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专访 | 准独角兽掌舵人冯雷和他的无限游戏:在AI的星辰大海中,建造一艘中国旗舰
在拓数派位于萧山的充满硅谷风格的办公室前,耸立着一个很像《荒野大镖客》牛仔形象的吉祥物——派派。“AI市场就像西部荒原一样,充满了机会。我们就像牛仔一样,在AI星辰大海中,打造一艘中国旗舰。”身穿白色衬衣,走路带风的拓数派创始人兼CEO冯雷很喜欢这个吉祥物。这位曾在硅谷成功创业、并将公司带到美国上市的连续创业者,如今在杭州萧山,投身于一片更波澜壮阔的“未知海域”——大模型数据计算。
办公室的白板上,还残留着复杂的数学公式和架构图。我们的对话,就从其中一个最著名的数学符号“π”开始。
“提到拓数派(OpenPie),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开放的馅饼’,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红利?”记者打趣道。
冯雷笑了,眼神里闪烁着理工科特有的浪漫:“核心可不是馅饼,是一千多年前数学家祖冲之算出π的3.1415926,是领先世界的一个成就。”拓数派也想重现祖冲之的荣光。另外一层意思是希腊字母π,意味着一个无穷无尽却可计算的无理数,它每一位都真实存在,但即便用尽地球上所有的沙子也不能算出值。“这寓意着我们追求的是一个时代计算能力的极限。我们的征途,是算不尽的星辰大海。”
拓数派创始人兼CEO 冯雷
至于“Pie”的拼写,他坦言是兼顾了发音和一点“娱乐精神”。“加上E,发音好听。大家联想到馅饼、饼图,也是数据展现的一种方式,我们觉得OK。但骨子里,我们是那个来自中国,立志成为世界级玩家的‘π’。”
冯雷是数据云与人工智能领域的连续创业者,在创立OpenPie前,曾组建Pivotal中国研发中心,并推动Pivotal的上市。他为何要“再出发”,闯入AI这片硬核且充满不确定的领域?在很多人看来,这无异于一场“吃力不讨好”的豪赌。
“这里有两个原因,”冯雷的语气变得沉稳,“一是我们看到中国需要自己的数据与AI底层提供商。我们既有能力,也有情怀服务于国家的基础AI核心战略。”他提到拓数派入选“杭州基础AI十八罗汉”,正是这种机遇与使命的体现。
拓数派创始人兼CEO 冯雷(万物生长大会)
“第二个原因,更像是一场‘无限游戏’。”冯雷用了一个哲学式的比喻。他上一段创业是做云原生,管理算力和数据。“算力越多,数据越大,模型越强。这个游戏没有终点,我们只是把它从美国延续到中国的土壤里深耕。就像一个连续创业者,剥开一层矿脉,看到里面还有更诱人的一层,就忍不住要继续挖下去。”
拓数派提出了一个听起来很酷的概念:“跑算力不跑数据”。这具体是如何实现的?它又解决了哪些痛点?
“传统的模式是把数据拷贝到算力上,好比为了喝一杯水,得把整个水库搬过来。而我们,是把算力这个‘水龙头’精准地接到数据‘水库’上。”冯雷用一个生动的比喻解释道。
他进一步描绘了这幅图景:拓数派构建了彼此平行的“数据空间”和“计算空间”。数据一旦入库,便“永不出户”,如同进入一个魔法保险箱。当需要训练模型时,算力会像“魔法列车”一样动态连接到数据上,完成计算后即刻“断开”,整个过程数据“可用不可见”,无法被拷贝或留存。
“这完美解决了可信数据的难题。”冯雷说,“比如公安和交通部门的数据需要联合分析,传统方式要么数据搬家,风险巨大;要么物理搬机器,效率低下。而在我们的系统里,上级只需一个授权,算力就能无缝切换,连接到交通局或公安局的数据上进行推理,数据本身纹丝不动。”
这项被冯雷称为“第五范式”的技术,已助力某部门将两千多万的预算方案,优化至九百多万落地,成本下降超50%。
冯雷有一个宏大的蓝图——将拓数派的大模型数据计算系统πDataCS比作AI时代的“iOS”。
“想象一下,未来企业里会有无数个智能体(Agent),数量可能超过员工。”冯雷描绘道,“苹果的iOS管理着底层的传感器、算力和数据,上面生长出海量的APP。我们一样,πDataCS就是这个底层的“AI操作系统”,管理着企业的数据、算力和私有模型,而上面运行的,是无数个解决具体问题的智能体。”
在这个生态里,开发者甚至无需写代码。“你只需要跟我们的‘元智能体’对话: ‘帮我下载一个最新的DeepSeek模型’,‘我的数据在这里’,‘我需要两张显卡’……它就会自动完成配置、训练和部署。我们现在甚至在辅导高中生开发智能体,他们不用写一行代码。”
商业野心之外,冯雷和拓数派也有着深厚的技术情怀与社会责任感。他们发起了“AI4AI”普及公益计划,并成立了1024数字产业基金会。
拓数派创始人兼CEO 冯雷
“人工智能到底是创造就业还是毁灭人类?如果我们从第一天起不把ESG的思考方式注入公司基因,等跑得太快再刹车就难了。”冯雷说,他们的公益基金会现在计划旨在普及AI,让更多人共享技术红利。
他们手把手地教背景各异的人,甚至高中生,开发智能体。“我们教会了几个高中生,他们为西藏小朋友学英语的困难,开发了一个智能体。这让我们觉得,技术有了温度。”
采访最后,我们抛出了一个理想主义的问题:如果十年后,人们因为拓数派而觉得世界更美好了,您希望是因为什么?
冯雷略作沉思,给出了一个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的回答:“十年后,如果拓数派成功了,我大概会回到基金会,去探索更未来的人工智能应该长什么样。”
他透露,拓数派的模式是“先有基金会,再有公司”。基金会负责前瞻探索,当技术接近产业化的临界点时,便成立商业公司将其落地。在他的愿景里,十年后的世界,因为拓数派的技术,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能像搭积木一样,拥有自己专业、可信的“私域大脑”;数据的价值被充分释放,却又被牢牢守护在隐私的堤坝之内;创造智能不再是顶尖实验室的专利,而成为每个有想法的人都能触碰的工具。
窗外,杭州秋天午后的阳光正打在冯雷身上,在拓数派的蓝图里,一场关于计算、关于智能、关于未来的“无限游戏”,正伴随着π这个无穷无尽的数字,热烈地向前奔涌。他们的目标,不是终点,而是无限接近那个代表着终极真理的“元模型”。光是这个过程,就足以让这群中国的“世界级玩家”热血沸腾。
内容转载自:浙江日报 潮新闻
文/记者:张云山 毛卫星
新闻原文链接:https://tidenews.com.cn/news.html?id=3281777&source=1
关注公众号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OurBMC大咖说 | 第13期:OurBMC社区联手移动云,破解云环境BMC管理困局
栏目介绍:"OurBMC 大咖说" 是一个由 OurBMC 社区精心策划的线上讲座栏目,每期邀请一位 BMC 相关领域大咖共同探讨 BMC 全栈技术的发展趋势、挑战和机遇。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资深从业者,"OurBMC 大咖说" 都将为你提供一个宝贵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快来关注 "OurBMC 大咖说" 吧!让我们一起聆听大咖们的智慧之声,共同推动 BMC 全栈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本期人物介绍:朱依新,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BMC项目经理。从事固件开发和管理7年,主要负责移动云磐石服务器、DPU等项目的BMC固件开发与管理,参与多项BMC固件行业和团体标准制定。 BMC(基板管理控制器)作为硬件级管理的核心组件,其运行效率直接决定了数据中心运维的整体效能与业务的稳定。然而,在追求极致资源调度与自动化运营的云环境中,我们长期面临一些结构性挑战:底层硬件资源的异构性与管理接口的多样化,严重制约了上层的标准化与自动化推进。 差异化引发困局 数据中心中服务器品牌与型号繁杂,各厂商BMC固件实现不一,导致底层代码碎片化。这使得验收团队不得不为每一套BMC固件重复设计测试用例、搭建专用环境...
-
下一篇
借助 ChatGPT API 将 AI 集成到测试自动化框架中 | 葡萄城技术团队
借助 ChatGPT API 将 AI 集成到测试自动化框架中 了解如何通过集成 AI 为自动化框架生成真实数据、检测日志异常,并提升 CI/CD 运行的可靠性。 当我第一次尝试在测试自动化框架中集成 AI 时,以为它仅能用于少数基础场景。经过几次实验后,我发现 ChatGPT API 在多个方面切实帮我节省了时间,还增强了测试自动化框架的功能:生成真实测试数据、在白盒测试中分析日志,以及处理 CI/CD 中的不稳定测试(抖动测试)。 一、ChatGPT API 入门 ChatGPT API 是 OpenAI 提供的编程接口,基于 HTTP(s)协议运行。它允许开发者发送请求,并从选定的模型中获取原始文本、JSON、XML 或其他任意偏好格式的输出结果。 API 文档通俗易懂,包含请求/响应体示例,让首次调用变得简单直接。我只需在 OpenAI 开发者平台生成 API 密钥,将其配置到框架属性中即可完成请求认证。 二、构建 API 集成客户端 我分别用 Java 和 Python 实现了集成,核心逻辑一致:发送 JSON 格式的 POST 请求并读取响应,因此该模式几乎可应用于所有编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