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疯狂造富的背后,“泡沫”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云栖号资讯:【点击查看更多行业资讯】
在这里您可以找到不同行业的第一手的上云资讯,还在等什么,快来!
2019年英特尔发布财报后,其股价一度暴跌逾8%。当时有分析师预测,英特尔虽然在2018年表现不佳,但以边缘计算为切口积极加入AI战局,或许会成为未来提振股价的爆发点,仅仅时隔一年,这个预言就成真了,随着最新年报出炉,直接使英特尔股价达到近二十年的最高点,这是今年各大科技股狂欢式上涨的一个侧面写照。
我国科技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颇为亮眼,7月9日,阿里巴巴股价一度涨幅10%报262港元,使得阿里成为我国第一家市值超过7000亿美元的公司;美团股价同样大涨,市值突破千亿美金。
全球科技股大涨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今年第一季度各个资本市场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中国企业有11家,到了六月末这个数字增加到14家。千亿美元俱乐部的新贵全部来自互联网行业,美团、京东与拼多多,在最近一年最高涨幅分别高达226.6%、148.5%和414.6%。股价变化反映了投资者看好科技公司的未来。
这不仅仅是资本的狂欢,近日蚂蚁集团官宣上市计划,按当下蚂蚁的估值和员工持股的比例来估算,这次IPO大概会有五千亿人民币的市值归员工所有,这意味着,阿里及蚂蚁员工可能将诞生5000个千万富翁,500个亿万富翁。很多人把蚂蚁的上市比喻成为”程序员的翻身仗“。
这样的狂欢景像,不禁让笔者想起20年前的网络泡沫破裂时刻,寒冬离我们是否遥远?
梦回2000
如果我们把时间轴拉回到2000年,当时美国纳斯达克指数达到了历史最高的5048点。世界为互联网科技革命疯狂,当时世界最大银行花旗的市值,还不到微软的1/3。不过好景不长。纳斯达克指数只是在5000点上稍作停留,泡沫即宣告破灭,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纳斯达克指数狂泻66%,下跌到2000点以下。
如果我们再把眼光放在当下,同样的科技牛市,同样的科技股超预期的涨幅,似曾相识。科技股的疯狂让专家一度表示出担忧,科技股价已经处于近20年来最高水平,我们需保持谨慎。
目前科技股的与经济大势的背离让“科技泡沫”再一次成为了全球热议的话题。任何一个新技术在刚刚问世时会出现投资超前的倾向,这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不过问题是泡沫的风险到底有多大?
正方观点,科技泡沫“正在路上”?
当我们回头看上一次“科技泡沫”在破裂前,那是因互联网而集体起飞的时代——当时的网络于大众,一如今天5G和AI于市场,刺激和欲望同在。
20年前的互联网万众瞩目,吸引大量的资本投入,行业获得了远超其实际价值的投资额。在1997年至2000年,一些没有商业模式、甚至没有盈利方案的互联网公司出现了“疯狂的投机狂潮”。疯狂无法持续,互联网泡沫迅速膨胀破裂,大量初代互联网公司一夜倒闭。
当时的情况和目前何其的相似,因此经济学观察家会把目前的5G、芯片、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和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相提并论,就不足为奇。
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2000年,只要提及“互联网”,不管公司是否真的有收益,股价都会上涨。而如今共享单车、O2O、P2P等概念的炒作,和当时的互联网泡沫的产生逻辑没有什么差别。
反方观点,产业主导新兴科技,谈“泡沫”为时过早
笔者认为将网络泡沫与目前的新兴科技相提并论,并不合适。2018年底,《连线》记者采访神经网络之父杰夫·辛顿时,曾问道:“一些学者警告说,当前的炒作可能会进入‘人工智能的寒冬’,就像上世纪80年代那样,当时由于进展没有达到预期,投向AI的兴趣和资金都枯竭了。”
不过辛顿的回答是:“不,不会有人工智能的寒冬,因为AI驱动着你的手机。在过去的人工智能寒冬,AI并不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现在它已经是了。”他认为,在神经网络的潜力被挖掘殆尽后,深度学习浪潮有可能归于平静,但是AI不会有寒冬了。
可以看到,今天的新兴技术正处于全面走向“产业化”的状态,它们的发展开始逐渐由产业主导。最近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三部联合发布公告,明确指出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边缘计算、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在产业的应用,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场景,这使得新兴技术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如果说在20年前互联网市场高度繁荣的情况下,很多热门的网络公司通过股市来大幅圈钱,哪怕它从未盈利过,但今非昔比,在新兴科技的时代,被认为有前途的科技公司,显然不能再妄图依靠资本的“燃烧率”来续命,而需要更聚焦于“产业”与“场景”。
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从本质上看,是信息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可为传统产业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涉及通信、电力、交通、数字等多个行业的多个领域,如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这些都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国之重器。
基于上述特点,新兴科技不仅对相关行业发展产生直接促进作用,还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使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服务业、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受益。随着工业物联网建设不断推进,工业企业内部也将实现网络化、信息化改造,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将实现大幅提升。可见,与20年前的挥霍无度的互联网上市公司相比,这一次以新兴科技为生产力要素的公司,是真正有收益、有价值的公司。
退一步讲,互联网也好,新兴科技也罢,本质上它们是科学技术,技术和工具本身其实并不存在“泡沫”的概念。泡沫产生的最根本原因还是脱离了实体经济。
在20年前,由于没有大规模实体行业的支撑,互联网的价值基础还是不够牢固的,泡沫一旦形成就容易破裂。未来的各行各业将与5G、芯片、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得更加紧密,市场和产业发展对高科技将持续产生强劲的需求,现在提“泡沫论”显然并不恰当。
科技前行,仍需谨慎
在“新兴科技”时代,核心技术的发展是经济繁荣的关键, 5G、芯片、人工智能等强大的产业赋能特性与经济带动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用户体验、加快行业技术创新,从而引发整个商业世界的变革。
但不意味“泡沫”和“寒冬”永远不来。科技行业长期是一个经常“被泡沫“的行业。回顾我们今天使用的技术产品,基本上都经历过泡沫阶段:从门户网站、社交网络到电商、网游,再到 VR、共享单车,莫不如此。
事实上,任何新兴的行业都会有泡沫。高科技行业适度的泡沫有助于驱动资本的热情,助推科技产业更好地发展,因为在汇集泡沫的过程中,将同步汇集大量的社会资源,也会让更多的优质人才向高科技领域汇集。
由于今天的科技发展与实体行业的结合会更加紧密,所以它与20年前互联网泡沫又有所不同,一旦出现泡沫破裂,可能会对实体行业产生较大的冲击。芯片、5G、人工智能等技术,都是影响面十分广泛的颠覆性技术,已深度与产业整合,一旦出现问题将很快引发实体行业就业结构的改变、冲击新科技发展下的法律与社会伦理、还包括侵犯个人隐私、信息安全失控等各类社会问题。
所以,在“科技泡沫”与“科技发展”并行的过程中,当利好声四起之际,也科技公司更需要冷静前行之时。毕竟在任何时候,一家伟大的公司并不一定等于一支伟大的股票。
【云栖号在线课堂】每天都有产品技术专家分享!
课程地址:https://yqh.aliyun.com/live立即加入社群,与专家面对面,及时了解课程最新动态!
【云栖号在线课堂 社群】https://c.tb.cn/F3.Z8gvnK
原文发布时间:2020-08-04
本文作者:硬核云顶宫
本文来自:“CSDN”,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CSDN”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一文看懂NAT 网关创建DNAT条目
云栖号快速入门:【点击查看更多云产品快速入门】不知道怎么入门?这里分分钟解决新手入门等基础问题,可快速完成产品配置操作! NAT网关支持DNAT功能,将NAT网关上的公网IP映射给ECS实例使用,使ECS实例能够提供互联网服务。DNAT支持端口映射和IP映射。 背景信息 如果您的ECS实例已经绑定了EIP,则不支持为该ECS实例添加DNAT条目。如需为该ECS实例添加DNAT条目,请先将ECS实例与EIP解绑。解绑后,再为该ECS实例添加DNAT条目。详细信息,请参见解绑EIP和创建DNAT条目。 操作步骤 1.登录NAT网关管理控制台。2.在顶部菜单栏处,选择NAT网关的地域。3.在NAT网关页面,找到目标NAT网关实例,单击操作列下的设置DNAT。4.在DNAT列表页签下,单击创建DNAT条目。5.在创建DNAT条目对话框,根据以下信息配置DNAT条目,然后单击确定。 本文来自 阿里云文档中心 NAT 网关创建 DNAT条目 【云栖号在线课堂】每天都有产品技术专家分享!课程地址:https://yqh.aliyun.com/zhibo 立即加入社群,与专家面对面,及时了解课程最新动...
- 下一篇
边缘AI在智能家居人机界面(HMI)中的应用
云栖号资讯:【点击查看更多行业资讯】在这里您可以找到不同行业的第一手的上云资讯,还在等什么,快来! 消费者对于改进其便利性、安全性和用户体验的进步有着无法满足的胃口。我们看到,人机界面(human-machine interface,HMI)以明显的方式发展,从纯粹的触觉发展到多年来,已经涵盖了从语音到手势到视频以及各种计算机视觉功能的各种输入方法,从销售终端到智能家居。下一步将是不仅理解直接命令而且可以推断意图的设备。 同时,对基于云的传统连接设备的安全性和延迟的担忧日益加剧,这为更多基于边缘的处理铺平了道路。在人机界面(HMI)中尤其如此。但是,本地处理给技术开发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他们必须考虑特定用例要求,开发选项和智能(受机器学习训练的)设备的成本,这些设备需要引入新的自动化水平来增强感知智能和环境计算。 边缘AI是基础 所谓的边缘AI(Edge AI)是实现更复杂、用户友好和更安全的IoT体验的基础。根据定义,边缘AI意味着AI处理是在最终产品本身(例如机顶盒或智能显示器)内部而不是在云中运行。这样做的理由是众所周知的,即更好的隐私、更少的带宽和更快的响应时间,甚至生态友好性...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CentOS7编译安装Cmake3.16.3,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
- CentOS8安装Docker,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