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Stack推出容器产品,和K8S站到一起
日前,EasyStack在德国柏林举行的CloudNativeCon+KubeCon容器大会上,正式发布基于Kubernetes技术的容器集群产品ESContainer。这使得EasyStack同红帽、Mirantis一道成为全球三大同时具备OpenStack和Kubernetes(以下简称K8S)产品的专业开源企业,也是中国首个OpenStack+Kubernetes专业开源企业。
此举引发了业界的关注。今天,在应用开发和运维领域以Docker为代表的容器技术炙手可热,众多企业纷纷试水Docker,一些起步早的企业开始把Docker用于生产系统。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与容器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纷纷上市。EasyStack选择此时进场在情理之中。毕竟,一直从事开源IaaS,对于用户对Docker的需求有着非常直接的感受,同时,对于同为开源的Docker技术上也更为熟悉。不过,与IaaS相比,对于容器技术的未来业界还有不同认识,比如业界对K8S、Swarm和Mesos谁最会胜出还有不同看法。是什么原因让EasyStack在这个时间点推出容器产品,为什么会坚定地选择了K8S呢?
OpenStack+Kubernetes,1+1>2
“我们研究Kubernetes或者容器已经很长时间了。我们认为想要达到最佳的效果,能够解决关键问题,需要有一个共识,这个共识的凝聚需要时间,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现在就是一个合适的时间。” EasyStack创始人兼CEO陈喜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EasyStack创始人兼CEO陈喜伦
据悉,在去年EasyStack就接触了很多客户、技术合作伙伴以及Docker生态里面的厂商,但是发现他们对这类产品的反应不是很强烈。EasyStack联合创始人兼CTO刘国辉解释说,一个重要原因是基础设施还不到位,特别是云基础还没有被普及,因为在Dokcer大规模部署前,需要有自动化的云这一基础设施,否认无法解决应用的问题。
另一个原因是,在基础设施领域和应用领域缺乏很好地整合。这是因为容器厂商分两类,一部分是从应用出发,推出了PaaS、微服务等;另一类是从基础设施出发,在IaaS上加上容器服务。第一类厂商站往往只是解决了应用封装的问题,没有能解决整个IT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比如硬件、资源池、弹性或者自服务。而第二类很容易陷于资源供给的圈子里头,而忽视应用层面的真正需求,也难以与客户达成共识,自然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其实,我们看谷歌推出K8S的前身Borg,也并不是是为了解决资源供应,而是要解决应用的问题,包括大规模集群的问题、无人值守的问题、自动升级的问题等。”刘国辉说。
在刘国辉看来,从云基础设施这个角度进入容器市场的EasyStack,由于在开发ESCloud云平台的过程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与K8S所倡导的或者说要解决的高度一致。再加上过去2年来曾经帮助一些大型行业客户实现了容器的落地,因此,可以很好地把二者结合起来,给用户提供一个真正好用的容器解决方案。
“是IaaS厂商正好成为EasyStack的一个优势,我们可以实现IT基础架构资源跟容器集群的整合,比如,保证资源申请与容器集群的部署是统一的,体验也是一致的。”刘国辉说。
EasyStack联合创始人兼CTO刘国辉
陈喜伦透露,EasyStack从去年开始就定下推出容器产品的计划,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技术积累和研发,这才在刚刚结束的柏林CloudNativeCon+KubeCon容器大会推出这个产品。他说,在最初EasyStack制定容器产品战略时,有三个原则:第一个是要有技术和战略的前瞻性;第二是从客户的实践和需求来;第三,这是一个以开源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的产品和新一代的服务。
“而最重要的是目的是,要实现OpenStack+Kubernetes,1+1>2的效果。” 陈喜伦强调说。
据悉,ESContainer 面向企业级容器化应用的管理和编排场景,产品提供包括自动化部署、强化的管理界面、应用商店,多级监控、支持虚拟机、可视化编排、物理机资源池的混合部署,并且与EasyStack的企业级OpenStack平台ESCloud 深度融合,无缝地使用 ESCloud 提供的计算、网络和存储资源以及丰富的软件基础设施,为云计算从以资源为中心到以应用为中心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看好K8S
在容器世界里,Docker主要解决的是开发的问题,更准确地说是应用的封装问题,而一旦要将Docker部署到生产环境,特别是大规模的集群生产环境,需要一个平台或者工具来帮忙。此时面临的一个选择是,让Docker与哪个容器编排调度系统配合。面临的选项有:Docker自己的Swarm、源于Google的Kubernetes以及Mesos的Marathon等。这是三条不同的技术路线,而对于EasyStack而言,选择推出容器产品只是EasyStack容器战略迈出的第一步,在到底是选择K8S还是Mesos、Swarm是一个关键而又现实的问题。
“如果说放到一年以前,我们可能还会犹豫,但是经过这一年多的发展,我们认为K8S将会成为主流,这里有Google在推动,有OpenStack与K8S两个基金会之间的协同,同时还有来自用户的声音。”刘国辉表示。
据介绍,此前EasyStack曾在多个社区对用户进行了调查,看到底多少人使用独立的容器、多少人使用虚拟容器,以及多少人使用OpenStack容器。调查数据是一半以上的用户使用的是OpenStack加容器。
“这也好理解,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最终是要解决问题,而现在有了OpenStack对云的支撑能力,加上K8S要解决应用的能力,既然两者加在一块就解决问题了,我何必再造车轮子?”刘国辉解释说。
实际上,从K8S在几个公有云平台上的进展也可见其发展前景。今年3月,AWS与K8S(Kubernetes)创业公司Heptio联合启动了K8S Quick Start,Heptio将帮助AWS解决方案架构团队设计K8S参考架构。而在此前,K8S已被应用于Azure、DC/OS以及几乎所有知名的云平台,而AWS是唯一的例外。
采访中,陈喜伦再次阐述公司的发展战略,否认此番进军容器领域意味着公司战略有了变化。
“对EasyStack而言,从一开始,我们就没有把自己定义成仅仅是一家OpenStack公司,我们希望以开源技术来打造新一代的基础软件,也就是新一代基于云的产品或者云的服务,我们现在迈出K8S的这一步,正是公司3年前成立时拟定的上述核心战略的充分体现。” 陈喜伦说。
原文发布时间为: 2017年4月19日
本文作者:邹大斌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至顶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至顶网。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Docker继续完善生态布局,收购云服务Tutum
Docker今天宣布正在收购Tutum。Tutum是一个专注于Docker容器部署和管理的云服务,并可以支持云上或者本地部署的任何环境。 Docker公司没有透露有关收购价格的信息。 Docker公司一直把容器创建、交付和运行作为自己的重点。人们有时也把编程中这种分离的砌砖石称作微服务(micro-services)。在今天收购之后,Docker真正的填补上了自己的第三驾马车,即容器的运行,在这之前,这事几乎全是丢给程序员让他们自己去折腾的。 容器运行通常需要自己编写脚本来对容器进行部署和管理,而这些脚本费时费力,通常需要花费几小时甚至几天。从某种意义上讲,这过程有损开发和运维团队的速度和敏捷性,而Docker本该在这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才对。Docker的产品SVP Scott Johnston解释道。 收购了Tutum之后,Docker就能以一个更加完整的面貌呈现到客户面前,这一点随着产品的日加成熟重要性也越高。 Johnston说,“企业级的IT市场需要的是拿来即用的产品,这样他们就能专注于应用开发,而不是不断去维护自己编写的脚本,和伴随着版本升级不可避免的重写。Tutum将会承担...
- 下一篇
DeepMind着手指导AI对关系网络进行推理
逻辑思维与更改思考能力无疑是实现智能的关键。而如果能够在机器当中复制这种能力,则将使得AI变得更加聪明。 但这一问题实现难度极大,特别是考虑到目前的深度学习方法还不够先进。深度学习在处理信息方面较为擅长,但却难以解决推理类任务。 这时出现了新的突破方向:关系网络,简称RN。 根据Alphabet公司旗下英国AI事业部DeepMind发布的最新论文,其正在尝试将关系网络引入卷积神经网络与经常性神经网络,从而推动这些在传统上负责实现计算机视觉与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获得推理能力。 DeepMind的一位发言人在接受采访时解释称,“并不是说深度学习不适合处理推理任务——更为确切地讲,实际上是不存在正确的深度学习架构或者模块以实现一般性关系推理。举例来说,卷积神经网络在理解本地空间结构方面拥有无与伦比的表现——这也是其被大量应用于图像识别模型中的理由,但其可能在其它推理任务当中遇到障碍。” 关系网络被描述为“即插即用”模块。其架构的设计方式专门用以确保网络能够专注于各对象之间的关系。其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图形网络,其中的节点即为各个对象,而连接节点的边界则为不同对象间的关系。 在CLEVR数据集中,...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设置Eclipse缩进为4个空格,增强代码规范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