅仅适用于Proxmox VE,对于Hyper-v\ESXI\OpenStack\oVirt同样适用,只是Hyper-v与ESXI安装的代理软件包不同而已,如:vm-tools\增强会话等。通过模板的构建,可以极大提高我们部署系统的速度。下篇预告:在Rocky Linux 8.3 RC1 上安装Docker CE。
六平台同步更新:
博客: https://www.oubayun.com
知乎: 欧巴云
简书: 欧巴云
51CTO: 欧巴云
云+社区: 欧巴云
微信公众号: 欧巴云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iOS开发逆向之循环选择指针(上)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理解汇编中全局变量、常量的存储,以及如何将if、while等汇编代码还原成高级代码 全局变量 在这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内存的分区,对这块不是特别清晰的,建议看看iOS-底层原理:内存五大区,下面进行一个简单的汇总说明 代码区:存放代码,可读、可执行 栈区:存放参数、局部变量、临时数据,可读写 堆区:开发人员动态申请,大小可变,可读写 全局变量:可读可写 常量:只读 案例分析 首先作为一个开发者,有一个学习的氛围跟一个交流圈子特别重要,这是一个我的iOS开发交流群:130595548,不管你是小白还是大牛都欢迎入驻 ,让我们一起进步,共同发展!(群内会免费提供一些群主收藏的免费学习书籍资料以及整理好的几百道面试题和答案文档!) 在main.m中定义一个函数和一个全局变量 intg=12;intfunc(inta,intb){printf("haha");intc=a+g;returnc; }intmain(intargc,char*argv[]){ func(1,2); } func函数断点运行,以下是main函数的汇编代码 查看func的汇编代码,分析如下 查看x0是否为“...
- 下一篇
深入解析,快速教会你 SQL 子查询优化!
子查询(Subquery)的优化一直以来都是 SQL 查询优化中的难点之一。关联子查询的基本执行方式类似于 Nested-Loop,但是这种执行方式的效率常常低到难以忍受。当数据量稍大时,必须在优化器中对其进行去关联化(Decoorelation 或 Unnesting),将其改写为类似于 Semi-Join 这样的更高效的算子。 前人已经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方法论,理论上能对任意一个查询进行去关联化。本文结合 SQL Server 以及 HyPer 的几篇经典论文,由浅入深地讲解一下这套去关联化的理论体系。它们二者所用的方法大同小异,基本思想是想通的。 子查询简介 子查询是定义在 SQL 标准中一种语法,它可以出现在 SQL 的几乎任何地方,包括 SELECT, FROM, WHERE 等子句中。 总的来说,子查询可以分为关联子查询(Correlated Subquery)和非关联子查询(Non-correlated Subquery)。后者非关联子查询是个很简单的问题,最简单地,只要先执行它、得到结果集并物化,再执行外层查询即可。下面是一个例子: SELECT c_count, cou...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