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JDK1.7,JDK1.8,JDK1.9的hashmap,hashtable,concurrenthashmap及他们的区别
本篇为威力加强升级版本,读到最后,有惊吓
1:hashmap简介(如下,数组-链表形式)
HashMap的存储结构
图中,紫色部分即代表哈希表,也称为哈希数组(默认数组大小是16,每对key-value键值对其实是存在map的内部类entry里的),数组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单链表的头节点,跟着的绿色链表是用来解决冲突的,如果不同的key映射到了数组的同一位置处,就将其放入单链表中。
2:hashmap原理(即put和get原理)
2.1 put原理
1.根据key获取对应hash值:int hash = hash(key.hash.hashcode())
2.根据hash值和数组长度确定对应数组引int i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简单理解就是i = hash值%模以 数组长度(其实是按位与运算)。如果不同的key都映射到了数组的同一位置处,就将其放入单链表中。且新来的是放在头节点。
2.2 get原理
1.通过hash获得对应数组位置,遍历该数组所在链表(key.equals())
3:hashcode相同,冲突怎么办?
“头插法”,放到对应的链表的头部。
3.1:为什么是头插法(其设计原理是什么)?
因为HashMap的发明者认为,后插入的Entry被查找的可能性更大(因为get查询的时候会遍历整个链表)。
4.hashmap的默认数组长度是多少?
默认为16
4.1 为什么?
之所以选择16,是为了服务于从key映射到index的hash算法(看下面)。
5:hashmap达到默认负载因子(0.75)怎么办?
自动双倍扩容,扩容后重新计算每个键值对位置。且长度必须为16或者2的幂次
5.1为啥要16或者2的幂次?
若不是16或者2的幂次,位运算的结果不够均匀分布,显然不符合Hash算法均匀分布的原则。
反观长度16或者其他2的幂,Length-1的值是所有二进制位全为1,这种情况下,index的结果等同于HashCode后几位的值。只要输入的HashCode本身分布均匀,Hash算法的结果就是均匀的。
6:hashmap是线程安全的吗?
不是。
6.2 为什么?
因为没加锁
6.3 那在并发时会导致什么问题?
hashmap在接近临界点时,若此时两个或者多个线程进行put操作,都会进行resize(扩容)和ReHash(为key重新计算所在位置),而ReHash在并发的情况下可能会形成链表环。
6.4 如何判断有环形表?
最优:首先创建两个指针A和B(在java里就是两个对象引用),同时指向这个链表的头节点。然后开始一个大循环,在循环体中,让指针A每次向下移动一个节点,让指针B每次向下移动两个节点,然后比较两个指针指向的节点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判断出链表有环,如果不同,则继续下一次循环。
理解:此方法也可以用一个更生动的例子来形容:在一个环形跑道上,两个运动员在同一地点起跑,一个运动员速度快,一个运动员速度慢。当两人跑了一段时间,速度快的运动员必然会从速度慢的运动员身后再次追上并超过,原因很简单,因为跑道是环形的。
7: hashmap 和 hashtable 区别?
8:那hashmap不安全,hashtable性能又低,怎么办?
用concurrenthashmap,即保证安全,性能又可以保障
8.1 那concurrenthashmap究竟是什么?
整个ConcurrentHashMap的结构如下:
理解:hashmap是有entry数组组成,而concurrenthashmap则是Segment数组。那Segment是什么呢?Segment本身就相当于一个HashMap对象。同HashMap一样,Segment包含一个HashEntry数组,数组中的每一个HashEntry既是一个键值对,也是一个链表的头节点。
单一的Segment结构如下(是不是看着就是hashmap):
像这样的Segment对象,在ConcurrentHashMap集合中有多少个呢?有2的N次方个,共同保存在一个名为segments的数组当中。
可以说,ConcurrentHashMap是一个二级哈希表。在一个总的哈希表下面,有若干个子哈希表。(这样类比理解hashmap)
8.2:那他的put和get方法呢(对比hashmap的put和get方法)?
Put方法:
1.为输入的Key做Hash运算,得到hash值。
2.通过hash值,定位到对应的Segment对象
3.获取可重入锁
4.再次通过hash值,定位到Segment当中数组的具体位置。
5.插入或覆盖HashEntry对象。
6.释放锁。
Get方法:
1.为输入的Key做Hash运算,得到hash值。
2.通过hash值,定位到对应的Segment对象
3.再次通过hash值,定位到Segment当中数组的具体位置。
由此可见,和hashmap相比,ConcurrentHashMap在读写的时候都需要进行二次定位。先定位到Segment,再定位到Segment内的具体数组下标。
9: hashmap 和 concurrenthashmap区别?
线程: 不安全 安全
10.1:为啥concurrenthashmap和hashtable都是线程安全,但是前者性能更高
因为前者是用的分段锁,根据hash值锁住对应Segment对象,当hash值不同时,使其能实现并行插入,效率更高,而hashtable则会锁住整个map。
如何理解并行插入:当cmap需要put元素的时候,并不是对整个map进行加锁,而是先通过hashcode来知道他要放在那一个分段(Segment对象)中,然后对这个分段进行加锁,所以当多线程put的时候,只要不是放在同一个分段中,就实现了真正的并行的插入。
但是,在统计size的时候,就是获取hashmap全局信息的时候,就需要获取所有的分段锁才能统计(即效率稍低)。
10.2:分段锁的设计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分段锁的设计目的是细化锁的粒度,当操作不需要更新整个数组的时候,就仅仅针对数组中的一部分行加锁操作。
11:JDK1.7的hashmap和JDK1.8的hashmap的区别(即1.8做了哪些优化)?
1.为了加快查询效率,java8的hashmap引入了红黑树结构,当数组长度大于默认阈值64时,且当某一链表的元素>8时,该链表就会转成红黑树结构,查询效率更高。(问题来了,什么是红黑树?什么是B+树?(mysql索引有B+树索引)什么是B树?什么是二叉查找树?)数据结构方面的知识点会更新在【数据结构专题】,这里不展开。
这里只简单的介绍一下:红黑树是一种自平衡二叉树,拥有优秀的查询和插入/删除性能,广泛应用于关联数组。
对比AVL树,AVL要求每个结点的左右子树的高度之差的绝对值(平衡因子)最多为1,而红黑树通过适当的放低该条件(红黑树限制从根到叶子的最长的可能路径不多于最短的可能路径的两倍长,结果是这个树大致上是平衡的),以此来减少插入/删除时的平衡调整耗时,从而获取更好的性能,而这虽然会导致红黑树的查询会比AVL稍慢,但相比插入/删除时获取的时间,这个付出在大多数情况下显然是值得的。
2.优化扩容方法,在扩容时保持了原来链表中的顺序,避免出现死循环
12:JDK1.7的concurrenthashmap和JDK1.8又有什么区别?
1.8的实现已经抛弃了Segment分段锁机制,利用Node数组+CAS+Synchronized来保证并发更新的安全,底层采用数组+链表+红黑树的存储结构。
java给我们带来了并发安全的ConcurrentHashMap,它的实现是依赖于 Java 内存模型,所以我们在了解 ConcurrentHashMap 的之前必须了解一些底层的知识:
java内存模型
java中的Unsafe
java中的CAS
java同步器AQS
ReentrantLock
所以在这里我不准备深入讲解ConcurrentHashMap ,我会在【并发编程】专题通过一步步详解并发基础,从java内存模型,synchronized,volatile,Unsafe到CAS,AQS,各种锁再到JUC并发包相关。
先放张java内存模型的思维导图勾引一波,光java内存模型一个点就有这么多要讲的了。
13: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CAS?
关于CAS方面的知识点,又会涉及到ABA问题,又可以扯到乐观锁悲观锁,锁编程,AQS等,相关内容将更新在【并发编程专题】,这里不做展开
14:那1.9的呢?
瞄了一眼,好像和1.8的没啥区别,这里不做展开....(别打脸)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四)Java并发学习笔记--线程不安全类与写法
常见线程不安全的类有哪些呢 下图中,我们只画出了最常见的几种情况,我们常见的Collections集合都是线程不安全的 StringBuilder-demo: @Slf4j public class StringExample1 { //请求总数 public static int clientTotal = 5000; //同时并发执行的线程数 public static int threadTotal = 200; public static StringBuilder stringBuilder = new StringBuilder(); private static void update() { stringBuilder.append("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throws Exception { //定义线程池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ervice = 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 //定义信号量 final Semaphore semapho...
-
下一篇
不为人知的JavaScript自动分号插入机制( ASI )
JavaScript拥有自由的精神, ASI就是此精神的表现形式之一, ASI是 Automatic semicolon insertion 的缩写, 在许多语句后面可以省略分号, 当然很多小白还没有发现这一点...首先分号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回车符号在词法分析阶段就被全部杀掉了(特殊作用域除外),所以有了ASI有些人会认为回车符也是分隔符,其实回车符就是空白符,没有任何意义.... ASI的引入方便了开发者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坑........ 本文介绍了自动插入分号机制在return语句中的例子,以及在es5标准下的相应规则。 楔子 之前一直写C,写了一段时间JavaScript之后一直很很好奇一个东西。在C和Java等语言里面,大括号的使用一般都是类似这样的 int main(args[]) { return 0; } 1 2 3 4 而到JavaScript里面则是这样写 function main(args){ alert("hello"); return 0; } 1 2 3 4 起始的大括号不独占一行了,觉得很疑惑,查了一些资料才知道,这是和JavaScript一个自动修复...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MySQL数据库在高并发下的优化方案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Dcoker安装(在线仓库),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