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标准走向融合 互联互通时代来临
鸡年伊始,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现象:物联网协议、联盟、以及解决方案正在走向融合。
不可否认,早在几年前就有很多行业观察者预测过物联网行业整合趋势,但事实上,每年的行业标准及专属解决方案都不尽相同。
比如去年,我们看到 HomePlug 成功过渡到了“Wi-Sun”智能电表联盟,互联照明联盟(Connected Lighting Alliance)也在去年11月宣告完成使命即将解散,还有开放互联联盟(Open Interconnect Consortium,简称OIC)和AllSeen联盟也实现了合并,成立开放连接接基金(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简称OCF)。
物联网行业内的企业和联盟将会在许多不同的标准和协议下继续工作,但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市场。对于那些没有足够市场竞争力的物联网联盟而言,很难在市场上持续太久时间,最终也将会被淹没在更大的市场增长洪流之中。
除了一些行业联盟的整合之外,我还发现很多用于低功耗设备的无线协议也出现了整合趋势。市场上围绕CBOR 压缩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CoAP(注:CoAP由IETF的CoRE工作组提出)和JSON 协议对象所推出的基于 IP 解决方案,同样也在趋于整合——这些协议集合被应用在物联网 Lightweight M2M、IPSO Smart Objects、OCF、以及ZigBee联盟推出的全新 Dotdot语言。而像 Fairhair 这样的物联网联盟,则正致力于网络基础设施和设备,旨在为商业建筑提供通用性的物联网服务。
这些协议的整合,其实是物联网市场变化的第一步。显然,对于低功耗网络和电池供电的物联网设备来说,现有的 TCP、HTTP、以及 XML 等协议的确需要被优化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已经努力了很多年。
现在,许多物联网行业组织都在开发他们自己的通用数据应用模型,举个例子,如何让一个互联智能灯泡提供服务,并且和电灯开关进行交互。在一个“整合”的世界里,数据模型之间必须要互相“认可”,否则就会乱套,比如一家制造商生产的灯泡,被另一家开发智能灯泡技术的开发公司控制,而电灯开关又是由第三家制造商生产的,他们可能又部署了其他完全不同的技术标准。
在互联智能家居市场里,如果相关协议和对象模型能够共享,并且彼此“认可”,对于整个市场的发展是有良性帮助的。如今,物联网市场中已经上市的设备基本上采用了以下几类技术:
·ZigBee 是基于 IEEE802.15.4 标准的低功耗局域网协议,在 2006 年推出,并且在 2008-2009 年期间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Z-Wave 是由丹麦公司 Zensys 所一手主导的无线组网规格,Z-wave 联盟(Z-wave Alliance)虽然没有 ZigBee 联盟强大,但是 Z-wave 联盟的成员均是已经在智能家居领域有现行产品的厂商,该联盟已经具有 160 多家国际知名公司,范围基本覆盖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如今 Zwave 公司已经在很多智能家居系统内应用,自 2016 年发布以来已经部署了超过 5000 万部设备。
·苹果 HomeKit 通过 iOS 操作系统提供智能设备互联,但是该协议在如今的物联网智能家居行业内还没有被广泛应用,也没有披露过具体的部署数据。
·OCF 开源物联网联盟由业内几家巨头组成,包括微软、英特尔、三星、高通、思科、通用电气数字等。目前,OCF 协议还没有正式投产,也没有实际应用。
·IPSO Smart Objects 和 Lightweight M2M 已经有很多年时间了,但是我们还没有看到这两个协议在实际场景下被广泛应用。
·Thread是一种物联网设备相互连接、识别、传输数据的无线协议,也是基于ZigBee基础组件改造的一种衍生协议。家庭物联网标准 Thread 推出也已经有几年时间了,但是市场上还没有支持该协议的实际产品。
·很多物联网智能设备都支持 WiFi,但一般而言,WiFi 还没有一个标准应用层来支持设备之间的通讯。
·此外,还有很多物联网智能设备支持蓝牙,但和 WiFi 一样,也还没有一个标准应用层来支持设备之间的通讯。
从上面这个列表中能够看到,物联网行业还没有一个简单、独立的应用层。不过,物联网联盟 ZigBee Alliances 推出的全新 Dotdot 语言可能有助于解决该问题。
简单的说 Dotdot 是一个为智能设备设计的物联网通用语言,也是对现有支持 ZigBee 协议的设备对象的一种 IP 解析,它可以越过任何 IP 堆栈直接运行,继而将所有在 Thread、WiFi、以及蓝牙协议下运行的 ZigBee 设备统一起来。
去年,我们看到了很多物联网联盟开始合并,但是那些更高级别的行业联盟是否也会整合在一起,统一无线协议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不太乐观。事实上,物联网设备制造商们每天都在面临选择,比如下一代产品要使用什么技术,部署什么协议,诸如此类。这些制造商其实并不希望技术和协议变来变去,他们也不希望改变设备制造标准。换句话说,像 ZigBee 这样无需变动存量协议,而直接迁移到 Dotdot 上的解决方案,还是非常有优势的。
如果物联网技术和协议的整合能够快速完成,并且在市场上得到应用,那么不仅有助于巩固底层协议的使用,而且有利于设备内部的对象数据模型,我们也因此能简化云计算和移动设备的互操作性和连接性。
本文出处:畅享网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畅享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vsharing.com网站。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仅研发就投入3300人 华为如何掘金物联网?
近年来的科技互联网领域,物联网(IoT)无疑是最热门的词汇之一。早在2015年,华为就预测,到2025年全球将有1000亿联接。其中,90%的联接属于人与人之外的人与物、物与物的联接。同年晚些时候,市场研究机构IDC也预计,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7万亿美元,与之相应的是物理连接数的爆炸式增长。 在千亿联接和万亿市场的巨大吸引之下,运营商、通信设备商、IT厂商、软件公司和互联网企业等各方势力,纷纷摩拳擦掌,竞逐这个潜力无穷的“风口”市场。这其中,通信设备商出身,已成为全球领先ICT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华为,表现尤为“激进”。资料显示,华为投入到物联网领域的人力,仅研发人员就已达3300人,研究范围涵盖操作系统、边缘计算、无线、IoT平台、解决方案、标准与合作等方方面面,阵仗之大,一时无两。 面对物联网祭出如此大手笔,华为要干什么?从提出战略到推进实践,华为都做了哪些事?放眼未来,它的终极目标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这个做研发不计投入的“怪咖”去一探究竟吧。 华为的物联网战略:聚焦ICT,做驱动者和使能者 提起物联网,尽管潜力巨大,但现阶段很多人相信它还处在“盲人摸象...
-
下一篇
区块链的“孪生姐妹”——Tangle
IBM曾在其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研究报告《设备民主》中指出:未来几年中,当相互连接的物联网设备数量从几十上百亿逐步增长到成千上万亿级别的时候,物联网的发展将遇到连接成本、网络信任,以及基于互联设备之上被割裂的商业模式等一系列挑战,这些挑战将阻碍物联网的创新发展。 同时报告也指出,用区块链的思想和技术作为一个整体框架处理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交易以及协调各设备相互之间的运作,将可以形成一个民主化的“去中心化自治网络”。 自从这份报告发布以来,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之间相互结合的创新持续不断地发展。期间,IBM提出了ADEPT概念,例如Filament、Skuchain、Ledger这样的初创企业也在尝试使用去中心化的分布账本来连接工业设备和将供应链数字化。 去年6月,主研区块链技术和物联网的组织IOTA 基金会开发了一种机器与机器之间进行交易的新框架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Dcoker安装(在线仓库),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MySQL数据库在高并发下的优化方案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