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I」到「AI+」大模型正在抹平项目管理的“人工断层”
2024年,AI技术从概念验证迈向全面落地,正在深刻重塑IT项目管理的生态。生成式AI、自动化工具以及智能化协作平台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项目交付模式,也为解决复杂管理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
近期禅道发布了《2024 IT行业项目管理调查报告》,报告中对于AI在研发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应用问题做了深入的调研,并通过专业的数据分析工具ZenDAS,对数据样本做了客观、深入的分析。
AI工具普及加速,但深度应用仍待挖掘
《2024 IT行业项目管理调查报告》显示,AI工具在IT行业的接受度显著提升,超过60%的团队已将其融入日常工作中。以ChatGPT、文心一言为代表的综合型AI工具成为主流,广泛应用于生成文档、代码辅助、需求提炼等基础性任务。数据显示,569名受访者使用AI生成文档,531人借助其优化代码,部分团队甚至尝试用AI生成测试用例和脚本。
AI推动效率提升:从人力驱动到智能协同
IT行业的高强度工作状态在报告中一览无遗:近60%的从业者每周工作时长超过50小时,项目延期率接近40%。传统依赖人力堆砌的模式已难以为继,而AI的介入正在改写规则。在代码开发领域,AI能够自动生成代码片段、检查缺陷,将开发效率提升30%以上;在需求管理中,AI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快速提炼用户核心诉求,减少沟通偏差;在资源调度上,智能算法能够动态优化任务分配,降低人为失误风险。点评嘉宾王明兰点评指出,“AI工具的应用已经深入到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在提升效率和优化流程方面表现出色”。AI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智能成员”,推动项目管理从“人力驱动”向“人机协同”转型。
AI促进跨界协作:打破沟通壁垒
在《2024 IT行业项目管理调查报告》中显示“信息传递中断”“跨部门协作壁垒”位列团队沟通痛点前三名,尤其在异地协作和复杂项目中更为凸显。AI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生成文档、生成代码、代码检查、文档润色、总结提炼、生成注释、报错查询、需求润色、Bug润色等等。
这些工作在AI工具的辅助下,减少了信息对齐过程中的损耗,将模糊的业务语言转化为精准的技术需求,减少理解偏差,消除沟通盲区。正如徐东伟老师在报告点评:“AI代替的不光是我们的手和脚(做费时费力的事情),还会在相当大程度上代替我们的脑(做思考和有创意的事情)。”通过项目管理工具加速信息流动,更通过AI的智能分析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孤岛”,让协作真正无缝衔接。
AI+禅道软件:让研发管理流程自驱动
作为国内领先的项目管理平台,禅道集成AI框架可自动生成用例、执行测试并定位缺陷,形成闭环管理;在资源调度上,系统能根据团队负载动态调整任务优先级,避免过载,让项目管理从“人盯流程”转向“流程自优化”。
- 全面集成AI大语言模型:可根据需要配置可选的语言模型,以便于配置适合组织的流程工具,获取更高效和场景化的AI体验。
- 高效便捷的AI提词:通过智能提词和自动化润色功能,便捷地对需求、任务和Bug进行润色,支持一键拆分用例和子计划。帮助用户实现需求润色、Bug润色、任务润色、一键拆分用例、拆分子计划、Bug转需求、需求转任务、提词设计器等功能。用户可根据需要自定义配置提词,简化项目管理流程,提升项目质量。
- 内置丰富AI小程序:依托于多语言模型,系统内置了丰富的AI小程序,用户可灵活使用和配置适合组织的AI小程序,辅助各类创意性工作。
- 支持与AI进行实时对话:在禅道中,用户可基于大语言模型配置智能体助手,赋予特定人设、语气或欢迎语等,无论是辅助编辑、进一步询问,还是其他创意类文字工作,禅道的AI聊天功能都可以为您提供帮助和支持。
AI+禅道社群:打通管理生态的最后一公里
《2024 IT行业项目管理调查报告》揭示了一个清晰趋势:AI正从辅助工具进化为项目管理的核心驱动力。在这场变革中,禅道正在全力以赴地通过AI赋能项目管理。以AI为引擎,帮助企业跨越“最后一公里”,实现从工具效率到生态智能的质变。2025年禅道AI功能实现了对DeepSeek集成,为用户提供更多的AI模型选择。
除此之外,禅道还致力于打造以“工具+方法论+社区生态”为闭环的全栈AI解决方案。2025年,「禅道·中国行」线下活动,围绕AI议题,举办了多场AI主题活动。为大家打造沉浸式互动实战AI工作坊,通过现场实战模拟演练,与专家大佬组团刷经验值,快速学以致用,让AI技术更好地为大家的工作赋能。
在企业和团队智能化转型的道路上,禅道是企业智能化转型的知心伙伴,也是个人学习提升的良师益友。希望更多的企业和个人都能够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和效率飞跃。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DeepSeek模型MOE结构代码详解
其实在DeepSeek-R1爆火之前,DeepSeek V2在我们行业就已经妇孺皆知了,它独特的MOE结构值得研究一下。这篇文章是基于 ZOMI酱 的2个视频写的,这2个视频讲的很好,建议大家都学习一下:《MOE终于迎来可视化解读!傻瓜都能看懂MoE核心原理!》和《使用昇腾NPU手撕MoE单机版代码!没想到如此简单!》。 这篇文章是把我自己的理解梳理一下,加强自己的理解和记忆。 MOE结构概述 我们可以从zomi酱视频里面的这张图开始: MOE是mixture of experts 的缩写,简单来说,就是把传统transformer结构中decoder层里面的单个线性层替换层多个并列的线性层。在这些线性层前面还有一个Router,Router会选择并列线性层里面的一部分进行计算。这样的话,既能让模型学习更多的知识(多个"专家"),又能减少推理计算量(选择部分"专家"进行计算)。 MOE计算代码 接下来我们参考zomi酱提供的代码来详细看一下MOE的计算过程是怎样的: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nn.functiona...
- 下一篇
OurBMC大咖说 | 第10期:统信UOS操作系统,深度参与并赋能BMC技术发展
栏目介绍:"OurBMC大咖说"是一个由OurBMC社区精心策划的线上讲座栏目,每期邀请一位BMC相关领域大咖共同探讨BMC全栈技术的发展趋势、挑战和机遇。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资深从业者,"OurBMC大咖说"都将为你提供一个宝贵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快来关注"OurBMC大咖说"吧!让我们一起聆听大咖们的智慧之声,共同推动BMC全栈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本期人物介绍:梅海鹏,统信软件有限公司 产研平台内核研发部研发经理,目前主要负责统信服务器操作系统内核研发, 先后参与并主导了统信 uos 服务器操作系统 V20 的 1050、1060、1070 版本的商用开发和发布,目前专注于内核高性能时延网络、高性能存储方面的研究和开发。 开源故事 开源的理解 在求学阶段,我便投身于Linux 嵌入式板级开发与内核裁剪工作。彼时,我对开源的理解尚处于浅层,仅将其视为可免费借用行业大牛现成代码、提升开发效率的途径。踏入职场后,尤其是加入统信并直接参与商用操作系统开发以来,我对开源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识。 开源绝非简单的免费使用,它更强调参与与共享。各方力量汇聚于此,携手推动技术方向不断前进,并助力其在各...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MySQL8.0.19开启GTID主从同步CentOS8
- Mario游戏-低调大师作品
- Linux系统CentOS6、CentOS7手动修改IP地址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CentOS7编译安装Cmake3.16.3,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