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详情

搜索引擎大盘在降,但这绝不是你SEM效果差的借口

日期:2025-10-13点击:5

搜索引擎大盘在降,但这绝不是你SEM效果差的借口

引言:从“流量恐慌”到“策略自信”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我将超过80%的精力都投入在了产品功能打磨、新功能规划与用户体验优化上。近期,一个现象引发了我的警觉:我们产品的付费搜索(Paid Search)流量正在逐步下滑。

起初,最直接的归因似乎显而易见。受到AI技术发展的广泛影响(例如搜索结果中的AI整合答案、用户提问习惯的改变),我们从搜索引擎的官方了解到,整个搜索大盘的流量确实呈现下降趋势。如此看来,我们的下滑似乎“合情合理”。

但秉持“先从自身找原因”的核心原则,我们坚信,外部环境的变化是公平的**,它筛选掉的是粗放的运营者,而奖励的是精细的策略家。** 我们团队重新仔细审视了百度后台的SEM关键字与落地页配置。这一看,果然发现了大问题。

于是我们决定重新系统梳理一遍SEM策略,并从中总结出一些关键方法。这篇文章,我想跳出单纯的“术”,更多地谈谈“道”与“法”,希望能抛砖引玉,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和补充。

破局点:为什么SEM策略必须由产品经理主导?

我花了不少时间学习,发现网上有大量SEM付费教程,内容多数偏技巧层面,比如账户层级搭建、关键词匹配模式、创意撰写、出价策略等。这些固然有用,但它们都建立在一个核心假设上:我们清楚地知道“我是谁”、“我的用户是谁”以及“我们能为用户提供什么独特价值”。

现实中,负责SEM的同事可能是优化高手,但未必深入理解产品。如果产品的核心价值没被准确、清晰地传递出去,那么再完美的账户结构、再高的出价,也只是在用金钱的扩音器,重复着模糊不清的口号。这很难带来质的改变。

所以我认为,SEM的底层策略,本质上是产品价值的对外转译。它必须由最懂产品、最懂业务价值的人来主导策划,再与SEM同事高效协作落地。这一次,我决定从产品视角重新构建关键词体系,并将其扩展为一个包含**“关键词矩阵-落地页体验-数据闭环”**的完整策略。

第一部分:五维关键词矩阵——构建产品价值的“引力场”

我将关键词体系分为五个层次,它像一个漏斗,从广泛认知到精准意向,层层筛选,捕捉不同阶段的用户。但是真正落地到搜索关键词后台的时候,他可能是多个部分,每个部分甚至有多个单元。

一、核心词/品牌词:守住基本盘,捍卫品牌价值

  • 定义: 例如,如果你的产品是低代码开发平台,那么【低代码】【低代码平台】就是核心词;【你的产品品牌名】就是品牌词。
  • 策略深度: 这类词是我们的“名片”,也是与竞争对手“正面拼刺刀”的主战场。它们往往竞价高昂,竞争激烈。
  • 产品经理的价值:
    • 预算控制与ROI红线:作为预算有限的中小企业,在这一部分必须设置严格的预算控制。产品经理需要与业务部门一同匡算出可接受的单客获取成本(CPA)上限。比如,我们能接受花500元获得一个有效试用线索吗?这个红线将直接指导SEM同事的出价策略。
    • 品牌防御: 投放品牌词,不仅是获取主动搜索的流量,更是一种品牌防御策略,防止用户在搜索我们时被竞品截胡。但是现在很多有搜索引擎有“蓝标”模式,给你展示信息增加【官方】二字,在此情况下,建议蓝标优先,有蓝标的情况下,可以不投品牌词。

二、产品价值主张词:打出差异化,吸引精准用户

  • 定义: 这一层是SEM策略的灵魂,它直接关联着产品的核心卖点(USP - 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 策略深度: 同样做低代码,如果你的产品强调国产化和信创适配,那么可以重点推【信创低代码】【国产开发平台】;如果擅长多系统集成,那么关键词可以偏向【系统集成方案】【ERP接口开发】等。
  • 产品经理的价值:
    • 价值翻译: 这是产品经理的核心工作。你需要将产品的功能列表(Features)翻译成用户的收益(Benefits)。例如,功能是“支持多种数据库连接”,价值主张词就应该是【异构数据源整合工具】,而不是【多数据库连接软件】。
    • 动态迭代: 这一部分的关键词应随产品迭代与市场变化持续更新。建议将其纳入产品发布流程(Go-to-Market)的一部分,每当有重大版本更新或市场策略调整时,同步更新关键词库,确保SEM始终在为最新的产品价值发声。

三、竞品词策略:我们选择“阳谋”,而非“阴谋”

  • 定义: 购买竞品关键词进行投放。
  • 策略深度: 很多企业会这样做,但我们明确不建议直接购买竞品品牌词。从用户体验角度看,当用户搜索A产品却看到B产品的广告,不仅容易导致误导,还会损害品牌信任,第一印象极差。
  • 产品经理的价值(提出更优替代方案):
    • 从“截胡”到“引路”: 我们不投竞品词,但我们会深入分析**“搜索竞品的用户,他们到底想解决什么问题?”**。例如,用户搜索“低代码产品A”,可能是在寻找一款灵活的APaaS平台。那么,我们就可以投放【灵活的APaaS平台推荐】等描述性词汇。
    • 构建对比优势: 针对这类关键词,落地页的设计至关重要。可以制作客观的产品对比页面(例如,功能对比表、适用场景分析),清晰地展示我们产品的优势所在,把选择权交给用户。这是一种自信的“阳谋”,而非偷偷摸摸的“阴谋”。

四、行业场景词:拓展边界,教育潜在市场

  • 定义: 与产品所聚焦的行业解决方案息息相关。
  • 策略深度: 比如你的产品更适合制造业,可投放【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案】【智能制造管理系统】;如果面向政府用户,则可考虑【政务信息化平台】【智慧政务解决方案】等。
  • 产品经理的价值:
    • 场景验证: 投放行业场景词,是验证**产品-市场匹配(PMF)**的低成本方式。通过观察不同行业词带来的线索质量和转化率,可以反哺产品战略,判断哪些行业是我们的高潜力市场。
    • 内容协同: 这类用户的搜索意图相对宽泛,需要用内容来承接。产品经理应与市场团队协作,确保落地页不是冰冷的产品介绍,而是有深度的行业解决方案白皮书、成功案例集或在线研讨会报名。先提供价值,再引导转化。

五、长尾词与意图词:精准捕捞,实现高效转化

  • 定义: 搜索意图非常具体,通常是疑问句或带有强烈对比、选择意味的词组。
  • 策略深度: 例如,低代码产品可尝试长尾词如【如何快速开发一个进销存软件】,对比词如【低代码平台哪家强】。
  • 产品经理的价值:
    • 深度匹配用户意图: 这是对产品经理同理心和用户洞察力的终极考验。你必须精准判断用户在问这个问题时,他处于哪个决策阶段?他最关心的点是什么?
    • 创意与落地页的“强一致性”:
      1. 搜索“如何快速开发软件”的用户,他可能还是个初学者,处于认知阶段。你的广告创意和落地页就应该像你举的例子一样,突出“无需编码”、“快速搭建”,提供一个引导性的教程或模板。
      2. 搜索“低代码平台哪家强”的用户**,他已经进入了**评估阶段。落地页就应该直接展示核心功能对比、客户证言、价格体系,并提供一个清晰的“免费试用”或“预约演示”入口。

第二部分:超越关键词——产品经理必须把控的落地页体验

流量引进来只是第一步。如果落地页体验糟糕,再精准的流量也会付诸东流。产品经理必须将落地页视为**“产品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1. 信息一致性原则**:** 广告创意承诺了什么,落地页就必须第一时间呈现什么。不要让用户产生“我被骗了”的感觉。
  2. 价值前置原则: 用户只有几秒的耐心。在首屏,就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告诉他“你能获得什么”,而不是“我们是谁”。
  3. 低摩擦转化原则: 转化路径要尽可能短。注册表单只保留最必要的字段,行动号召(CTA)按钮要清晰、醒目。每一个让用户多思考、多点击的步骤,都在流失潜在客户。

第三部分:协作与衡量——构建数据驱动的优化闭环

一个好的策略需要一个高效的协作和衡量体系来保证落地。

  1. 协作模式:
    1. 产品经理: 负责定义“说什么”(价值主张、关键词方向)和“对谁说”(用户画像、场景)。
    2. SEM专员:负责研究“怎么说”(创意撰写、出价技巧)和“何时说”(投放时段、设备选择)。
    3. 定期复盘会:建议每周或每双周召开,共同分析数据报告,不仅仅看点击率(CTR)和转化率(CVR),更要看线索的有效率、最终的成单率和客户生命周期价值**(LTV)**。
  2. 衡量指标:
    1. 从“流量思维”转向“经营思维”: 不要只盯着花了多少钱,带来了多少点击。产品经理更应该关注:这个渠道来的用户,激活率如何?留存率如何?他们最终为公司带来了多少收入? 将SEM数据与产品后端数据打通,才能做出最明智的决策。

结语

虽然SEO和口碑建设是更健康的长期战略,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SEM仍是许多企业不可或缺的获客渠道。尤其当整体流量大盘放缓,竞争进入存量博弈阶段时,胜利不再属于拥有更多预算的人,而是属于更理解用户、更能清晰传递产品价值的人。

从产品视角出发,将SEM从一个孤立的投放技巧,升级为一套与产品价值深度绑定的增长策略,这才是我们在流量寒冬中,维持效果、穿越周期的关键。

扩展链接

敏捷构建企业级应用及AI智能体

原文链接:https://my.oschina.net/powertoolsteam/blog/18695239
关注公众号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扫描即可查看该文章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