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详情

Javascript基础之-强制类型转换(三)

日期:2019-01-11点击:509

这一节,应该算是强制类型转换的最后一个小节了,这一部分呢,主要会讲比较操作中遇到的强制类型转换。

抽象相等== 和严格相等 ===。

简单且粗略的来说,抽象相等和严格相等的区别就是抽象相等在比较的时候,如果比较的两个数类型不同,会先进行类型转换再比较,而严格类型呢,比较简单粗暴一些,直接返回false。

当然啦,你也可以这么理解,抽象比较的时候,允许类型转换,而严格相等则不允许,所以看如下例子:

console.log('1111' == 1111) // true console.log('1111' === 1111) // false 

这个例子很容易理解,那么本例中,抽象相等中究竟是从字符串转换为数字呢,还是相反?

规范是这么说的:

如果相比较的两个操作数,其中一个是数字类型,另一个是字符串类型的话,那么字符串将会转换为数字,再进行比较,就相等于:

console.log(Number('1111') == 1111); 

那么如果是布尔值呢?比如说

console.log("42" == true); // false console.log(12 == true); // false console.log(-1 == true); // false 

哇哦,都是false呀,是不是和一开始的认知不太一样呢?尤其是对于有其他语言基础的童鞋们。

这一方面ecma规范也有说了:

如果操作数中,有布尔类型的,那么他将会转为数字类型,再进行比较。

大家请看着个例子,应该不用多说了吧,上面说过了,严格相等的话,如果类型不一样,直接返回false,毕竟人家是严格相等,很严格的。

console.log(false === 0); // false console.log(false == 0); // true 

那么如果null和undefined比较呢?

console.log(null == null); // true console.log(undefined == null); // true console.log(undefined == undefined) // true 

第一个和第三个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第二个可能比较疑惑,为甚呢?

因为规范上有说,如果比较的两种,一个是undefined另一种是null,则返回true,但是这个也只是对应于抽象相等,严格相等时不可能相等的。因为类型不一样。

至于上面那个呢,我还应该多说一句,除了undefined和null比较或者是他们同类型的比较是true,和其他任何类型的值比较都是false,有一些看起来像true的,结果都是false,要注意一下。

console.log(null == false); // false console.log(undefined == 0); // false console.log(undefined == "") // false 

接下来这个比较重要了,就是对象和非对象的比较。

先看规范定义吧:

对于两个操作数,如果其中一个是字符串或数字,另一个是对象的话,那么对象会转为原始值,然后再进行比较。

那么怎么获取原始值呢?

其实其他小节也都讲过,这里在复述一下,简单来说,就是先调用对象的valueOf()函数,如果它不存在,或者不会转为基本类型值,就调用toString()函数,如果toString()不存在或者返回的是非字符串的值,将会直接报错。

看起来有一点枯燥吧,那么看例子。

console.log([2].valueOf()); // [2] console.log([2].toString()); // "2" console.log([2].toString() == 2); // true 

数组[2]呢,可以看到,他的valueOf返回的是一个数组,那么他就会用toString(),转为字符串“2”,字符串2和数字2比较呢,根据上面讲的,字符串2会变为数字2,相等,返回true。

在看一个例子

var obj = { valueOf() { return 3; } } console.log(obj == 3); // true var obj1 = Object.create(null); console.log(obj1 == 3); // Uncaught TypeError: Cannot convert object to primitive value 

这个呢,就是对象先调用valueOf()得到基本类型值3,然后再进行比较得到true,第二个呢,得到了一个纯净的对象(没有prototype),然后获取不到valueOf()和toString(),直接报错了。

那其他的情况呢

console.log(NaN == NaN); // false console.log(NaN === NaN); // false console.log(+0 == -0); // true console.log(+0 === -0); // true console.log({} == {}); // false console.log({} === {}); // false var obj1 = obj = {}; console.log(obj == obj1); // true console.log(obj === obj1); // true 

这个分析一下,规范中:

NaN不等于自身,+0和-0是相等的,对象是否相等是根据是否引用同一对象。

对象相等的已经介绍完了,那么判断不相等的呢?比如说(!=)和(!==)他们的区别呢

实际上,他们的语法判断规则和相等的规则一样,只不过最后多了一个置反的一个步骤。也就是!(a == b)或者是!(a === b),我感觉应该很容易理解,就不举例了。

那么最后就要讲关系操作符了,也就是大于小于这些的。

那么我们先讲两个操作符中,有至少是一个数字的情况。请看下面的例子

console.log(1 < 2); // true console.log("0b1" < 2); // true var obj = { valueOf() { return 1; } } console.log(obj < 2); // true console.log(1 < Infinity); // true console.log(-Infinity < 1); // true console.log(NaN > 1); // false console.log(NaN < 1); // false 

上面这几个例子,几乎涵盖了规范中至少有一个操作数是数字的比较的情况。

首先,也是如果有对象的话,会把对象转为基本类型值,在进行比较。

并且如果另一个操作数是字符串的话,会把字符串转成数字。

还有就是数字一直小于正无穷,大于负无穷。

NaN无论怎么判断都是false。

那么如果是字符串之间的比较呢,也就是俩操作数都是字符串的情况。

console.log("1003" > "2"); // false
1
嗯,很简单是吧,如果俩都是字符串的话,实际上会按照字母顺序去比,这样去排出哪个值。

那么是怎么按照字母顺序比的呢,字母顺序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取得的呢?请看例子:

console.log("aaa" > "aa"); // true console.log("1003" > "2"); // false console.log("a" > "b"); // false console.log('&' < "a"); // true console.log("A" < "a"); // true console.log("a".charCodeAt()); // 97 console.log("b".charCodeAt()); // 98 console.log("&".charCodeAt()); // 38 console.log("A".charCodeAt()); // 65 

这个例子,应该就很容易理解了,实际上取的是字符串的charCodeAt(),实际上你依然可以理解为转换成数字去比了,只不过字符串的比和含有数字的比是不一样的,数字的比意味着他们整体数字的值的大小去比,而字符串是比从一开始的前缀挨个比每个字母的大小。

是不是依然比较好理解,那么在来一个例子。

var a = [ 42 ]; var b = "043"; console.log(a < b); // false console.log(Number(a) < Number(b)); // true 

这个结合上面那个规则,自己分析下。

最后的最后,我们看一个你可能略感疑惑的例子:

var a = { b: 42 }; var b = { b: 43 }; console.log(a < b); // false console.log(a == b); // false console.log(a > b); // false console.log(a <= b); // true console.log(a >= b); // true 

这个例子,确实不太付合常识呀,但是呢,这确实是存在的,我给解释一下。

首先呢,a < b和a > b,由于他们俩都是对象,所以转换为基本类型值后为字符串“[object Object]”,所以返回false,而a == b呢,则是因为他俩并不是同一个对象的不同的引用,所以返回false。

最后俩呢,实际上大于等于或者小于等于可以理解为大于或者小于的值的反值,也就是: !(a <= b),所以前面为false,反一下为true

好啦,三个小章基本把强制类型转换整个梳理了一遍,因为这一块的细节太多,所以说呢,我反倒是建议读到我这里的小伙伴,先把大体规则了解以后,特别细节的规则,用到的时候看看我的小散文,或者直接去看ecma262标准文档也行,但是呢,强调一点就是,假如真的要用之前,还是建议自己吧代码跑一下,这样我的感触就是要比只看效果好太多。

总之感谢大家收看我的小散文。

参考书籍《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中卷》

参考文档:ECMAScript 5.1(ECMA-262)

https://www.ecma-international.org/ecma-262/5.1/

本文转载自http://www.lht.ren/article/7/

原文链接:https://yq.aliyun.com/articles/686386
关注公众号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扫描即可查看该文章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