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斥那点事儿(上)
本年度第 10 次操作系统成员会议开始啦!
一月一度的会议旨在让大家互相交流,解决最近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提高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因为计算机硬件在飞速发展,而操作系统是连接计算机硬件和应用程序的中间层,如果故步自封,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所以每位操作系统成员都很重视月度会议。
这次提出问题的是进程和线程两兄弟。
站在众人前面,线程显得有些怯场,他戳了戳进程,示意让他先来讲。进程迅速整理了下思路,挺直了身板,说:“这次的问题是在一个订票系统里发现的,我把这个系统的简单逻辑画出来了,你们一边看我一边说。”
“这个订票系统分为服务器端(server)和客户端(client),当用户与服务器建立连接时,服务器端就会建立一个新的线程来为客户端提供服务。订票逻辑是这样的:
单独从这个逻辑图上看是没有问题的,但在实际情况下,因为经常出现多个用户同时抢订一张票的情景,这种方式就可能会出错。就像这样:
在线程 A 确定完余票(假设是 1),但还未能成功订票之前,线程 B 得到了余票数为 1 的信息,所以 B 也认为可以订票,最后导致一张票卖出去两份。“
内存一针见血的道:“我看这就是几个线程执行流的冲突问题嘛,本来应该一个线程订票操作结束后,另一个线程才能查询余票。像这样执行流交叉,肯定还会出现其它意想不到的问题。”
进程佩服的说:“诶别说,内存你说的太有道理了,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上次我和另一个进程共享一部分内存空间,结果在使用同一个数据的时候,他把我刚写进去的数据覆盖掉了,害得我后面的计算全出错了。”
这时,磁盘发表了他的看法:“执行流的问题,那一看就是进程调度器的锅,怎么非得在别人执行到关键步骤的时候把人家从 CPU 上赶下来!要是调度器稍微等一会儿,这问题不就解决了?”
进程调度器听到这话,气的站起来,说:“你,你怎么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时候切换进程不是由我来决定好不好?我是负责从就绪队列里选出最应该使用 CPU 的进程而已。等我开始调度的时候,那些进程就已经被操作系统撤下来了。”
操作系统补充道:“调度器说的没错,调度的时机是由中断决定的。看样子这种情况出现在进程时间片用尽的时候,出现了时钟中断,然后被其他进程抢占了 CPU 资源。”
磁盘听了,不好意思的说:“对不起,刚刚是我太武断了。那照你的意思,我们在执行到这部分代码的时候,像这样屏蔽时钟中断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操作系统摇摇头:“「中断禁用」这种方式确实可以防止进程在运行这部分代码时进行切换,但是,时钟中断是我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把控制权交给人类呢?万一有的程序员想要他们的代码可以完全占有 CPU ,不把时钟中断给我开启怎么办?我是不可能把这种重要权限交出去的,我要对整个系统负责。”
内存在旁边赞同道:“除了这一方面,你还要知道,现在都是多核时代了,你即使禁用了这个 CPU 的时钟中断,其他几个核还是能切换进程,然后访问这些数据。磁盘啊,你明明存了那么多文件,怎么懂得还是那么少。。。”
磁盘愤愤的道:“别瞧不起我,我这就去找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思考了许久的 CPU 开口了:“我来捋一捋吧,现在咱的目标是,不让两个进程同时执行这一段代码——我们把这段代码叫做临界区吧,换句话说,我们需要让进程互斥的进入临界区。那我们就把这段临界区「加锁」,”
“加锁?这是什么意思?”
“加锁是个比喻,其实「锁」只是一个共享变量,我们可以让它有 OPEN
和 CLOSE
这两个值。一个进程,比如说 A,进入临界区之前,先检查锁是不是 OPEN
状态,如果是的话,就把锁改为 CLOSE
状态 ,这样其他进程在进入临界区时,会发现锁已经 CLOSE
了,那就让他们循环等待 ,直到 A 出临界区然后将锁打开。”
内存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如果 A 发现锁是开着的,但在 A 还没有关闭锁之前,切换到了进程 B ,那么 B 也会发现锁是开着的,那么 B 也将能够进入临界区!
想到这里,内存把问题告诉 CPU,但 CPU 说,这对他不是问题。
原来计算机里有一条硬件支持的指令——TSL(test and set lock,测试并加锁),这条指令可以保证读字和写字的操作「不可分割」,也就是说,在这条指令结束前,就连其他处理器也不可能访问该内存字。
“TSL 指令会把内存字 lock 读到寄存器上,然后在对应的内存地址上写入一个非零值。那我们就可以利用这条指令改进刚刚的加锁的方法,就像这样:
我们让进程在进入临界区之前先调用 enter_region
,如果锁已经被关闭(表现为锁非 0 ),就循环调用enter_region
,直到锁打开,然后再进入临界区。出临界区之后,就调用 leave_region
把锁打开。这样不就解决你的问题了?“
内存点点头,说:“这确实是一个好方法,解决了临界区的互斥问题。”
不过操作系统不是很满意这种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式需要忙等待,浪费了 CPU 的资源啊,我觉得这种 TSL 方案需要改进。”
这时候大家陷入了沉默——谁也没有想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会议好像就此僵住了。
谁能想到一种更好的方案呢?
哈哈,我在文章里埋了伏笔哦,你猜猜是谁找到了更好的方法呢?
觉得我写的还不错的话,就点个赞吧!
声明: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在LINQPad中使用Ignite.NET
LINQPad是进行.NET开发的一款优秀工具,非常有利于Ignite.NET API的快速入门。 入门 下载LINQPad:linqpad.net/Download.aspx,注意要选择64位操作系统的AnyCPU版本; 安装Ignite.NET的NuGet软件包: 按F4(或点击Query -> References和Properties菜单项); 点击Add NuGet…,可能会出现警告:As you don't have LINQPad Premium/Developer Edition, you can only search for NuGet packages that include LINQPad samples.,这是正常的,因为Ignite软件包确实包含LINQPad示例; 通过单击Add To Query按钮来安装软件包; 点击Add namespaces按钮,并(至少)添加第一个:Apache.Ignite.Core; 关闭NuGet窗口,在Query Properties窗口上单击OK; 确认Language下拉框设置为C# Expression(默认...
-
下一篇
Kubernetes网络分析之Flannel工作原理及源码实现
Flannel是cereos开源的CNI网络插件,下图flannel官网提供的一个数据包经过封包、传输以及拆包的示意图,从这个图片中可以看出两台机器的docker0分别处于不同的段:10.1.20.1/24 和 10.1.15.1/24 ,如果从Web App Frontend1 pod(10.1.15.2)去连接另一台主机上的Backend Service2 pod(10.1.20.3),网络包从宿主机192.168.0.100发往192.168.0.200,内层容器的数据包被封装到宿主机的UDP里面,并且在外层包装了宿主机的IP和mac地址。这就是一个经典的overlay网络,因为容器的IP是一个内部IP,无法从跨宿主机通信,所以容器的网络互通,需要承载到宿主机的网络之上。 flannel支持多种网络模式,常用的是vxlan、UDP、hostgw、ipip以及gce和阿里云等,vxlan和UDP的区别是:vxlan是内核封包,而UDP是flanneld用户态程序封包,所以UDP的方式性能会稍差;hostgw模式是一种主机网关模式,容器到另外一个主机上容器的网关设置成所在主机的网卡地...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