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立志改变农业,后来写代码、玩开源、开酒馆······
为了迎接 1024 程序员节,OSChina 开源中国新增了【家里有个程序员】栏目,记录一下 OSCer 们当前的生活,欢迎各位 OSCer 踊跃投稿呀。
投稿细则:https://my.oschina.net/u/3859945/blog/15727245
说起程序员,大家的第一印象估计是:沉默寡言,生活全是代码与 bug 的较量。但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做程序员?” 我只能说,血液里仿佛流淌着一股未完成的使命感。这事儿,要从我初中开始说起。
小时候,我立志“走出大山,再回到大山”。学技术、改造家乡,打造一个农业的良性生态循环。这份使命感,既单纯又朴素。而随着岁月的流逝,生活给我做了个“热更新”。上了大学,看完《社交网络》电影后,感觉有了新的使命,决定让校园告别纸质传单和黑板报,直接上手写代码,目标:改变校园社交!于是我的“Hello, world!”就这么拉开了序幕。我从想改变农业的少年,变成了想改变校园社交媒体的青年。
大学毕业后,我踏上了程序员这条不归路。当时刚进前端领域,老板一句“不破则不立”,就把我推向了 Java 的大门。一学就是七八年,硬是从前端熬成了全栈开发。外表平静的我,内心一直不安分,玩开源、写博客、思考人生,开酒馆、开咖啡店、开餐厅、该干的都干了,不该干的也干了。
说实话,做程序员虽然表面上看着枯燥,但背后其实也有很多乐趣。项目出差的时候,我自告奋勇接下所有任务,就是为了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至于学习嘛,那更是没少“下血本”,为了偷师学艺,我时常用微博发的工资请同事吃饭,顺便讨教点问题。算是我唯一的“知识付费”项目了。
再后来,我转战支付行业。这个行业给了我很多思维上的突破。不仅理解到现实世界中的信息流、资金流的边界,还锻炼了从更高维度看问题的能力。就像理解用户在淘宝购物,不只是“点点点”,背后还有一整套抽象的逻辑和流程。程序员这行干久了,仿佛能透过代码看世界,一边写程序,一边解构人生。
回头看这些年,最大的感悟就是——努力是有回报的。我特意总结了成功三要素:评价不错的人品、能助力别人的才华和靠运气遇到的贵人。靠着这些,我也遇到了一些贵人,赚了点钱,甚至在疫情前开了家公司。虽然疫情结束,公司也随风而逝了。自己也走到了人生的谷底。但人生嘛,赛道再长,也得继续跑。
目前,我主要精力放在我的开源项目——Bsin-PaaS 上,已经坚持了三年多了。对我来说,开源并不是为了赚大钱,而是因为“知识只有分享了才有价值”。我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帮助更多的开发者,也让自己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尤其是在如今数字化变革的风口浪尖上,我又肩负起了新的使命——变革零售行业,找到解决实体行业之痛的方案。以后打算做一个自己的小品牌:花尖墨,一个web3水果IP,目前也正在为这个目标做积累中。
说点轻松的吧。大家可能觉得程序员的生活就是“写写写”,但其实我们也有丰富的“程序员社交圈”。通过开源项目,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许,有时候我们就是这么一群人:一腔热血,一份使命,坚持做着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未来的路怎么走我还不确定,但至少现在,我的血液里,还在流淌着那个未完成的使命。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Linus Torvalds 向“被动语态”宣战
在日前宣布推出Linux 6.12-rc2 的公告中,Linus Torvalds 对内核维护者 commit 信息的英文语法也提出了更多要求。 他希望,内核维护者在描述拉取请求中的变更时能够避免使用被动语态,更多的使用主动语态、命令式语气。 我试图让我的合并 commit 信息具有一定的“凝聚力”,所以我经常编辑拉取请求的语言,以匹配更标准的布局和语言。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通常只是与 whitespace 有关,这样我们就不会有 15 种不同的缩进模式和项目符号语法。反正我一般都是在阅读文本的时候做的,所以也不会给我带来额外的工作。 但是,当一些维护者使用被动语态时,我会尝试主动重写解释,这确实会增加额外的工作量。 所以我会要求维护者使用主动语态,最好只是命令式。 换一种说法: 如果大家能避免将描述写成“In this pull request, the Xyzzy driver error handling was fixed to avoid a NULL pointer dereference”,我会非常高兴。 可以写成“This fixes a NULL pointer d...
- 下一篇
开源日报 | Linus向“被动语态”宣战;最懂人情世故的大语言模型;原生鸿蒙是新的技术框架;开源版彭博终端机;大模型“软饭硬吃”
欢迎阅读 OSCHINA 编辑部出品的开源日报,每天更新一期。 # 2024.10.9 今日要闻 Linus Torvalds 向“被动语态”宣战 在日前宣布推出Linux 6.12-rc2 的公告中,Linus Torvalds 对内核维护者 commit 信息的英文语法也提出了更多要求。他希望,内核维护者在描述拉取请求中的变更时能够避免使用被动语态,更多的使用主动语态、命令式语气。 我试图让我的合并 commit 信息具有一定的 “凝聚力”,所以我经常编辑拉取请求的语言,以匹配更标准的布局和语言。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通常只是与 whitespace 有关,这样我们就不会有 15 种不同的缩进模式和项目符号语法。反正我一般都是在阅读文本的时候做的,所以也不会给我带来额外的工作。 但是,当一些维护者使用被动语态时,我会尝试主动重写解释,这确实会增加额外的工作量。 所以我会要求维护者使用主动语态,最好只是命令式。 换一种说法: 如果大家能避免将描述写成 “In this pull request, the Xyzzy driver error handling was fixed to...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