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鸣:为什么要让「听得见炮火的士兵」做决定?| 干货
基于创造力的需求组织的架构应该怎么变化?
我的观点是基于科层制结构以管理为核心的公司架构,会演变为以赋能为关键词的创新平台,这种创新的组织架构在于提供平台,让一群创造者可以更自由的联结、更顺畅的协同、更高效的共创。
新的组织会有三个重要的架构特征:第一个,强大的创新中后台;第二个,自由联通网状协同的团队结构;第三点,在线实时的动态指标矩阵。
创新的中后台
一个组织他要求前端反应越灵活、越创新的话,其实越需要中后台用平台化的方法来提供支持和服务。传统的企业典型架构是前后台一体化的,从产品到技术、到运营,它是一个垂直整合的架构。
阿里巴巴这几年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试图打破这种烟囱式的结构,把能够共享的中后台资源都尽可能地整合在一起,用更高效的方法提供出来。
这样的中后台最关键的特征是什么?
是透明和分享,因为透明每一个人都能清楚的知道其它平台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