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IT服务,助力运营商互联网化转型
“云网一体”已成大势所趋
近年来,信息通信新技术迅速发展,各项技术的融合应用也成为潮流。随着云计算、虚拟化、软件定义等一系列新技术的逐步成熟,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分界不再清晰,两者的综合应用也不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取长补短、融合发展,信息技术体系的云计算、虚拟化与通信技术体系的电信网,在架构、机制、运营等层面持续深入融合。
云计算、虚拟化、软件定义等技术在电信网中的应用实践表明,只有“高高在上”的“云”是不够的,只有“独善其身”的“网”也是不够的。作为一种规模运营的公共服务,云目前面临着更高的服务要求,而电信网传统的设计、建设、运营模式造成云、网难以协同:云无力调动网,而网对云的支撑也总是陷于被动。随着企业上云节奏的不断加快,混合IT或混合云的架构成为主流,“云网协同”的重要性凸显。但事实上,网正在成为云发展的短板。传统网络在弹性能力上的缺失制约了云的发展,云正在倒逼网络演进升级。
未来,所有业务和应用都将在云上承载,如果不按照云的需要调用网络资源,软件定义网络和网络功能虚拟化将失去意义。运营商在以数据中心为中心重构未来网络的趋势下,对云网端进行战略布局,加速“云网一体化”转型,面向未来大连接、大网络、大融合,构建融合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成就未来网络。运营商将从融合发展的角度动“云”、“网”协同发展,采用创新的“云网融合”模式,通过构建云管端协同、云网融合的“网络+云”基础设施,将网络作为一种可配置、按需调用的服务提供给用户。
CloudCare联结“云”和“网”
运营商面向大规模存量优质客户,针对国企或大型零售业、制造业企业,推出“云网一体”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分支机构全国组网、分支机构同时一点入云。
通过驻云的产品和服务,帮助运营商建设“云网一体化运营服务平台”,在异构云平台接入、SDN网络互联网化运营、最后一公里技术服务等关键节点上实现云网高度融合。
在云的连接层面,运营商借助自身特有的优质数据中心,融合BAT等主流云厂商,实现公有云、IDC托管云、集团内部私有云的高效融合。
在网络升级层面,运营商借助优质的骨干网络,结合SDN技术驱动,实现公有云网络、IDC网络、私有云网络、办公网络的高效融合,做到“万兆到楼,千兆进企”。
随着运营的深入,客户需求从对云网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到对应用和服务的需求上,大量的ISV进驻运营商平台,云网生态欣欣向荣,IT服务需求也日趋旺盛,云服务、网络服务、应用服务,CloudCare的服务质量成为云网一体化运营平台的新亮点。
云网一体化运营持续推进
随着云网一体化的持续推进,平台运营的经济效益已经凸显,以中国联通为例,多云平台10亿的年度目标已完成大半,随之而来的网络、数据中心、云网生态的效益提升更是不可估量。
相较于目前的收益,最初的资金和技术门槛却相当低,以沃云A为例,没有最初的数据中心和硬件投入,没有冗长的建设周期,由阿里和驻云提供运维服务,由驻云为最终客户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对运营商来说,基本上是0门槛的。
随着运营的持续深入,云网一体正助力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云,融合数字世界的基础;网,沟通数字世界的桥梁;数,赋能实体经济服务社会治理。
在资源整合方面,运营商具备先天优势,利于整合全网数据资源,建立集中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形成PB量级的数据资源,更可利用数千个集群结点,具备日处理近数百亿条数据的能力。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JEESZ架构、分布式服务:Dubbo+Zookeeper+Proxy+Restful
分布式分布式服务:Dubbo+Zookeeper+Proxy+Restful 分布式消息中间件:KafKa+Flume+Zookeeper 分布式缓存:Redis 分布式文件:FastDFS 负载均衡:Keepalived+Nginx+Proxy(三重负载)JEESZ UI基于Bootstrap4 简洁、直观、强悍最受欢迎的 HTML、CSS 和 JS 框架,用于开发响应式布局、移动设备优先的 WEB 项目。 为所有开发者、所有应用场景而设计。 让前端开发更快速、简单。所有开发者都能快速上手、所有设备都可以适配、所有项目都适用。
- 下一篇
都是爬虫惹的祸
1、什么是爬虫?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吴军博士的《数学之美》(第二版),如果没有看过,真心推荐你去看看。书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在讲搜索引擎和自然语言处理,那这和爬虫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还是有关系的,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其实搜索引擎也是一个大型的爬虫,只不过搜索引擎爬的是全网的“公开信息”,然后将网页的内容缓存并建立索引,以便用户进行搜索。 当然,这和大家理解的爬虫可能不一样。在大部分人看来,爬虫就是写一段程序来定向抓取某一类数据。我想说的也是这一类爬虫。 举一个例子,比如范冰冰的一条微博,大概有13.2w条评论,我们去翻看这些评论的时候,这13.2w条评论并不是一次性加载出来的,而是我们浏览的时候手指在手机屏幕向上滑,触发微博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从而加载后续评论内容,正常情况下一次请求加载10条评论。 每次请求都有一个page字段或其他字段来唯一标识当前请求的这一页数据,如果用户通过手指滑动想要看完所有的评论,那会花费大量的时间。 而这时就可以用爬虫来帮忙抓取所有数据了,爬虫可以“模拟”用户发出大量的请求,从而快速获得全部数据。 大家常常谈起的爬虫,其实就是指定向抓取——通过模拟用户操作...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
- Eclipse初始化配置,告别卡顿、闪退、编译时间过长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