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 2040 年将突破 1200 亿元,AI 大模型日耗 Token 飙升 300 倍
继2024年初被首次纳入“未来产业”后,脑机接口(BCI)于2025年7月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技术方向,写入“十四五”规划前瞻性布局清单。
央视财经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预计2024年达32亿元,到2040年将突破12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6%——这意味着,意念控制、神经交互不再只是科幻情节,而将成为下一代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
脑机接口正经历从“概念验证”到“场景落地”的关键跃迁。当前,国内科研机构与企业已在医疗康复(如瘫痪患者意念打字)、神经调控(抑郁症干预)、智能交互(AR/VR意念操控)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层面的强力推动,将进一步打通芯片、算法、临床与制造全链条,加速技术从科研走向规模化商用。
脑机接口的爆发,离不开AI大模型的指数级进化。数据显示,中国AI大模型的日均Token消耗量从2024年初的1000亿飙升至2025年6月的30万亿,增长300倍。这一惊人跃升不仅反映算力投入的激增,更意味着大模型已具备处理高维神经信号、解码复杂意图的能力——未来,BCI设备采集的脑电波将由大模型实时解析为指令、文字甚至图像,实现“所想即所得”的终极交互。
脑机接口与大模型的深度融合,正在催生前所未有的应用场景:
- 医疗领域:渐冻症患者通过意念操控AI生成语音,实现无障碍沟通;
- 工业场景:工程师用“思维”远程操控机器人完成高危作业;
- 教育娱乐:学生专注度实时反馈,游戏凭“意念”切换剧情。
这种“神经+智能”的组合,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科技部、工信部已联合启动脑机接口专项,支持关键技术攻关与标准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