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dit踩坑、LinkedIn爆款,聊聊海外运营心得
3月13日晚,开源中国邀请了5位有丰富海外运营经验的从业者进行直播交流。他们结合各自在Reddit、LinkedIn、Medium、小红书等平台的实际操作,分享了面向开发者(To D)、企业(To B)和个人(To C)等不同受众的运营心得。
参与讨论的嘉宾包括:
-
陈宁静:Bytebase 市场负责人
-
沙昀其(Daniel):观测云海外市场负责人
-
许为佳:海外博主,锌财经东南亚首席顾问
-
魏伊培(Iris):DKU 创业导师,AFFiNE cofounder & 前运营负责人
-
夏歌:CNCF WasmEdge 创始成员
下文根据直播整理:
陈宁静:Reddit、LinkedIn、Medium等平台的区别非常大!我们之前想着一篇文章可以投所有渠道,后来发现完全行不通。现在我们主要投Reddit和领英,这两个渠道转化率相对高一些(除了官网SEO之外)。
Reddit的用户更To D(To Developer),都是纯技术流的开发者。你写一篇看起来很"高大上"的文章,比如“XXX技术解析”这种,发领英可能很多人点赞;但发Reddit上,可能直接被踩到沉底。
我们之前写过一篇教程,讲Bytebase怎么和Jira集成。发领英时一堆人点赞,大家都觉得:"哇!Jira!大公司用的!好Enterprise!"——好像点一下Jira就能集成Bytebase,看起来特别厉害。
结果同一篇文章发Reddit,我的Reddit Karma(声望值)直接归零...惨烈到爆!刚发上去就看到分数一直掉、一直掉,最后直接消失。 最后系统可能可怜我,给了个1分还是2分...就像施舍一样(笑)。
一开始我不理解为什么会被踩,还以为是提到Bytebase像打广告,大家才不喜欢。后来仔细研究才发现——Reddit那帮开发者超级讨厌Jira!觉得Jira就是大公司的臃肿工具,他们天然反感这类东西。所以结论是:其他内容可以发,但千万别在Reddit提Jira! 领英上发这个完全没问题!他们就爱看这种"企业级集成"的内容,味道对了。不过两个渠道都能来流量,领英的转化率确实更好。
魏伊培(Iris):早期,我们就是个草台班子,什么都做,比如Medium、Reddit,包括社群也搞了好几个,Telegram、Discord都有。但后来发现,明显上量的渠道确实不太一样。刚刚宁静已经提到一些了,Reddit更To D(面向开发者),LinkedIn更To B(面向企业)。
我顺便说一下领英的转化率——如果你们去发领英私信(虽然我没搞过Newsletter),领英私信的回复率是非常高的。不管是拉票、约Meeting(User Meeting),回复率大概能有10%到20%,相当高了。
Twitter私信的回复率大概是1%到15%。邮件营销如果刚开始不优化,直接海投、没什么策略的话,可能只有0.1%到0.5%。但如果能打磨和优化,打开率甚至可以高达30%,非常厉害。所以每个渠道其实都值得深耕。
至于Telegram和Discord,Discord更偏向社区属性,但它不太适合私信。因为Discord加好友后,对方必须通过好友申请才能看到你发的消息。而WhatsApp和Telegram不同,无论是不是好友,你发消息对方一定能收到(强制送达),所以它们的私信回复率反而会比较高。
我觉得早期还是看大家是走内容运营还是用户运营,然后根据不同的方式去匹配渠道会更好。
最后再给一个Tips:如果早期做SEO,自己的站点评分或Credit没特别高,可以先用Medium。Medium的站点评分很高,可以先在Medium发,然后自己官网也发,互相引用。等官网的评分(比如DR)上去了,再主要以官网为引流渠道。
夏歌:我们主要用的渠道,首先是在自己的官网上发。
关于Medium,我非常同意Iris的说法——我们最开始也用,但后来就不用了。
不用是因为,发现这些流量并不能提升我官网的排名,或者说流量都留在了Medium上,并没有导到官网。而我官网上有更多内容,所以后来就是在Reddit和Hacker News上发得比较多。
我在Reddit上养号,是在一个游戏论坛——那种玩复古游戏机的社区。有次我发了一张照片说"这是我的复古游戏机",结果一群人回复:"不是我们说的这个品类!"然后疯狂给我点downvote,一直点到-29。我当时都懵了,心想我到底犯了什么大错?
这次经历之后,我就明白了:Reddit上的人,不管是开发者还是普通用户,对这个社区都非常维护和尊重。所以我们不要乱发。发的时候要注意:
-
BD(商务合作)相关的内容我一般不怎么发,或者会放到最后。比如和Docker的合作,我会先说"Docker支持了某某功能""Docker新增了某某特性",而不是直接写"我们和Docker合作了好自豪"。
-
文章要更技术性,发之前会加一些评论或描述。你可以观察那些排名高的帖子,模仿他们的写法。
关于Hacker News,我至今没摸清它的算法,所以没什么能分享的(比如怎么上Hacker News Trending)。如果谁知道的话,请告诉我!
沙昀其(Daniel): 我们那个竞品因为它贵得离谱,他们的用户都在疯狂吐槽。我就会去煽风点火。我会在评论区跟他们一起讨论,但要讲得委婉一些,或者一边讨论一边插话。我发现这样效果还不错。当然我这样已经算比较生硬了,如果能再自然一点更好。其实你会发现上面经常会有一些关于竞品的讨论,你可以自然地加入进去。
夏歌:对,而且我觉得用户真的很好。因为你发完之后,他们会很认真地评论,不是随便敷衍说"你好棒"那种。他们真的会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比如"你们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然后你就要解释原因。这样一来一往,你也能得到很多产品反馈。我觉得我们对Reddit和Hacker News要有敬畏之心。
魏伊培(Iris): 你可以把黑粉变成唯粉的,只要你足够真诚。
许为佳: 刚才听大家都在讨论To D(面向开发者)或者To B(面向企业)的平台选择,但我们其实是To C(面向个人)的。我们的目标是打造高管或者教授的知名度,帮助他们后续更容易获得奖项、扩大影响力,或者参与图书出版、讲座论坛,甚至申请国家基金等。所以我们的逻辑完全不同。
如果是To C 的话,我们一般会选择:
-
DAU(日活用户)比较大的平台;
-
技术社区氛围比较好的平台。
在国内,像知乎这种技术类大V比较集中的平台就很合适,很多北美教授也会在知乎上布局。
最近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小红书上出现了很多技术账号,而且确实有一些技术大佬在慢慢入驻。最让我们意外的是,这些账号背后都是真人运营。我们尝试过connect他们,有些是希望他们帮忙推广产品,有些则是希望建立合作关系——比如头部专家可以一起参加论坛,或者在国际会议时互相引荐,甚至只是在LinkedIn上发些合照,这些都有帮助。
我发现他们在小红书上真的会回复你。在知乎上联系这些大佬时,回复率可能只有5%左右(就像Iris刚才说的数据),但在小红书上能达到30%左右。这是我们在To C端的一些经验。
我自己还运营生活类账号。在小红书这类平台上,有很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华人用户,他们经常会在评论区提出文化差异方面的challenge。相比之下,生活类账号确实比较"危险",你看那些被骂的生活类账号,骂得可真是...(笑)但技术类账号就好很多,大家普遍没那么敏感。技术圈的人整体还是比较友好的,至少批评都是针对技术点,是有价值的讨论。
微信扫码,观看直播回放:
【数智漫谈】
OSCHINA 视频号直播畅聊栏目【数智漫谈】,每期一个技术话题,三五位专家围坐,各抒己见,畅聊开源。给大家带来最新的行业前沿、最热门的技术话题、最有趣的开源项目、最犀利的思想交锋。如果你手上也有新点子、好项目,想要跟同行交流分享,欢迎联系我们,讲坛随时开放~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为什么日本客户最受欢迎,而欧美市场不能急?
3月13日晚,开源中国邀请5位资深海外运营专家以直播的方式,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围绕技术产品出海的区域选择、市场策略与文化差异展开讨论。 观测云、Bytebase等企业的实战案例揭示了一条共性路径:新兴市场如东南亚成为技术出海的"试金石",而欧美市场则对产品价值与本地化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市场以高付费意愿和用户自律性成为意外亮点——当地客户不仅自发推广产品,甚至组织线下社群活动。 从时区协同到文化适配,从SEO蓝海到标杆客户裂变,这场讨论为技术企业绘制了一幅动态出海地图:既要遵循"先易后难"的渐进原则,也需敏锐捕捉不同市场的用户特质与生态机遇。 下文根据直播整理: 观测云海外市场负责人沙昀其(Daniel):我们当下的重点是东南亚市场,一会会讲为什么选择这个市场。首先,观测云是一个可观测性云服务,既然是云服务,就必然和云厂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阿里云、华为云这些,用户都可以直接从他们的Marketplace订阅,一键就能使用我们的SaaS服务。同时在生态方面,我们也凭借与云厂商的深度合作,包括一些其他本土合作伙伴的销售网络和渠道,才迈出了这第一步。所以说,我觉得在...
- 下一篇
在海外做推广,要花钱吗?怎么花?
3 月 13 日晚,开源中国邀请了 5 位有丰富海外运营经验的从业者进行直播交流,围绕海外推广策略展开深度讨论。 AFFiNE 联合创始人 Iris 率先分享"从零到一的冷启动经验":"第一次产品发布时我们穷到只能靠实习生,但流量起来后自然会有 influencer 主动找上门。"她特别强调产品市场匹配(PMF)的重要性,并透露与海外KOL砍价的秘诀:"报价2000美金的合作往往能砍到3-5折"。 直播间多位嘉宾碰撞出运营干货:Product Hunt 控票、KOL 合作技巧、开源社区互助生态等话题引发热议,更总结出"十万粉以下KOL性价比最高"等实操结论。整场直播金句频出,既有"印度人抱团"的趣谈,也不乏"中国人一起赚世界的钱"的豪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海外推广方法论。 参与讨论的嘉宾包括: 陈宁静:Bytebase 市场负责人 沙昀其(Daniel):观测云海外市场负责人 许为佳:海外博主,锌财经东南亚首席顾问 魏伊培(Iris):DKU 创业导师,AFFiNE cofounder & 前运营负责人 夏歌:CNCF WasmEdge 创始成员 下文根据直播整理: Iris:...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CentOS6,CentOS7官方镜像安装Oracle11G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SpringBoot2更换Tomcat为Jetty,小型站点的福音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