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选谁?五大多智能体 ( Multi-AI Agent) 框架对比
编者按: 当前 AI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多智能体框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何在 AutoGen、LangGraph、CrewAI 等众多框架中做出正确选择,找出那一个真正适合你需求的多智能体框架?
本文作者通过对五大多智能体 AI 框架的比较,提出了一个关键观点:不同的 AI 框架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选择的关键在于精准匹配项目特点和技术路线。
作者 | Mehul Gupta
编译 | 岳扬
在生成式 AI 领域,Multi-AI Agent 这一话题正变得日益火热。众多科技巨头纷纷推出了相关框架,令人目不暇接。
但是,面对众多的 Multi-AI Agent 框架,如何做出选择确实是个难题。
市场上的选项繁多,让人难以决断!
特别是在 OpenAI 推出了 Swarm,微软也推出了 Magentic-One 之后,这一领域更是显得拥挤。为了帮助大家理清思路,我将详细剖析这些框架的核心特性、优势以及潜在的不足,以便大家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最佳选择。接下来,我们将逐一探讨这些框架:
AutoGen (Microsoft)
LangGraph (LangChain)
CrewAI
OpenAI Swarm (OpenAI)
Magentic-One (Microsoft)
01 Autogen
AutoGen 框架是该领域的先驱,由微软推出,并在软件开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主要特点如下:
- AutoGen 包含用户智能体和助手智能体两个核心角色。
- 用户智能体负责提出编程需求或编写提示词,助手智能体则负责生成和执行代码。
- 助手智能体不仅负责代码生成,还包括代码执行过程,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智能体或其他智能体。
- 该框架擅长于代码任务的多智能体编排(multi-agent orchestration),同时也具备处理其他类型任务的能力。
- 在智能体间的交互过程中,允许人工提供指导。
- 来自微软的强大、坚实的社区支持。
然而,AutoGen 也存在以下局限性:
- 对非编程背景的用户来说,操作不够直观。
- 在本地部署大语言模型(LLMs)时,配置过程较为繁琐,需要额外配置代理服务器。
- 在非软件开发领域,其表现可能不如专业工具出色。
02 CrewAI
CrewAI 通常是大家快速搭建 Multi-AI Agent 任务演示的首选工具,因为它的操作直观,配置起来也十分简便。
功能特点:
- 操作界面直观,主要依靠编写提示词。
- 创建新智能体并将其融入系统非常简单,几分钟内就能生成上百个智能体。
- 即便是非技术背景的用户也能轻松上手。
- 得益于与 LangChain 的集成,它能够与多数 LLM 服务提供商和本地 LLM 配合使用。
不足之处:
- 在灵活性和定制化方面有所限制。
- 更适合处理基础场景,对于复杂的编程任务则不太理想。
- 智能体间的交互偶尔会出现一些故障。
- 技术社区的支持力度相对较弱。
03 Langraph
我个人非常推崇 LangGraph,这个工具可以适用于各种 Multi-AI Agent 任务,并且具有极高的灵活性。
功能特点:
- LangGraph 基于 LangChain 开发,其核心思想是"有向循环图(Directed Cyclic Graph)"。
- 它不仅仅是一个 Multi-AI agent 框架,功能远超于此。
- 高度灵活,可定制性强,几乎能够满足所有多智能体协作应用的需求。
- 作为 LangChain 的延伸,它得到了技术社区的大力支持。
- 能够与开源的 LLMs(大语言模型)以及各种 API 无缝协作。
不足之处:
- 文档资料不够详尽。对于编程经验较少的用户来说,上手难度较大。
- 使用它需要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特别是在图(graphs)和逻辑流程的理解上。
04 OpenAI Swarm
OpenAI 最近发布了 Swarm,我得说,对于想要入门 Multi-AI agent 框架的新手来说,这可能是目前最易用的选择。
功能特点:
- 非常适合 Multi-AI Agent 领域的新手。
- 主要致力于简化"智能体创建"过程,以及智能体之间的上下文切换操作(我们称之为Handoffs)。
- 制作一个简短的演示应用极其简单。
不足之处:
- 只支持 OpenAI API,不支持其他 LLMs。
- 不适合在生产环境部署。
- 系统的灵活性有待提高。
- 技术社区支持较弱,甚至无法在 GitHub 上提交问题反馈。
05 Magentic-One
最新亮相的是微软推出的 Magnetic-One(这是微软的第二个框架),其目标是对现有的 AutoGen 框架进行简化。
功能特点:
- 与 Swarm 相似,Magnetic-One 同样适用于编程经验较少的用户,操作起来简便快捷。
- 系统预设了五个智能体,包括一个管理智能体和另外四个专用智能体:WebSurfer 负责在浏览器中浏览网页以及与网页进行互动,FileSurfer 负责本地文件的管理与导航,Coder 专注于代码的编写与分析,而 ComputerTerminal 则提供控制台访问权限,运行程序和安装库文件。
- 该框架基于 AutoGen 打造,是一个通用框架。
- 附带了 AutoGenBench 工具,专门用于评估智能体的性能。
不足之处:
- 对开源 LLMs 的支持较为复杂,不易实现。
- 灵活性有待提高;从某种程度上看,它更像是一款应用,而非一个框架。
- 目前的文档资料和技术社区支持力度几乎为零,尚需加强。
06 那么,哪一款 Multi-AI Agent 框架最为出色?
以下是我的个人见解(我亲身体验过这些智能体框架):
- 在软件开发方面:AutoGen(由微软推出) ------ 它最适合处理代码生成和复杂的 multi-agent 编码工作流任务。
- 对于初学者来说:OpenAI Swarm 和 CrewAI ------ 这两个框架操作简便,非常适合刚接触 multi-agent AI 且没有复杂配置需求的新手使用。
- 处理复杂任务的首选:LangGraph ------ 该框架提供了极高的灵活性,是为高级用户设计的,支持自定义逻辑和智能体编排(orchestration)。
- 在与开源 LLMs 的兼容程度方面:LangGraph ------ 它与开源 LLMs 的兼容性极佳,支持多种 API 接口,这是其他一些框架所不具备的。CrewAI 在这方面也表现不俗。
- 技术社区支持最给力:AutoGen 拥有相当不错的技术社区支持,能够帮助用户解决一些难题。
- 即开即用的选择:CrewAI ------ 它的配置快捷、操作直观,非常适合用于演示或是需要迅速创建智能体的任务。Swarm 和 Magentic-One 的表现也相当不错,但社区支持相对较弱。
- 性价比之王:Magentic-One ------ 它提供了一套预配置的解决方案,采用了通用框架的设计方法,可能在初期能够节省成本。Swarm 和 CrewAI 在成本效益方面也值得关注。
Thanks for reading!
Hope you have enjoyed and learned new things from this blog!
About the authors
Mehul Gupta
GenAI Courses & Projects :
https://datasciencepocket.gumroad.com/
END
本期互动内容 🍻
❓你认为哪个框架最适合你的需求?为什么?
原文链接: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什么情况适合退守新一线,他们说了真话
11月21日,开源中国OSCHINA 直播节目《开源漫谈》第17期邀请了5名嘉宾,就“逃离北上广深,新一线是不是最好的去处”这一话题展开探讨,既聊到了新一线城市在成本、人才稳定性、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指出了在人才招募、团队建设和技术创新方面的挑战。 本次直播,还讨论了如何与大厂共存、南北方政策差异等话题,微信扫码,可查看回放。 以下内容根据直播整理: 01 一个城市的软件产值,并不完全代表城市软件实力的真实水平 河南省数字产业创新中心总经理周宜游: 我国共有14个软件名城,包括深圳、杭州、北京、南京、上海、成都、济南、武汉等城市。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北京的软件产业规模达到2.6万亿元,无疑是行业的巨无霸。上海和深圳的软件产业规模也超过万亿元,而杭州和南京则超过8000亿元。重庆、天津等城市的软件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武汉、西安等城市则超过2000亿元。 相比之下,郑州的排名较为靠后,去年软件产业规模为650亿元。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可能并未全面反映各城市在软件行业的竞争能力。以西安为例,其公有云市场规模不足10亿元,但软件业产值高达2500亿元。郑州的公有云市场规模与西安...
- 下一篇
StarRocks存算分离在得物的降本增效实践
一、背景 OLAP引擎在得物的客服、风控、供应链、投放、运营、ab实验等大量业务场景发挥重要作用,在报表、日志、实时数仓等应用场景都有广泛的应用。 得物引入和使用OLAP引擎的过程中,每个业务都基于自己的需求选择当时最适合自己的引擎。现在得物内部同时使用阿里云上的Hologres、ADB、Clickhouse与ECS自建的开源Clickhouse与StarRocks 5种引擎产品,从业务使用成本和运维维护的角度长远看都是不利的。 2024年,我们开始向只保留1到2个引擎的方向努力。最近,我们把一套4000+核的业务,最复杂的Clickhouse集群迁移到了存算分离的自建StarRocks上,成本节约40%,查询耗时降低一半,单节点不可用导致的集群不可用耗时从15分钟减少到了30s。 二、Clickhouse在大数据量下的困境 Clickhouse虽然单机性能首屈一指,但分布式架构存在水平扩展性、元数据管理、数据一致性、join查询性能等一系列问题。被迁移的这个Clickhouse集群服务于得物的智能运营平台,使用了超过4000核,存储超过500TB。随着业务增长,集群面临一些实际问题。...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SpringBoot2更换Tomcat为Jetty,小型站点的福音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