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赋值语句
python中的语句:
- 赋值语句
- if语句,当条件成立时运行语句块。经常与else, elif(相当于else if)配合使用。
- for语句,遍列列表、字符串、字典、集合等迭代器,依次处理迭代器中的每个元素。
- while语句,当条件为真时,循环运行语句块。
- try语句。与except, finally, else配合使用处理在程序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 class语句。用于定义类型。
- def语句。用于定义函数和类型的方法。
- pass语句。表示此行为空,不运行任何操作。
- assert语句。用于程序调适阶段时测试运行条件是否满足。
- with语句。Python2.6以后定义的语法,在一个场景中运行语句块。比如,运行语句块前加锁,然后在语句块运行退出后释放锁。
- yield语句。在迭代器函数内使用,用于返回一个元素。
- raise语句。抛出一个异常。
- import语句。导入一个模块或包。常用写法:from module import name, import module as name, from module import name as anothername
特别说明,以上划分也不是很严格,有的内容,有的朋友不认为属于语句。这没关系,反正就是那个东西,在编程中使用。不纠结于名词归类上。总之这些都是要掌握的,才能顺利编程呢。
赋值语句
实例:
>>> hiekay = 1
>>> python = 2
>>> x, y = hiekay, python #相当于x=hiekay,y=python
>>> x
1
>>> y
2
>>> x, y #输出的是tuple
(1, 2)
>>> [x, y] #这就是一个list
[1, 2]
>>> [a, b] = [hiekay, python]
>>> a
1
>>> b
2
>>> a, b
(1, 2)
>>> [a, b]
[1, 2]
换一种方式,以上两种赋值方法交叉组合一下:
>>> [c, d] = hiekay, python
>>> c
1
>>> d
2
>>> c, d
(1, 2)
>>> f, g = [hiekay, python]
>>> f
1
>>> g
2
>>> f, g
(1, 2)
居然也行。其实,赋值,就是对应着将左边的变量和右边的对象关联起来。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a=3,b=4,想把这两个变量的值调换一下,也就是a=4,b=3。在有的高级语言中,是要先引入另外一个变量c做为中间变量:
a = 3
b = 4
c = a #即c=3
a = b #a=4
b = c #b=3
python 更牛逼,不需要中间变量:
>>> hiekay = 100
>>> python = 200
>>> hiekay, python = python, hiekay
>>> hiekay
200
>>> python
100
神奇吧。
序列赋值
其实上面实验的赋值,本质上就是序列赋值。如果左边的变量是序列,右边的对象也是序列,两者将一一对应地进行赋值。
>>> [a, b, c] = (1, 2, 3) #左右序列一一对应,左边是变量,右边是对象
>>> a
1
>>> b
2
>>> c
3
>>> (a,b,c) = [1,2,3]
>>> a
1
>>> b
2
>>> c
3
>>> [a,b,c] = "kay" #不要忘记了,str也是序列类型的数据
>>> a
'k'
>>> b
'a'
>>> c
'y'
>>> (a,b,c) = "kay"
>>> a,c
('k', 'y')
>>> a,b,c = 'kay' #与前面等价
>>> a,b
('k', 'a')
>>> a,b = 'kay' #报错了,因为左边和右边不是一一对应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ValueError: too many values to unpack
>>> (a,b),c = "hi","kay" #注意观察,这样的像是是如何对应的
>>> a,b,c
('h', 'i', 'kay')
>>> string = "hiekay"
>>> a,b,c = string[0],string[1],string[2] #取切片也一样
>>> a,b,c
('h', 'i', 'e')
>>> (a,b),c = string[:2],string[2:]
>>> a,b,c
('h', 'i', 'ekay')
总结: 变量与值 一一对应 .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jvm系列(一):java类的加载机制
1、什么是类的加载 类的加载指的是将类的.class文件中的二进制数据读入到内存中,将其放在运行时数据区的方法区内,然后在堆区创建一个java.lang.Class对象,用来封装类在方法区内的数据结构。类的加载的最终产品是位于堆区中的Class对象,Class对象封装了类在方法区内的数据结构,并且向Java程序员提供了访问方法区内的数据结构的接口。 类加载器并不需要等到某个类被“首次主动使用”时再加载它,JVM规范允许类加载器在预料某个类将要被使用时就预先加载它,如果在预先加载的过程中遇到了.class文件缺失或存在错误,类加载器必须在程序首次主动使用该类时才报告错误(LinkageError错误)如果这个类一直没有被程序主动使用,那么类加载器就不会报告错误 加载.class文件的方式 从本地系统中直接加载 通过网络下载.class文件 从zip,jar等归档文件中加载.class文件 从专有数据库中提取.class文件 将Java源文件动态编译为.class文件 2、类的生命周期 其中类加载的过程包括了加载、验证、准备、解析、初始化五个阶段。在这五个阶段中,加载、验证、准备和初始化这...
-
下一篇
React中setState修改深层对象
在React中经常会使用到setState,因为在react生态中,state就是一切.在开发过程中,时长会在state中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数据结构,类似下面这样的: state = { list: { objA: { name: 'A', age: 20 }, objB: { name: 'B', age: 25 }, objC: { show: false }, objD: 'D' } } 这时需要我们修改list中objA中的name属性和objD的属性,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一般会使用什么办法解决呢?其实有三种解决方案: 方案一(作用于对象中的深层级和第一层级): this.setState({ list: { ...this.state.list, objA: { ...this.state.list.objA, name: 'A1' } } }) 方案二(作用对象中的第一层级): let data = Object.assign({}, this.state.list, {objD: 'D1'}) this.setState({ list: data }) 方案三(作用于对象中...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