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在 Sevalla 上部署 Next.js 博客:从搭建到上线全流程
很多开发者会纠结:“现在博客平台这么多,为啥还要自己搭博客?”
答案很简单:用 Next.js 搭的博客,是真正属于你的 “数字资产”。
为什么选 Next.js?为什么是 Sevalla?
先聊聊这两个核心工具的优势,帮你搞懂 “为什么这么组合”。
Next.js:不止是博客,更是你的品牌载体
Next.js 是基于 React 的开发框架,相比纯 React,它多了很多 “开箱即用” 的功能:服务端渲染(SSR)、静态站点生成(SSG)、路由优化…… 这些特性让博客加载更快、SEO 更友好。
但更重要的是自主权:
- 内容完全由你掌控,不用受制于平台规则(比如 Medium 的排版限制、Substack 的订阅抽成);
- 可以自由设计品牌风格,从配色到交互,和你的个人 IP 深度绑定;
- 扩展性极强,未来想加评论系统、数据统计、付费专栏,都能自己开发实现。
对独立开发者来说,Next.js 不只是个博客工具,更是搭建个人技术品牌的 “地基”。
Sevalla:简单到 “开箱即用” 的部署平台
Sevalla 是 Kinsta(知名 WordPress 托管平台)团队推出的新平台,主打 “平台即服务(PaaS)”。它的特点是把复杂的部署流程 “做减法”:
- 不用折腾服务器配置、环境变量这些琐事,控制台干净到 “需要的功能都在,没用的一个没有”;
- 集成了应用托管、数据库、对象存储等基础服务,不像 Heroku 那样需要一堆第三方插件才能跑起来;
- 对小项目很友好:静态站点最多能免费部署 100 个,流量不大的话基本零成本。
如果你嫌传统云平台(比如 AWS、Azure)太复杂,又想避开某些平台的 “隐性收费”,Sevalla 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实战:3 步搞定 Next.js 博客部署
下面从 “本地搭建” 到 “上线访问”,一步步带你操作。
第一步:本地搭建 Next.js 博客(5 分钟搞定)
不用从零写代码,直接用现成模板快速启动:
-
复刻模板仓库 打开Next.js 博客模板(或文中提到的类似模板),点击 “Fork” 复刻到自己的 GitHub 账号(国内用户也可用 Gitee 同步),仓库名可以自定义(比如 “nextjs-blog”)。
-
克隆到本地并运行 打开终端,克隆仓库到本地: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你的用户名/nextjs-blog.git cd nextjs-blog
安装依赖并启动本地服务:
npm install # 或 yarn install npm run dev # 启动开发服务器
打开localhost:3000
,就能看到博客的默认页面了。
- 写第一篇文章 博客内容存放在
content/blog
目录下,新建一个.mdx
文件(比如first-post.mdx
),按以下格式填写:
--- title: "My New Post" date: 2025-07-10 --- Welcome to my first blog post using Next.js and MDX!
保存后刷新页面,新文章会自动显示。最后提交代码到 GitHub:
git add . git commit -m "添加第一篇文章" git push origin main
第二步:部署到 Sevalla(自动上线,一劳永逸)
Sevalla 和 GitHub 的集成很顺畅,全程可视化操作:
-
注册并登录 Sevalla 用 GitHub 账号登录(避免重复认证),进入控制台后点击 “创建静态站点”(Static site)。
-
关联 GitHub 仓库 在 “选择仓库” 列表中找到刚才的
nextjs--blog
,勾选 “自动部署”(Automatic deployment on commit)—— 这样以后每次 push 代码,Sevalla 会自动更新博客内容,不用手动操作。 -
配置部署信息
- 分支选
main
(默认分支); - 显示名称填 “My New Blog”(方便识别);
- 构建设置保持默认(Sevalla 会自动识别 Next.js 的构建命令)。
点击 “创建站点”,等待 1-2 分钟,部署完成后会出现 “访问站点” 按钮,点击就能看到线上版本的博客了(默认域名是xxx.sevalla.page
)。
第三步:绑定自定义域名(让博客更 “正式”)
想让博客有个专属域名(比如blog.你的名字.com
)?按这几步操作:
-
在 Sevalla 添加域名 进入站点的 “Domains” 标签,点击 “添加自定义域名”,输入你的域名(比如
blog.example.com
) -
配置 DNS 解析 Sevalla 会显示需要添加的 DNS 记录(一般是 TXT 记录用于验证,CNAME 记录指向 Sevalla 服务器)。登录你的域名服务商(比如阿里云、腾讯云),在 DNS 解析面板添加对应的记录
-
验证并生效 等待 10-30 分钟(DNS 生效需要时间),回到 Sevalla 刷新页面,显示 “配置成功” 就代表域名绑定完成。此时访问
blog.example.com
,就能看到你的博客了
为什么推荐这样的组合?
- 对内容创作者:Next.js 让博客加载快、SEO 好,Sevalla 自动部署省时间,你可以专注写内容;
- 对开发者:全程用熟悉的 GitHub+npm 流程,不用学复杂的服务器知识,适合新手;
- 对成本敏感的人:Sevalla 免费额度足够支撑中小型博客,流量不大的话几乎零成本。
其实部署博客的核心不是 “用什么工具”,而是 “把内容掌握在自己手里”。用 Next.js+Sevalla 这套组合,既能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又能真正拥有自己的 “数字领地”—— 这可能就是独立开发者最看重的自由吧。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基于MaxCompute MaxFrame 汽车自动驾驶数据预处理最佳实践
一、背景及挑战 在汽车自动驾驶场景中,车端(量产车、研采车)持续产生并采集海量数据,包括图片、音视频、雷达、GPS等内容,这些数据通常以 ROSbag文件形式进行存储。 行业需求: 自动驾驶依赖海量多模态数据(视频、点云、传感器日志等),需高效处理、分析及管理。 核心痛点: 开发环境配置管理复杂 开发环境往往较为复杂,依赖 Python 环境、自定义镜像、Docker、K8s 等基础环境,需要开发人员花费大量时间自行配置环境及相关依赖,开发复杂度极高。 不同业务产线作业可能依赖不同环境、版本,开发人员需要自行保障环境、版本的一致性,导致运维成本极高。 计算资源调度不够灵活 传统方式缺乏灵活、自动化的分布式调度功能,导致资源利用率不理想且作业并发受限。 可扩展性限制,自动驾驶数据处理场景存在明显的业务/任务峰谷期,在工作负载高峰期,传统方式资源无法快速、弹性扩容以应对突增的数据处理需求,从而导致任务执行延迟和潜在瓶颈。 海量多模态数据处理性能压力大 自动驾驶场景单车日均产生TB级数据(如视频、点云、传感器日志),传统框架(如单机 Python)难以应对如此数据量级与处理复杂度。 在进⾏⼤...
- 下一篇
开发者指南:选对 AI 编程助手,效率翻倍还不添乱
标签:AI 编程助手、开发效率、工作流优化、GitHub Copilot、编程工具 技术团队梳理了挑选 AI 编程助手的实践经验,将其总结为一份简明指南。这一过程可类比 "Goldilocks 困境":有的 AI 过于活跃,有的过于被动,只有少数能做到 "恰到好处"。而 "恰到好处" 的标准,完全取决于开发者的个性化需求。 这份指南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开发者找到能够 "增强工作流" 而非 "干扰工作流" 的 AI 助手。 第一步:理解 AI 助手的三种行为模式 AI 工具的 "主动程度" 可划分为三类,对应不同交互风格: 1. 背景助手(低干扰) 特性:静默待命,按需响应 适配场景:需要深度专注的开发者 类比:可调用的 "超级自动补全" 2. 主动伙伴(中干扰) 特性:打字时提供智能建议,保持协作边界 适配场景:偏好 "轻量级提醒" 但拒绝过度干扰的开发者 3. 深度协作型(高干扰) 特性:主动提出重构建议,甚至自主实现部分功能 适配场景:愿意让 AI 深度参与开发流程的开发者 第二步:明确自身工作习惯 选择合适助手的关键,在于精准识别自身工作风格。可通过以下问题进行自我评估: 开发者类...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CentOS8安装Docker,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