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服务提供商提供的云计算和安全服务是组织应对疫情的关键
托管服务提供商(MSP)如何应对冠状病毒疫情?他们的未来路线图如何?IT管理提供商SolarWinds公司日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了一条虽然坎坷但前景乐观的道路。
这项名为“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和响应”的研究调查了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的500个托管服务提供商(MSP)。
五分之三(5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申请了政府财政救济计划,四分之三(74%)的受访者得到了他们需要的帮助。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继续以疫情发生之前的方式开展业务。
疫情的结果是工作模式和客户支持发生了变化,这是可以理解的,许多托管服务提供商(MSP)都在为其服务提供支持。四分之一(24%)的用户允许延迟付款,而有类似数字(23%)的用户可以提供临时折扣。6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预计长期不会对服务进行任何价格调整。
托管服务提供商(MSP)在未来一年会遇到四个主要障碍:确保新客户、办公室和客户现场的社交距离需求;降低IT预算和支出;并适应在家工作的员工和客户。安全服务与云服务一起将是未来增长的关键;超过一半(51%)的用户将分别增加其安全性产品和47%的云计算服务。
接受调查的五分之二的大型托管服务提供商(MSP)还表示,他们预计未来会进行合并或收购以支持扩张。
SolarWinds公司托管服务提供商(MSP)社区副总裁ColinKnox说:“看到绝大多数托管服务提供商(MSP)在不确定性为特征的时期内留住员工确实令人振奋,特别是考虑到托管服务提供商(MSP)在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技术行业和渠道既具有韧性,又具有丰富的资源,这场危机再次强化了托管服务提供商(MSP)为企业带来的价值。
Knox补充说,“没有托管服务提供商(MSP)作为团队的扩展,许多企业将会迷失方向,并且无法支持如此大规模,即时的远程工作,而在这种不断变化的气候中,托管服务提供商(MSP)的知识、专长和技能至关重要。”
关注公众号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达尔文时刻的转型之道 IBM助力企业打造开放安全的混合云平台
【51CTO.com原创稿件】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产生冲击的同时,也加速推动了数字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危机时刻,众多企业都在积极努力地求生存、谋发展,从“新的非常态”过渡到“新常态”。 作为百年老店的IBM,经历过许多危机时刻,并且都能从中找到应对方法,逆市上扬。正如IBM副总裁、大中华区云计算与认知软件事业部总经理缪可延所言,“IBM不是市场上最炫的公司,但是它一直存在,每次当市场上出现大问题的时候,IBM总有影响未来的对策。” IBM副总裁、大中华区云计算与认知软件事业部总经理缪可延 在2020年这个适者生存的达尔文时刻,IBM推出的混合云战略,通过与红帽共同打造的开放安全、贯穿企业AI能力的混合云平台,帮助企业转型成为智慧企业。这是继主机、服务和中间件后,IBM打造的第四平台。 混合云转型 OpenShift为底座 在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时代,IBM提出“电子商务随需应变(e-business on demand)”,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商业领域和企业信息化建设;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IBM提出“智慧地球”,带领企业进入到互联、物联、智能的世界,也是今天“智慧城市”、“智慧大脑...
-
下一篇
预计2022年突破万亿元 大数据产业增长迅猛
近日,由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赛迪顾问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受到宏观政策环境、技术进步和升级、数字应用普及渗透等利好因素影响,2019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5397亿元,同比增长23.1%。该报告还预计,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整体规模将达到6670.2亿元,到2022年将突破万亿元。 有专家指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数据有了新的历史使命,数字资源的资产性质和生产要素角色日益凸显,应加快构建系统化数据治理体系,从而避免数据治理的碎片化。 现状 大数据产业增长迅速阶梯分布特征明显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各行各业带来了一定影响。但在战“疫”过程中,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激发了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同时,2020年也是我国顶层设计发力新基建、提速数字基建建设的一年。在此背景下,乘新基建之东风,大数据产业加速发展,迎来新机遇、新发展。 由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赛迪顾问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受到宏观政策环境、技术进步和升级、数字应用普及渗透等利好因素影响...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