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入门提高篇】Day17 Java异常处理(下)
今天继续讲解java中的异常处理机制,主要介绍Exception家族的主要成员,自定义异常,以及异常处理的正确姿势。
Exception家族
一图胜千言,先来看一张图。
Exception这是一个父类,它有两个儿子,IOException和RuntimeException,每个儿子都很能生,所以它有着一堆的孙子,但其实,Exception家族还有一个大家伙,那就是Throwable,这是一个接口,看名字就知道意思,就是“可被抛出”嘛,它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那就是Error,这家伙可厉害了,Error类一般是指与虚拟机相关的问题,如系统崩溃,虚拟机错误,内存空间不足,方法调用栈溢出等。catch语句里,不仅可以catch住Exception,还能catch住Error(什么?你真的打算catch Error??程独秀同学,你先坐下。)一般情况下,是不能捕获Error的,对于这类错误,Java编译器不去检查他们。对于这类错误的导致的应用程序中断,仅靠程序本身无法恢复和预防,遇到这样的错误,建议让程序终止。除非你有把握能正确处理,否则程独秀同学还是坐下吧(滑稽)。
Unchecked Exception和Checked Exception
你也许会一脸懵逼,???,这是啥?异常也是分派别的,Unchecked Exception表示“未检查异常“,Checked Exception自然就是”已检查异常“,派生于Error或者RuntimeException的异常称为unchecked异常,所有其他的异常成为checked异常。那问题来了,为啥要区分这两种异常?
我们可以再看看上面那个图,可以看出,RuntimeException和Error都是由程序内部引发的错误,比如上一篇里所说的空指针和算术异常。而Checked Exception则大都是由外部因素导致的,如文件无法找到异常,这是虚拟机无法掌控的情况,当出现异常,虚拟机也只能一脸懵逼,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所以当有可能发生时,就必须要使用try..catch去捕获它,而对于Unchecked Exception 时,大部分是由于代码引发的,所以只要代码写的足够完善,是不会抛出这样的异常的,所以也不强制要求捕获。
所以原因其实很简单,编译器将检查你是否为所有的已检查异常提供了异常处理机制,比如说我们使用Class.forName()来查找给定的字符串的class对象的时候,如果没有为这个方法提供异常处理,编译是无法通过的。已检查异常的意义就在于让你知道,这地方是有可能抛异常的,你要注意了,赶紧捕获了。
自定义异常
那么如何自定义一个异常呢?其实很简单,只需要继承Exception类就好了。看下面的栗子:
public class MyException extends Exception { public MyException() { super(); } public MyException(String message) { super(message); } public MyException(String message, Throwable cause) { super(message, cause); } public MyException(Throwable cause) { super(cause); } protected MyException(String message, Throwable cause, boolean enableSuppression, boolean writableStackTrace) { super(message, cause, enableSuppression, writableStackTrace); } }
MyException继承了Exception类,重写了构造函数,并没有加自己的逻辑,只是调用了父类的方法。你看,自定义一个异常其实很简单吧。看到这你也许又疑惑了,这尼玛好像就是给Exception换了个名字,有啥用???
别急,别急,你忘了吗,Exception不仅是可以捕获的,还是可以主动抛出的,所以当遇到某些特定的情况时,我们就可以主动抛出异常,然后在调用时去捕获它,获取异常信息,如果直接用Exception的话,那么捕获的时候,会把所有的异常,该捕获不该捕获的都一起捕获了,那么就没法区分哪些是我们主动抛出来的异常了,这样就无法对那些异常进行特殊处理了。
异常处理的正确姿势
接下来要简单介绍一个实际使用中常用的异常处理方法——异常链化处理。
在一些大型的,模块化的软件开发中,一旦一个地方发生异常,则如骨牌效应一样,将导致出现一连串的异常。假设B模块需要调用A模块的方法,如果A模块发生异常,则B也将不能完成而发生异常,但是B在抛出异常时,会将A的异常信息掩盖掉,这将使得异常的根源信息丢失。而使用异常的链化可以将多个模块的异常串联起来,使得异常信息不会丢失。
异常链化就是用一个异常对象为参数构造新的异常对象。新的异对象将包含先前异常的信息。这项技术主要是异常类的一个带Throwable参数的函数来实现的。这个当做参数的异常,我们叫他根源异常(cause)。如果你细心一点的话,会发现上面的栗子里也有一个叫做cause的东西,没错,说的其实就是它,在new一个新的异常时,将之前的异常信息传入构造函数即可。下面再用一个简单的栗子进行说明: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2个加数"); int result; try { result = add(); System.out.println("结果:"+result); } catch (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 * 执行加法计算 */ private static int add() throws Exception { int result; try { List<Integer> nums =getInputNumbers(); result = nums.get(0) + nums.get(1); }catch(InputMismatchException immExp){ //链化:以一个异常对象为参数构造新的异常对象。 throw new Exception("计算失败",immExp); } return result; } /** * 获取输入的整数 */ private static List<Integer> getInputNumbers() { List<Integer> nums = new ArrayList<>(); Scanner scan = new Scanner(System.in); try { int num1 = scan.nextInt(); int num2 = scan.nextInt(); nums.add(new Integer(num1)); nums.add(new Integer(num2)); }catch(InputMismatchException immExp){ throw immExp; }finally { scan.close(); } return nums; } }
输出如下:
请输入2个加数 d d java.lang.Exception: 计算失败 at com.frank.chapter17.Test.add(Test.java:35) at com.frank.chapter17.Test.main(Test.java:18) Caused by: java.util.InputMismatchException at java.util.Scanner.throwFor(Scanner.java:864) at java.util.Scanner.next(Scanner.java:1485) at java.util.Scanner.nextInt(Scanner.java:2117) at java.util.Scanner.nextInt(Scanner.java:2076) at com.frank.chapter17.Test.getInputNumbers(Test.java:47) at com.frank.chapter17.Test.add(Test.java:31) ... 1 more
可以看到,当输入的不是整数时,发生了异常,在getInputNumbers方法里没有处理这个异常,而是将它继续抛出,在add方法里捕获了异常之后,以该异常为构造参数,重新抛出了一个异常,从打印输出的信息可以看到,不仅仅有第二次抛出的异常信息,第一次的输出信息不匹配异常的详细信息也包含在了里面,衔接在Caused by之后,形成了一条异常链,这样可以方便我们更快的排查问题所在。
至此,异常就讲解完毕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如果觉得还算ok的话,记得动动小手点推荐,让更多人可以看到,也欢迎关注我的博客,会持续更新的。如果有什么讲的不好的地方。。。emmmmmm,你倒是来打我呀(逃)
真正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Java集合详解1:ArrayList,Vector与Stack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a724888/article/details/80261556 微信公众号【Java技术江湖】一位阿里 Java 工程师的技术小站。(关注公众号后回复”Java“即可领取 Java基础、进阶、项目和架构师等免费学习资料,更有数据库、分布式、微服务等热门技术学习视频,内容丰富,兼顾原理和实践,另外也将赠送作者原创的Java学习指南、Java程序员面试指南等干货资源) 本文非常详尽地介绍了Java中的三个集合类 ArrayList,Vector与Stack ”Java集合详解系列“是我在完成Java基础篇的系列博客后准备开始写的新系列。 Java集合系列专栏地址:https://blog.csdn.net/column/details/21877.html 之前的Java基础系列博客首发于我的个人博客:https://h2pl.github.io/ 在这个分类中,将会写写Java中的集合。集合是Java中非常重要而且基础的内容,因为任何数据必不可少的就是该数据是如何存储的,集合的作用就是...
-
下一篇
英特尔正在推出ARM FPGA,重复!英特尔正在推出ARM FPGA
英特尔公司在完成对Altera的收购之后,正逐步将微处理器打造成为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简称FPGA)。 此次最新推出的Stratix 10家族可谓实现了芯片巨头长久以来的夙愿,将x86内核同FPGA ARM核心共同安置在一块14纳米制程FPGA芯片当中。 这块芯片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即帮助英特尔公司突破依赖不前的PC与服务器业务,又全面冲击各大新兴市场——包括高性能计算与软件定义网络领域。 英特尔方面指出,其中的四核心64位ARM Cortex-A53处理器将帮助这款芯片在“高端计算与数据密集型应用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具体包括数据中心、网络基础设施、云计算以及雷达与成像系统等等。” 与Stratix V相比,即Altera在被芯片巨头收购前的最后一款产品,英特尔表示如今的Stratix 10拥有五倍计算密度与两倍性能提升; 在同等性能之下,功耗降低70%; 单精度运算能力可达10 Tflops; 内存传输带宽则达到1 TBps。 这些设备将被安装在加速及高性能网络套件当中。 Stratix 10“Hyperflex架构”能够使用旁路寄存器——是的,英特尔方面将其称为“超级寄存器”,其与芯片中...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MongoDB4.0.16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CentOS6,CentOS7官方镜像安装Oracle11G
- Dcoker安装(在线仓库),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