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的发展,显然不应以限制WiFi的速度为代价
在今天这篇内容里,我们并不是来谈目前尚且遥远的WiFi7,而是要聊聊更现实的WiFi6E以及最近关于它的一则趣闻。
首先,WiFi6E是什么?顾名思义,它是基于WiFi6的一个“增强版(Enhanced)”标准。只不过,与国内市场各种厂商自定义的“WiFi6+”或“WiFi6增强版”不同,WiFi6E属于被WiFi联盟正式承认的行业标准,同时也可以视为WiFi6与WiFi7之间的一个过渡形态。
为什么WiFi联盟要搞一个WiFi6E出来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从WiFi4到WiFi6),WiFi标准的“提速”靠的一直都是两个办法。一是堆天线数量,天线并发越多、总带宽自然越大;其二则是改善信号编码和传输的方式,通过更宽的调制方式、更大的信号频宽,来实现在同一根天线、同样的时间里传输更多的数据。
简单来说,第一种办法就好比改造马路、增加车道数量。而第二种方式,则是将每个车道本身的宽度拓宽、同时提高道路的限速。
很显然,这样改着改着问题就出现了。当单车道的宽度太大(传输频宽太宽)、车道数量又太多(天线并发数量太大)时,用来修马路的地本身就会不够用了(无线资源不够了)。
所以WiFi6E的解决办法就很简单粗暴,其在WiFi6原本2.4GHz、5.2GHz、5.8GHz频段的基础上,再多加了一个6GHz-7GHz的超大频段。由于这个频段以往并没有什么人用、无线资源非常充裕,所以WiFi6E设备就可以继续放开了手脚使用更大的传输频宽、用更多的天线堆并发,从而显著提升连接速度。
但是问题就来了,6GHz频段真的没什么人用吗?
2020年,当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下文简称为FCC)决定开放6GHz-7GHz频段给WiFi 6E技术使用时,该委员会的专家起初可能的确是这么认为的。毕竟这个频段既没有什么无线电呼叫设备会用到,也并不与主流的5G手机工作频段(6GHz以下或者24GHz以上)相冲突,看起来的确是非常的“空旷安全”。
然而这个决定一经发布,FCC几乎很快就迎来了来自运营商的强烈反对,最后双方甚至不惜闹到了对簿公堂的地步。
给消费者使用的5G频段,确实是不包括6GHz的
还记得前文中所说的吗?没错,6GHz-7GHz这个无线频段以前的确没什么人用,而且也的确完全不会与5G手机的工作频率冲突。但问题就在于,正是因为这个“空白频段”实在是太干净、资源太富余,所以不光WiFi联盟想要用它来提升下一代WiFi技术的性能,电信运营商们也盯上了这块“肥肉”。
只不过,电信运营商并不是要把6GHz-7GHz频段开放给消费者使用。他们的想法是利用这个超宽、干扰超低的无线频段,来做基站之间的无线远程通信用途。
这是什么概念呢?打个比方,城市里的5G基站之间可能是直接使用光纤网络相互连接,毕竟这种方式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还没什么信号损耗。但如果想要在荒郊野外、或大山深处设置5G基站,从城市里拉光纤拉过去的成本和施工难度,显然可能就会爆炸式增长。
正因如此,电信运营商方面想到可以让基站之间使用6GHz-7GHz的专用超宽频无线线路进行互联。这样一来,一方面这些线路不会与与消费者的5G信号重叠、不会发生干扰;另一方面,大功率的6GHz无线传输技术,现在能够实现5G信号在长达几十公里距离的传送,这样就能大幅降低偏远地区基站铺设的成本和技术难度。
由于乍看之下这个想法似乎很好,于是电信运营商随后就开始阻碍FCC将这一频段批准给消费者使用,并发起了呼吁FCC将6GHz-7GHz频段划出一大块来给电信运营商“专用”的运动。
然而在持续了长达一年多的扯皮后,FCC最终赢得了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诉讼。而他们获胜的理由其实非常简单,首先WiFi6E属于室内低功耗无线标准,与电信运营商使用的室外高功耗传输本就并不冲突,两者完全是可以共存的,没有必要为了实现其中一个、而禁止另外一个。
其次,FCC的专家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电信运营商之所以想要独占这一频段,不只是因为他们希望建设5G远距离传输网络,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其他无线标准在同样的频段上运行,那么电信运营商在铺设相关设备时就不需要考虑使用频率自动规避之类的技术和设备,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说白了,WiFi6E并不会导致电信运营商不能使用相同的频段来传输5G信号,但确实会增加一部分5G网络的建设成本,可电信运营商仅仅只是为了想要省掉这部分钱,就阻挠消费者用上更快的WiFi技术。换而言之,他们想要把本该由自己承担的网络建设成本,提前“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很显然,这件事情一旦说破,谁都能看出电信运营商肯定会败诉,WiFi6E的铺开将变得不可避免。但问题就在于,既然明眼人都能想到最后必定是这么一个结果,为什么一大批电信运营商还要不惜与FCC撕破脸皮、打这个必输的官司呢?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Fedora 36 将更改其默认字体
Fedora 属于是 Linux 发行版的先锋了,什么新技术都会试一下。不过也不仅是技术,Fedora 在外观的改变也非常大胆。明年春季的 Fedora 36 就打算更改其默认字体。 目前,Fedora 依赖于用于欧洲和其他语言脚本的 DejaVu 字体,不过这个字体不包含好几种语言,导致显示异常。Fedora 36 的计划是通过使用新的字体 Noto Fonts 来覆盖所有语言(或尽可能多的语言)。 全面使用 Noto 字体将使 Fedora 的桌面和应用程序中的文本呈现更加一致。去掉默认的 DejaVu 字体将在安装程序上节省大约 6MB 空间。有关 Noto 字体的 Fedora 36 计划的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 Fedora Wiki。
- 下一篇
开源中国联合百度,获信通院研发效能度量平台「产业推广级」标准评估
12月24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隆重发布了《研发运营一体化(DevOps)通用效能度量模型-系统平台和工具》首批试评估结果。百度与开源中国联合研发的效能度量平台 iReport 顺利通过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信通院”)开展的《研发运营一体化(DevOps)通用效能度量模型-系统平台和工具》平台产业推广级评估。 iReport 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达到产业推广级评估标准的平台,iReport 融合了开源中国与百度两家知名企业的多年研发经验,通过联合研发和深度合作,已经形成了业内领先的研发效能度量体系,研发效能度量模型系统已经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什么是 iReport iReport 结合了两家企业多年的优秀软件研发工程实践和工程效能改进方法论,也是这次评测中唯一一个覆盖全部五个度量场景(敏捷开发场景、持续交付场景、技术运营场景、成本管理场景和组织与人员场景)的平台。 iReport 提供了研发数字化全面度量,通过团队全景仪表盘、研发透视仪表盘、效能洞察仪表盘,协助业务方进行管理透视及效能洞察,助力研发效能提升。 基于 iReport 的效能度量平台 Gitee Insi...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关闭SELinux安全模块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Linux系统CentOS6、CentOS7手动修改IP地址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CentOS7编译安装Cmake3.16.3,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Eclipse初始化配置,告别卡顿、闪退、编译时间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