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1.45 先做个普及,到底什么是虹膜识别

日期:2017-09-03点击:565

1.45 先做个普及,到底什么是虹膜识别

简单来说,人的眼睛结构由巩膜、虹膜、瞳孔三部分构成。虹膜是位于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部分,是眼球中瞳孔周围的深色部分,其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冠状、条纹等等细节特征。

而平时我们常见的近视眼、白内障、红眼病对虹膜也完全不会造成破坏,这些特征决定了虹膜特征以及身份识别的唯一性。

虹膜识别技术则是人体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被广泛认为是 21 世纪最具有发展前途的生物认证技术,可用于未来的安防、国防、电子商务等多种领域的应用。基于虹膜扫描的身份识别理论最早始于 1930 年代,直到 1990 年代才开始商业化应用,虹膜识别算法程序的开发者是一位名叫JohnDaugman的美国数学家,他被业内称作是虹膜识别算法理论的开创者。

虽然虹膜识别这项技术并不稀奇,但大多数人对虹膜识别的第一印象仍然停留在好莱坞大片中,事实上虹膜识别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今年 5 月在日本运营商 NTTDoCoMo 举办的新机发布会上,富士通便推出了搭载虹膜识别技术的新款机型 ArrowsNXF-04G,这也是全球首款量产的具备虹膜识别技术的智能手机。

国内厂商中,中兴天机 3 和 VivoX5Pro,也都配备了眼纹识别技术,但注意眼纹识别与虹膜识别有着巨大的差异,无论是安全等级和识别率都比虹膜识别低,不过 Vivo 和中兴在产品上配备眼纹识别,也意味着手机厂商开始尝试指纹、人脸识别之外的生物识别方式。除去手机厂商,也不乏一些科技巨头的力推,比如:今年 3 月微软便宣布 Windows10 将引入生物识别认证,就包括用虹膜识别代替密码;谷歌到目前为止已经申请了多项利用隐形眼镜进行虹膜识别的专利,意欲利用隐形眼镜探测虹膜反射光线,生成一个“虹膜指纹”,之后将“虹膜指纹”与存储的样本比对,以此判定是不是同一个人;

英特尔主导成立了全球首个虹膜支付联盟,联想和民生银行均已加入……

各大公司几乎都在将虹膜识别技术作为重要的技术储备,最主要的原因无非是看中了虹膜识别蕴含的巨大市场潜力。美国智库 AcuityMarketIntelligence 发表的《生物识别的未来 TheFutureofBiometrics》报告显示,虹膜识别技术将在未来 10~15 年快速普及,并且占全球生物特征识别市场份额的 16%,虹膜识别产品的总产值将达到 35 亿美元。

原文链接:https://yq.aliyun.com/articles/214369
关注公众号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扫描即可查看该文章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