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架构本质,重新理解微服务
第一部分:微服务的诞生、演变以及应用策略
记者:近几年来,微服务架构设计方式被提出并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得以实践和落地,但对于刚开始接触微服务的人来说,还是不知道要从哪些方面开始了解。您能否结合软件架构的发展历史,聊聊微服务的发展与特征。
梁鑫:微服务本质上是一种架构的风格,如果要了解微服务,我认为需要先了解整个架构的发展脉络。
软件架构,总是在不断的演进中。如果把时间退回到二十年前,当时企业级领域研发主要推崇的还是C/S模式,PB、Delphi这样的开发软件是企业应用开发的主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标准化的客户端存在一些弊病,比如我有一千个终端,升级版本需要每一台终端都升级,这是非常麻烦的。然后,企业应用研发开始向互联网学习,把浏览器作为客户端来使用,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因此,基于浏览器的B/S架构开始渐渐流行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是A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分布式事务 Seata Saga 模式首秀以及三种模式详解 | Meetup#3 回顾
作者:屹远(陈龙),蚂蚁金服分布式事务核心研发 。本文根据 8月11日 SOFA Meetup#3 广州站 《分布式事务 Seata 及其三种模式详解》主题分享整理,着重分享分布式事务产生的背景、理论基础,以及 Seata 分布式事务的原理以及三种模式(AT、TCC、Saga)的分布式事务实现。 | 分布式事务产生的背景 1.1 分布式架构演进之 - 数据库的水平拆分 蚂蚁金服的业务数据库起初是单库单表,但随着业务数据规模的快速发展,数据量越来越大,单库单表逐渐成为瓶颈。所以我们对数据库进行了水平拆分,将原单库单表拆分成数据库分片。 如下图所示,分库分表之后,原来在一个数据库上就能完成的写操作,可能就会跨多个数据库,这就产生了跨数据库事务问题。 1.2 分布式架构演进之 - 业务服务化拆分 在业务发展初期,“一块大饼”的单业务系统架构,能满足
-
下一篇
数千台服务器,千万用户量:居然之家两年云原生改造历程
导读:传统企业的决策链路通常是自上而下的形式,因此在互联网化改造中,不仅仅是研发层面,整个公司的管理人员都需要做好知识升级和观念更新,这也是躺平设计家在过去几年的上云之路所经历的。本文将聚焦居然之家利用阿里云容器服务(ACK)进行云原生实践历程,期待能帮助读者了解传统企业从传统单体架构向云原生演变的实践路径。 2009 年,居然设计家 (Homestyler) 研发团队正式成立,开始进行第一个版本的探索;如今,十年已过,居然设计家正式更名为躺平设计家,用户量近千万。在两年多的云原生实践改造过程中,整个团队经历了从运维数千台服务器再到全部交付给云,从探索上云到利用 Serverless 和 Service Mesh 完成云原生改造,最终整体可用性达到三个 9 以上,同时 IT 费用削减了近一半。本文分享了躺平设计家的云原生实践历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配置默认Tomcat设置,开启更多高级功能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
- Docker容器配置,解决镜像无法拉取问题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Dcoker安装(在线仓库),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CentOS7编译安装Cmake3.16.3,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