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功能设计用例|得物技术
一、AI背景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AI-Generated Content)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内容生产的方式,并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例如:在自媒体平台自动编写文案并发布,快速分析数据,写小说,画漫画等。强大的文本生成能力已经实现了生产力超过生产资料,提供了更加高效的生产力,将AI引入到工作中成为发展的方向。
目前公司编写测试用例为人工编写,存在手工编写用例的普遍痛点,例如:重新编写,费时费力,边界遗漏,兼容遗漏等。AI拥有自动生成文本并快速整合的能力,以AI辅助功能用例编写成为推动行业创新和效率提升的关键点。
AI编写用例的优点:
※ 效率提升
AI可以快速生成大量测试用例,显著减少人工编写所需的时间,提升整体测试效率。
※ 测试覆盖提升
AI能够自动识别潜在的测试场景和边界条件,从而提高测试覆盖率,确保更全面的检测。
※ 一致性和准确性提升
AI生成测试用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易理解性,减少人为错误,增强测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AI热词:
二、设计方案
本部分介绍使用AI编写测试用例的的设计方案,包括使用流程和架构图。
AI编写用例流程图
AI编写用例架构图
三、设计核心介绍
本部分介绍如何使用AI辅助生成功能用例,详细讲解了从PRD文档->测试点->测试用例->Xmind用例->使用采纳,整条链路的核心设计与实现。
PRD文件解析器
平台支持飞书PRD文档中文本、多维表格、电子表格内容的解析,暂不支持对图片、流程图解析。文档读取分为6个步骤,分别为:获取飞书token、获取用户token、获取文件block列表、Table表格解析、电子表格解析、解析结果组装。以下主要介绍解析部分内容:
结构组成设计:
实现方案详情
※ 飞书文档读取
※ Table的提取与sheet表格的提取
Table提取:提取表格过程中需要将表格相关的块与子块关联绑定,递归解析所有的数据。并根据第一行各字段的长度<20做是否为表头判定,默认第一行为表头信息。
-
sheet提取:在飞书表格提取过程中需要使用多个递归,分别获取表格所有内容与元素
※ AI解析PRD文档:
-
PRD解析:通过与AI交互将文本内容解析为:需求关键字、测试背景、测试需求详情三部分,并按照特定字段将数据存储。
-
结构设计:
PRD解析结构设计
核心代码逻辑:
※ 获取关联测试需求业务背景:
-
根据PRD解析关键字信息匹配最相关的测试用例模块,使用向量和关键字双权重对RAG模块做测试用例提取:
-
keyword_weight:0.3
-
vector_weight:0.7
-
同时设置AI模型准确度为0.85
-
匹配过程中分别针对不同的关键字,从RAG数据中提取热度最高的3个测试模块,合并后提取所有模块中热度最高的三个模块作为业务历史背景。
-
RAG提取架构设计
-
核心代码逻辑
模型设计
测试点生成器
测试点生成器为AI生成用例的核心,实现PRD到测试点的转换。生成过程中结合需求背景、关键字、需求详情、业务背景、测试分析等信息作为业务背景,以更准确的生成测试用例。核心结构如下:
结构组成设计
实现方案详情
模型设计
测试用例生成器
测试用例生成器为AI用例生成器,负责将AI测试点转换为Xmind测试用例,主要实现两个功能,第一步将AI测试点转换为markdown结构的测试用例,包括用例名称、前置条件、执行步骤、期望结果等。第二部负责将第一步测试用例转换为Xmind结构。
实现方案详情
※ 测试点解析生成markdown格式用例:
生成markdown格式用例
解析结果
※ AI markdown格式转换为Xmind结构用例
转换Xmind结构
生成结果
模型设计
知识库搭建
LLM大模型有通用的推荐能力,针对公司业务场景是无法准确识别相关功能的,针对“最后一公里”问题,平台使用搭建测试用例知识库的方式,以提升推荐准确度。
平台会以历史测试用例与业务需求文档作为历史业务背景。在推荐功能用例过程中自动匹配历史业务背景,以提升推荐准确度。
知识库搭建
※ 知识库涉及范围
※ 实现方案详情
-
Xmind测试用例转换知识库
-
业务文档转换知识库
※ 模型设计:
-
测试用例转换文本AI模型
-
业务文档转换业务文档模型
四、实现结果展示
五、总结 & 规划
目前平台侧已经实现自动生成功能用例的功能,实现了从 PRD自动解析->测试点生成-> Xmind用例生成->同步平台的完整流程。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户编写用例效率。
后续规划
-
支持PRD文档图片/流程图等多模态数据解析
-
持续完善RAG模型与测试用例知识库的维护
往期回顾
1.从零实现模块级代码影响面分析方案|得物技术
2.以细节诠释专业,用成长定义价值——对话@孟同学 |得物技术
3.得物可观测平台架构升级:基于GreptimeDB的全新监控体系实践
4.得物自研DGraph4.0推荐核心引擎升级之路
5.大语言模型的训练后量化算法综述 | 得物技术
文 / 执一
关注得物技术,每周更新技术干货
要是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欢迎评论转发点赞~
未经得物技术许可严禁转载,否则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谷歌搜索面向美国市场全面上线「AI 模式」
2025 年 5 月 20 日,谷歌在 I/O 大会上正式宣布 Google 搜索「AI Mode」(AI 模式)面向美国市场全面上线。 AI Mode 基于 Gemini 2.5 打造,利用"query fan-out"技术将用户问题分解为更小的部分,同时在多样化来源中启动搜索,组装详细答案并提供相关来源。具有以下功能特点: 多模态输入 :用户可通过语音、文字、图片等多模态方式输入搜索问题,搜索引擎会自动分解查询意图,生成对应答案,适用于制定旅游行程、购物建议、编程指南等多种生活场景。 深度搜索 :可发起上百次搜索,跨领域整合信息,生成引用详尽的专家级报告,节省人工研究时间。 实时互动搜索 :基于 Gemini 模型和 Live API 技术,用户在 AI Mode 界面轻触 “Live” 图标,用手机摄像头对着现实场景 “现场直播” 提问,AI 实时理解画面内容并以语音回答,还提供相关资源链接。 智能购物体验 :帮助用户浏览衣服、比较产品、虚拟试穿服装,还可在用户允许下通过谷歌支付在价格下降时完成购买。 个性化推荐 :结合 Gmail、以往搜索记录和预订信息等个人资料,为用户提供更...
- 下一篇
RAG 五周年,向量检索发展状况如何?
AI 一天,人间一年。ChatGPT发布不过才两年多时间,业内就已经从卷大模型训练,上升到了卷AI 应用。到了应用这一层,大模型固有的幻觉问题、知识时效性不足以及垂直领域知识匮乏等缺陷逐渐暴露。大家发现,原来大模型并不是万能的。 在追求更可靠 AI 落地的过程中,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及其核心的向量检索技术,正成为解决这些难题的重要突破口。 基于这一背景,在 RAG 发布五周年之际,开源中国 OSChina《数智漫谈》直播栏目,特别策划"向量检索技术深度解析"专场,邀请到 Shopee 资深算法专家,高性能检索算法 NSG、SSG 发明者傅聪,以及DolphinDB 研发副总监胡津铭,于 5 月 28 日(周三)19:00,共同解构向量检索的技术本质,探讨其在 AI 时代破局大模型应用困境的核心价值。 本次直播的主讲人傅聪,于浙江大学计算机博士毕业,曾赴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研究,其主导发明的 NSG、SSG、PSP、MAG 等高性能检索算法,已落地为千亿级向量检索系统,成为工业界大规模检索的标杆方案。 其中,基于图的高维向量检索算法 NSG,是当前最为先进的图算法之一,与另一算法HN...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
- CentOS7编译安装Cmake3.16.3,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