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5G标准主导者之一 更多从产业整体成功考虑技术方向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
在6月12日召开的2017 IMT-2020(5G)峰会期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5G引领和主导者之一,从国内实力看,在技术、标准、系统、产业层面都在第一梯队,处于产业前列。与3G突破、4G同步时期不同,5G的引领和主导地位,使中国更多看5G的风险,考虑应用之后能不能真的成功。
5G处于研发初期
中国是主导力量
王志勤说,因为中国启动5G研究早,外界认为5G已经临近了,其实现在还是标准制定阶段。从全球实际进展看,还处于研发初期,大部分是设备的实验样机。
王志勤告诉记者,5G标准制定在今年2017年3月份正式启动,2018年的第一版标准会确定关键技术和功能,在标准第二版中完成功能的划分。“目前美国和韩国则是要商用固定无线接入,美国VERIZON计划2017年采用高频段商用固定无线接入,从标准来看,这个网络是非标准化的。英特尔称今年年底能够提供5G芯片,这个芯片也是非标准化的。”王志勤说,真正标准化的芯片、系统设备和产品到2018年下半年才会有,而这和外界想像的5G进展并不太一样。
中国在5G技术研究上起步比较早,2013年建立了IMT-2020(5G)推进组,2016年启动5G技术试验,这都是全球最早的,与标准基本同步在做的。“与4G相比,中国做5G经历了从最初的需求开始,到技术概念、产品应用的全过程,而4G是标准化之后开始参与。”王志勤说,5G标准制定的节奏非常快,一些基础技术,包括无线和新型网络架构技术在5G标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国是5G标准的主导力量之一,这与中国企业比较早地启动了前期研究有关,也与中国比较早地启动了5G技术试验有关,这些关键技术在外场做了很多验证测试,起到了很强的优化作用。而且技术试验是全球化参与,包括运营企业、产业、芯片仪表,运营商的参与有助于将来认可这些技术,这与以往中国做3G、4G是在标准出来之后进行产品研发的性质和目的都不一样。
5G三个应用场景和高低频
将分阶段实现
面向万物互联需求,5G确定了三个应用场景。而5G的空口和网络需要同时支持这三个应用场景,这也有利于融合应用。王志勤说,5G标准第一版主要完成了两个场景,即移动互联网场景和低时延高可靠的场景,总体看不一定能够全部完成;而大连接和V2X车联网技术会在5G标准第二版完成,而第二版计划在2019年9月份确定。目前5G和一些物联网技术的关系还在不断磨合和探讨中,他们在5G的新接口中如何实现也会在二版中完成。
“目前一方面NB-IOT发展得比较好,技术也是独立的,如果跳过NB-IOT直接上5G,5G第一阶段标准制定的时间压力就太大,因为涉及很多物联网的场景。”王志勤说,“因此,2020年商用的5G应该是面向移动互联网场景的,同时4G F增强型技术也会做一些尝试。而物联网应用要获得成功,技术不是唯一要素,法律法规、业务生态等各多方面需要支持和成熟,这也需要时间。”
王志勤说,过去在3G、4G标准中,中国是跟随和同步发展,产业整体风险想得少;在5G中作为主导者之一,这种角色的变化使我们现在看5G的风险性更多一些。
6月初,工信部密集发布了5G用频的征求意见稿,也被许多人解读为中国确定了5G频谱。王志勤说,5G在6GHZ以下频段早已经经过产业界的多方研究,2015年、2016年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也针对这些频段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频率是产业各方诉求比较集中的问题,今年原计划也要发布5G在6GHZ以下频率的用频规划。
“中国的5G发展是优先发展低频,而5G在6GHZ以上的高频,会晚一些。”王志勤说,“中国不会突破ITU框架制定自己的高频规划,2019年的世界无线电大会将确定高频,中国也会在那年确定高频,现在是征求大家意见。”
其实积极推动5G高频应用的美国,在高频频谱上的划发也存在问题,例如AT&T希望用39GHZ高频,但这一频段已经被另一家公司买断,他们的后续发展现在也不确定。“从长远来看,高频是有市场需求的,但具体在什么时间还需要判断。”王志勤说,“或许在2025年之后,作为一种补充来支持5G,高频在中国至少比低频晚三到五年才会使用。”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高通转战服务器 能否撼动英特尔统治地位
中国芯,一直是中国人的痛与梦。尽管道路曲折,但从未放弃过追逐。 1月17日,美国高通公司(Qualcomm)与贵州省政府宣布战略合作并成立合资公司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据悉,合资企业首期注册资本18.5亿人民币(约2.8亿美元),贵州方面占股55%,美国高通公司方面占股45%。 在前线认为,放眼全局,美国高通公司此次在华的举措,将对其自己、中国服务器市场、中国芯片产业,乃至全球市场带来一连串反应。 移动无忧 踏入别人家后院 剧情反转。 在2015年接受60.88亿人民币“反垄断”罚单的美国高通公司,在2016年开年就抛出巨大举措,这种转变速度,表面上看,让人大吃一惊。 但是,熟悉美国高通公司在中国发展背景的人,对此会觉得水到渠成,没什么可大惊小怪。 美国高通公司自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其一系列举措对中国通信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CDMA技术不但成为全球的主流3G标准,在中国3G及4G的建设过程中,高通的身影始出在人们眼前。 而且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中国成为全球瞩目的移动市场,众多手机品牌快速崛起,凭着快速和性价比等优势,中国品牌把苹果、三星、诺基亚等全球品牌打落马下,手机...
- 下一篇
“含泪卖芯片”不止联发科 芯片商竞争都见血了
最近一篇题为《联发科:含泪把芯片卖给小米》的报道引起了业界内外的热议。 这篇来自台湾《财讯》双周刊的文章说:2015年下半年联发科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谢清江与小米签下4G芯片曦力(Helio)的合约后,联发科内部主管与员工多有怨言,称其“把如精品般的高阶芯片当地摊货在卖”。谢清江为此向内部解释,当时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含泪数钞票,一个是含泪不数钞票”,因此他只能选“含泪数钞票”。 这个说法让不少人对联发科的遭遇嘘唏不已。然而1月19日,联发科总部迅速发表澄清声明,称此新闻纯属媒体断章取义、捕风捉影。 声明还强调,联发科技曦力(Helio)是联发科技针对智能手机高端市场所推出的芯片品牌,提供领先市场的高效能、高规格与丰富多媒体是其对市场不变的承诺。 虽然勉强阻止了谣言的传播,但不可否认如今4G手机芯片毛利率已大不如前,市场进入微利时代,价格肉搏战不时上演。 作为目前联发科的最强芯,Helio X10刚推出来时便被普遍看好,多款旗舰机如魅族MX5、HTC M9+、OPPO R7+等均采用该款芯片。因此当千元机红米Note 2亦宣布采用该芯片时,舆论一片哗然,不少人戏谑“联发科又被小米坑了”。...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