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持续集成?该怎么做?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互联网软件的开发和发布,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准流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持续集成(Continuous integration,简称 CI)。
本文简要介绍持续集成的概念和做法。
一、概念
持续集成指的是,频繁地(一天多次)将代码集成到主干。
它的好处主要有两个。
- 快速发现错误。每完成一点更新,就集成到主干,可以快速发现错误,定位错误也比较容易。
- 防止分支大幅偏离主干。如果不是经常集成,主干又在不断更新,会导致以后集成的难度变大,甚至难以集成。
持续集成的目的,就是让产品可以快速迭代,同时还能保持高质量。它的核心措施是,代码集成到主干之前,必须通过自动化测试。只要有一个测试用例失败,就不能集成。
Martin Fowler 说过,”持续集成并不能消除 Bug,而是让它们非常容易发现和改正。”
与持续集成相关的,还有两个概念,分别是持续交付和持续部署。
二、持续交付
持续交付(Continuous delivery)指的是,频繁地将软件的新版本,交付给质量团队或者用户,以供评审。如果评审通过,代码就进入生产阶段。
持续交付可以看作持续集成的下一步。它强调的是,不管怎么更新,软件是随时随地可以交付的。
三、持续部署
持续部署(continuous deployment)是持续交付的下一步,指的是代码通过评审以后,自动部署到生产环境。
持续部署的目标是,代码在任何时刻都是可部署的,可以进入生产阶段。
持续部署的前提是能自动化完成测试、构建、部署等步骤。它与持续交付的区别,可以参考下图。
(图片来源)
四、流程
根据持续集成的设计,代码从提交到生产,整个过程有以下几步。
4. 1 提交
流程的***步,是开发者向代码仓库提交代码。所有后面的步骤都始于本地代码的一次提交(commit)。
4. 2 测试(***轮)
代码仓库对 commit 操作配置了钩子(hook),只要提交代码或者合并进主干,就会跑自动化测试。
测试有好几种。
- 单元测试:针对函数或模块的测试
- 集成测试:针对整体产品的某个功能的测试,又称功能测试
- 端对端测试:从用户界面直达数据库的全链路测试
***轮至少要跑单元测试。
4. 3 构建
通过***轮测试,代码就可以合并进主干,就算可以交付了。
交付后,就先进行构建(build),再进入第二轮测试。所谓构建,指的是将源码转换为可以运行的实际代码,比如安装依赖,配置各种资源(样式表、JS 脚本、图片)等等。
常用的构建工具如下。
- Jenkins
- Travis
- Codeship
- Strider
Jenkins 和 Strider 是开源软件,Travis 和 Codeship 对于开源项目可以免费使用。它们都会将构建和测试,在一次运行中执行完成。
4. 4 测试(第二轮)
构建完成,就要进行第二轮测试。如果***轮已经涵盖了所有测试内容,第二轮可以省略,当然,这时构建步骤也要移到***轮测试前面。
第二轮是全面测试,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都会跑,有条件的话,也要做端对端测试。所有测试以自动化为主,少数无法自动化的测试用例,就要人工跑。
需要强调的是,新版本的每一个更新点都必须测试到。如果测试的覆盖率不高,进入后面的部署阶段后,很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4. 5 部署
通过了第二轮测试,当前代码就是一个可以直接部署的版本(artifact)。将这个版本的所有文件打包( tar filename.tar * )存档,发到生产服务器。
生产服务器将打包文件,解包成本地的一个目录,再将运行路径的符号链接(symlink)指向这个目录,然后重新启动应用。这方面的部署工具有 Ansible,Chef,Puppet等。
4. 6 回滚
一旦当前版本发生问题,就要回滚到上一个版本的构建结果。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修改一下符号链接,指向上一个版本的目录。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2018年eSIM卡会走到哪一步?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eSIM卡早在2011年就被提及,技术发展没问题,也是一个比较正确的发展趋势。 但走过3G、跨过4G,5G也要来了,eSIM技术始终没有推动起来。这个几乎是革运营商命的技术,2018年会走到哪一步呢?答案或许仍是:道阻且长。 何谓eSIM卡? 先说传统的SIM卡,也称为用户身份识别卡、智能卡,集成到手机或电子产品的芯片上,经过动态写入数据的方法完成传统SIM卡的功用。SIM卡一方面是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另一方面是对运营商网络进行识别,同时还有存储电话号码等一些信息。由于每张卡只属于一家运营商,因此并不能复制使用。 所谓eSIM卡,就是虚拟SIM卡。 它是将传统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设备中,用户无需插入物理SIM卡。 这样用户可以更加灵活的选择运营商套餐,或者在无需解锁设备、购买新设备的前提下随时更换运营商。 SIM卡从大到小 再到虚拟状态存在是趋势 苹果手机推动了SIM卡从大到小的发展:SIM大卡、microSIM卡(小卡)、nano SIM卡(微型卡)。如今的eSIM卡也是...
- 下一篇
分析师:开源更有可能解决电信行业的问题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一位电信业资深顾问曾表示,以5G标准的推进过程来看,传统的标准制定流程仍旧是行业落后生产力的代表,其缓慢的推进速度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并未起到任何正向作用。 CIMI公司总裁Tom Nolle认为,开源代码流程比传统流程更能解决问题,他表示:“5G的标准化过程以及SDN和NFV已经走过的应用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业界不得不找出新的方式来应对新技术,与标准化工作相比,开源的方式更具优势。” 由于美国和欧洲的反垄断法,开发电信规范需要一个公开的基于共识的流程,但是在标准组织中,这些流程长期以来一直被厂商主导,他们对近期产品和利润可以对标准化进程加以阻挠。在过去几十年中,有无数的例子表明标准组织因厂商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陷入困境,如IMS、AIN甚至ISDN。 Tom Nolle表示:“开源的优势在于,厂商对于采用开源软件并不是很感兴趣,因为从开源软件中厂商并不能直接获取利益。因此,开源领域的发展往往不会像标准组织一样容易受到厂商的阻碍,代码开源不断向前发展的推动因素之一就是减少厂商的阻碍。” Tom Nolle认为,开源程序的发...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