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光子对光通信新机遇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2016年11月13日,苏州工业园区光电通信产业联盟协会假苏州太湖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国际硅基光电子学对光通信产业的新机遇”主题研讨会。会议得到了苏州光电通信产业联盟协会企业的大力支持,近百位来自会员企业以及苏州工业园区各界的听众济济一堂并积极参与了讨论。苏州光电通信联盟协会刘群理事长主持了会议。
硅光子技术是最近光通信领域的热点话题。围绕硅光子技术,今年以来国内外的活动已经有多场。苏州光电通信产业联盟没有简单地重复对硅光子技术本身的讨论,而是敏锐地将硅光子对光通信产业的影响作为这次活动的主题。硅光子专家,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甘甫烷博士作为特邀嘉宾围绕硅光子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做了全面性的介绍。苏州光电通信产业联盟协会的会员企业旭创公司郑俊守博士,天孚公司杨永汉副总经理各自就硅光子对光模块影响,以及光器件封装的演进做了精彩演讲。
以天孚,旭创为龙头,苏州工业园区光电通信产业联盟协会吸引了东捷,科纳,盛科,乾创电子等众多光电通信领域知名企业,最近又有MTP/MPO厂商山河宇通,非接触多芯连接器开创者苏州莱塔思,光器件封装用金属加工和材料商志烽密姆和玻璃毛细管企业瑚北光电子加入。苏州拥有世界***的企业经营环境,吸引了大量海归博士和国内各地的能人来苏州发展,本次研讨会的承办单位就包括了苏州博士联谊会。近年来,苏州光通信产业的产业链越发完整,从材料,到组件,模块,加工设备,连接器,线缆再到网络层面的软件,芯片都慢慢全了。用天孚邹总的话说,这个产业链是苏州光通信发展的重要吸引力。
硅光子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对于光通信工业意味着什么?中国的光通信工业该如何应对这一技术趋势?太湖之滨的这次研讨会讨论的不仅是硅光子技术,也是中国光通信工业的未来。在苏州科纳刘燕明博士的主持下,旭创的丁总,盛科的郑总,天孚的张总和甘博士一起就各自企业对硅光子的看法发表意见。刘博士给出的题目是各家公司准备如何应对硅光子技术的发展。刘燕明博士在论坛开始之前告诉编辑,他1980年代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论文做的就是硅光子的选题。现在硅光子这么热,他说这可是写论文时当年一点都没有想到的。不过,这也充分反映了光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结合各位老总的意见,刘博士说,硅光子已经是一个趋势,但是这不意味着每家企业都要参与进去。正视这项技术带来的变化,积极做好准备,同样是很好的态度。
新会员企业莱塔思的简斌博士在这次研讨会上因为他们独特的非接触并行连接器技术成了明星。莱塔思的技术和产品与硅光子无关,但是其实也是硅光子发展促进了对莱塔思的技术和产品的需求。在这次研讨会上,作为新会员代表,简斌博士就他们的48芯多模非接触光纤连接器与MPO,MXC等技术的对比及自身的发展前景做了精彩分享。这也因应了刘燕明博士的观点。在硅光子的大趋势面前,光通信企业参与的方式其实可以很多。
太湖美,硅光子热,四面八方的人才聚集到姑苏古城,苏州光通信产业的发展前景光明。古有孙武穹窿山著兵法,今有光通信联盟协会太湖边话硅光。苏州人杰地灵,机遇***。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受物联网和大数据推动 2020年92%数据将在云端处理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2016年11月14日报道,据外媒消息称,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展望报告称,到2020年时,92%的工作量将由云数据中心处理,只有8%的工作量由传统数据中心处理。 思科称,到2020年时,云数据流量很可能将增长2.7倍,从2015年的每年3.9 ZB增长到2020年的每年14.1 ZB。大数据与其关联的物联网将是推动这一增长的主要力量。 到2020年时,数据库、分析以及物联网工作量将占据总商业工作量的22%,这一占比在2015年为20%。届时,物联网生成的总数据量将达到每年600 ZB,是终端用户或设备在数据中心生成数据量预期(2.2 ZB)的275倍,是传统数据中心生成总数据流量(15.3 ZB)的39倍。 调查发现,公有云的增长要快于私有云。到2020年时,68%的云工作量将在公有云数据中心处理,高于去年的49%;32%的云工作量将在私有云数据中心处理,低于去年的51%。 思科预计,尽管软件即服务(SaaS)将持续快速增长,但是市场对于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的兴趣将会下降。到2020年时,软件即服务工作量在云工...
- 下一篇
悬而未决的5G频谱:中国政府真能沉住气
【大咖・来了 第7期】10月24日晚8点观看《智能导购对话机器人实践》 18年前,刚刚起步的中国移动通信产业,成功的利用了欧洲与美国之间在3G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嫌隙,把尚在襁褓之中的TD-SCDMA推成了与WCDMA/cdma2000同样的国际标准。 不得不说,这是个非常高明的举措。因为当时中国的移动通信产业虽然前景很大,但力量却很弱小,单纯依靠信产部或者是华为、中兴、大唐电信这样的企业,在3GPP里面拿到话语权是很难的。所以,当时有个说法,中国代表去开会就是做三件事,开会Silence,见面Smile,回去Sleep。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把TD-SCDMA成功的推成了国际标准,把TDD技术成功的推向了全球,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全球地位。如果再给欧美同行们一个机会,估计他们不会再给TD-SCDMA投赞成票了,本来是个打酱油的,结果成为了自己的掘墓人。 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现在又有这么一个机会摆在了我国面前,那就是5G。 5G到底应该怎么搞,欧洲与美国两大阵营又出现了分歧。 美国希望重点能够在毫米波方面有所突破,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其在芯片、器件、软件平台等方面的实力,用强大...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