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大赛形式创新 参赛项目百花齐放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李方
自2022年中国开源创新大赛于去年11月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发布以来,大赛得到国内开源生态的广泛支持、备受关注,活动影响力空前。截至1月10日报名结束,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十个省份170多个开源项目/社区的报名信息。
在这些报名者中,来自Apache软件基金会孵化和毕业的开源项目占比7%;来自清华、北航、软件所、计算所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开源项目同样占比7%;来自腾讯、阿里、百度、网易、华为、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发起的开源项目达到14%,其余近70%的报名项目来自中小企业和个人开发团体,这样的开源项目分布态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开源生态中自下而上源源不断的创新力。
在本次大赛中,大赛组委会开创性的为开源社区设立单独赛道,目前报名参赛的开源社区在总报名数中占比接近20%。此外,大赛还在赛制上有所创新,首次将开源合规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重要的评选维度,纳入到大赛的评分体系中。
本次大赛的公益属性同样为人称道。在疫情影响下,信息技术行业同样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本次大赛主办方之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为中国开源生态注入了活力,为大赛全程的公平、公正提供强力保障。
所有开源活动在本质上是开源布道。2022年中国开源创新大赛相关信息至今已经获得近8000万+有效传播,全赛程传播量“破亿”指日可待,这将成为中国开源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大赛报名通道已经关闭,接下来参赛项目/社区会提交参赛项目的佐证材料,组委会将邀请业界专家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参赛项目/社区将进入大赛的初赛阶段。大赛将在决赛阶段提升评价标准,并通过代码扫描等技术手段来配合专家评议。”大赛组委会成员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副秘书长、北京开源创新委员会副主任宋可为介绍道。“与以往的开源竞赛不同、本次大赛不仅关注选拔优秀开源团队、还在引导开源社区发展和孵化重点开源项目投入了更多资源。即大赛通过在赛中强调开源合规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赛后组织获奖项目/社区进行商业孵化、融资培训,推荐开源导师。”
中国开源已经历经了三十年的发展,从萌芽期的艰难探索到发展期的野蛮生长,再到如今促进经济双循环重视开源供应链安全的高质量有序发展阶段。正如本次大赛的主题“开源创新 共建生态”,中国的科技企业已经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鼓励开放协作促进共建生态、呼吁开源合规倡导依法维权、坚持市场导向强调商业价值。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Python 新提案:使全局解释器锁成为可选项
去年的2022 Python 语言峰会上,开发者 Sam Gross带来了新提案:删除全局解释器锁 GIL,解放多线程性能。但由于 GIL 历史悠久,许多官方/非官方的 Python 包和模块都深度融合了 GIL 模块,彻底移除 GIL 功能可能会对生态造成影响。在 2023 年1 月 9 日,Sam Gross 又创建了另一个 Python提案 PEP 703:使全局解释器锁成为构建 Python 的可选项。 CPython 的全局解释器锁(“GIL”)防止多个线程同时执行 Python 代码,GIL 是 Python有效使用多核 CPU 的障碍。 向 CPython 添加一个构建配置 (--without-gil) ,使其可在没有全局解释器锁的情况下运行 Python 代码,并进行必要的更改,以使解释器线程安全。 这条 PEP 提案的内容可谓是论文级别。提案中先阐述了 GIL 对 Python 并发的性能阻碍,随后详细分析了抽离GIL需要对 Python 内部进行哪些改动: 移除全局解释器锁需要对 CPython 内部进行大量更改,但对公共 Python 和 C API 的更改相对...
- 下一篇
新一代 IT 服务管理平台 DOSM,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前言 近年来,日益加剧的行业竞争和新冠疫情的持续推动,让企业管理者了解到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降本增效、持续优化的必要条件,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必经之路。与此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赵策在“2022数字化转型发展高峰论坛”表示,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产业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痛点分析 当前,有很多企业仍处在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尝试阶段。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产品技术的创新,更多的是人员流程体系的规范。基于以上背景,企业 IT 管理部门已然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在转型实践过程中,面临的痛点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企业 IT 管理者侧: 运维工作无法留痕,部门价值无法体现。当企业 IT 管理部门收到客户或业务部门投诉时,由于没有合适的工具做日常运维数据的留存和展示,从而导致 IT 管理者无法阐明整个部门的工作价值。 运维知识沉淀困难,人员变更影响大。由于大部分 IT 部门日常工作仍是高度依赖工作人员,因此运维知识沉淀共享困难。一旦人员离职或岗位变动,便会影响到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 运维工作无法量化,团队绩效考核困难。当管理者需对团队进行绩效考核的时,由于日常运...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Red5直播服务器,属于Java语言的直播服务器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CentOS7编译安装Cmake3.16.3,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
- SpringBoot2编写第一个Controller,响应你的http请求并返回结果
- 2048小游戏-低调大师作品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