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SeaTunnel 同步 MySQL 到 Doris:全量增量 + SQL 过滤
Apache SeaTunnel 能够实现 MySQL 到 Doris 的全量和增量数据同步,同时也支持 SQL 级别的数据过滤。以下是具体实现方式及功能特点:
全量与增量同步支持
1. 全量同步
实现方式:通过 SeaTunnel 的批处理模式(job.mode = "BATCH"
),将 MySQL 的历史数据一次性导入 Doris。支持分片读取(如按主键分片)以提升效率,并可通过配置参数优化并行度、批量写入大小等。
source {
Jdbc {
query = "SELECT * FROM orders" -- 全量数据读取
partition_column = "id" -- 分片字段
split.size = 5000 -- 每分片读取行数
}
}
2. 增量同步
- 基于时间戳字段:通过
WHERE update_time >= '${last_update_time}'
动态参数筛选增量数据,需外部系统记录时间点并触发定期任务。 - 基于 CDC(变更数据捕获):使用 MySQL CDC 连接器实时捕获 Binlog 变更(如插入、更新、删除),同步至 Doris。支持精确一次语义(Exactly-Once)和流式处理。
source {
MySQL-CDC {
startup.mode = "latest" -- 从最新位点开始同步
table-names = ["db.table"]
}
}
SQL 级数据过滤支持
1. 数据源层过滤
- 在源端 SQL 中定义过滤条件:通过 source 模块的 query 参数直接筛选数据,例如仅同步特定状态或时间范围的数据。
source {
Jdbc {
query = """
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status = 1 AND create_time > '2025-01-01'
"""
}
}
- 转换层过滤 Transform 模块的 SQL 转换:在 transform 阶段通过自定义 SQL 对数据进行清洗、过滤或字段映射。
transform {
Sql {
query = "SELECT id, name FROM source WHERE amount > 1000" -- 过滤金额小于1000的数据
}
}
关键配置与注意事项
- Doris Sink 参数
需配置 Doris FE 节点地址、批量写入参数(batch_size)、数据合并策略(merge_type)等。
sink {
Doris {
fenodes = "doris_fe:8030"
batch_size = 10000
stream_load_properties = { "merge_type" = "MERGE" }
}
}
- CDC 同步依赖条件
MySQL 需开启 Binlog 并配置ROW
模式,用户需具备SELECT, REPLICATION SLAVE
权限。
- 性能调优
全量同步建议分片读取避免单节点压力;增量同步可调整 Flink 或 Zeta 引擎的并行度以提升吞吐量。
与其他工具的对比
- SeaTunnel 优势:支持批流一体、SQL 级灵活性、精确一次语义,适合复杂场景;相比之下,DataX 仅支持离线批量,Sqoop 局限于 Hadoop 生态 123。
- 与 CloudCanal 对比:虽然 CloudCanal 提供可视化界面,但 SeaTunnel 的插件化架构和开源特性更适合自定义开发。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a772304419/article/details/146341445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React 基础核心概念(8 个)——从入门到能写业务组件(上)| 葡萄城技术团队
React 基础核心概念(8 个)——从入门到能写业务组件(上) 前言:为什么要先掌握这些基础概念? 对国内开发者来说,React 是开发中后台系统、电商前端、移动端 H5 的“刚需技能”。但很多人刚学就陷入“会写 JSX 却不懂原理”的困境——比如不知道为什么状态更新后页面不刷新,或者写组件时反复遇到“属性透传”的麻烦。 这篇整理的 8 个基础概念,是 React 开发的“地基”:从 JSX 语法到最常用的 Hooks,每个都配了国内项目常见的示例(比如商品列表渲染、用户登录状态管理),帮你跳过“照抄代码却不懂逻辑”的坑,真正能独立写业务组件。 1. 什么是 React 中的 JSX?搞懂 React 专属语法 定义与作用 JSX(JavaScript XML)是 React 的“模板语法”,允许你在 JS 代码里写类似 HTML 的结构。很多初学者以为它是“HTML 的变体”,其实它最终会被 Babel 编译成React.createElement()函数,生成 React 元素(虚拟 DOM 节点)。 国内开发场景中,JSX 是写组件的“标配”——无论是电商的商品卡片,还是后台的...
-
下一篇
React 进阶优化概念(6 个)——从能写组件到写好组件(下)| 葡萄城技术团队
React 进阶优化概念(6 个)——从能写组件到写好组件(下) 前言:为什么需要进阶概念? 国内开发者在 React 项目迭代中,常会遇到两个问题: “性能瓶颈”:比如列表渲染卡顿、组件反复重渲染; “复杂状态难管理”:比如购物车多商品操作、表单多字段联动。 这篇整理的 6 个进阶概念,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钥匙”:从useRef操作 DOM,到useMemo/useCallback优化性能,再到自定义 Hooks 复用逻辑,每个都针对国内项目高频痛点,帮你从“能写组件”升级到“写好组件”。 1. React 中 useRef 的使用:不止是 DOM 操作 核心作用 useRef返回一个“持久化的 ref 对象”,它有两个核心用途: 操作 DOM:获取 DOM 元素的引用(如获取输入框焦点、读取元素尺寸); 保存持久化数据:数据更新时不会触发组件重渲染(如保存定时器 ID、上一次的状态值)。 国内开发中,useRef常用来解决“无法获取最新状态”的问题(比如定时器中访问过时的 state),或实现“输入框自动聚焦”(表单场景高频需求)。 国内项目示例:DOM 操作+持久化数据(双场景实...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SpringBoot2更换Tomcat为Jetty,小型站点的福音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
- MySQL数据库在高并发下的优化方案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Mario游戏-低调大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