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NB-IoT标准演进
摘要:本文将带大家详细了解NB-IoT标准演进与产业发展。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一文带你了解NB-IoT标准演进与产业发展》,作者:万万万。
我们都知道,物联网的场景和手机、电脑在使用的传统互联网是不太一样的。那么,就无线通信场景而言,物联网有什么样的特点呢?首先,感知层的物联网设备在进行数据收发的时候,那些数据包是比较小的,并且收发的频率也是比较低的,有的时候每天只需要发送不到十个数据。其次,为了提高物联网设备的使用寿命,这些设备对能源的消耗是比较小的,所以这也要求设备在通信的时候功耗也是要比较低的。
总结起来,就是无源、小包、偶发的通信需求。基于这样的场景需求,就要求通信网络必须要是功耗低,覆盖广的,也就是LowPowerWideArea的场景。
在LPWA场景当中,当下最热门的一项技术莫过于NB-IoT通信技术。它被广泛使用于现如今的公共事业、城市管理当中,所以了解NB-IoT的技术细节以及解决方案对学习物联网就显得很重要了。
本文将带大家详细了解NB-IoT标准演进与产业发展。
NB-IoT标准演进
NB-IoT技术标准最早是由华为和沃达丰主导提出来的,之后又吸引了高通和爱立信等一些厂家。从一开始的NB-M2M经过不断的演进和研究,在2015年的时候演进为NB-IoT,在2016的时候,NB-IoT的标准就正式被冻结了。当然,NB-IoT的标准依然在持续的演进当中,在17年的R14当中就新增了许多特性,到了R14版本,NB-IoT具有了更高的速率,同时也支持站点定位和多播业务了。在2020年7月9日最新召开的会议上,NB-IoT这项技术已经被正式接纳为5G的一部分了。
这一事件对于NB-IoT来说有一个什么样的好处呢?当NB-IoT这项技术被归为5G的标准之后,也就是说,即使是通过NB-IoT接入网络的物联网设备,最终也可以连接5G核心网,享受5G的边缘计算、网络切片等一些服务。所以,这一事件对于NB-IoT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现阶段的NB-IoT并不支持接入5G网络,所以该技术在后续仍需要经过不断的演化和技术的演进才能进入5G网络当中。
运营商LPWA技术选择
图1全球运营商LPWA技术选择分布
从上图可知,全球大多数的运营商在进行LPWA技术选择的时候都是先选择去部署一张NB-IoT的网络,之后再去部署一张eMTC的网络。其原因在于运营商都是倾向于先去部署一张他们本来没有的网络,因为之前没有像NB-IoT这样的网络去支持低功耗广域网的场景,并且也从来没有专门为了设备去设计一张网络供物联网终端设备来使用。
之前所使用的运营商网络其实都是给人来使用的,为了方便人们的通信,所拥有的语音通信以及越来越高的传输速率等等。但是NB-IoT不一样,这张网络速率是非常慢的,人类去使用的话体验肯定是非常差的,但是这张网络对于底层的设备来说是非常合适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覆盖范围非常广,另一个原因是能耗低,速率低等。至于eMTC这张网络,它的速率相对于NB-IoT是要高的,并且还支持语音通信,所以它与用户现在正在使用的2G网络是比较相近的。所以在2G网络退网之后,运营商就可以选择使用eMTC去代替2G网络来进行使用,这就是大部分运营商选择先部署NB-IoT网络再部署eMTC网络的原因。
运营商NB-IoT技术频谱选择
对于运营商来说,除了有选择技术的问题之外,另一个就是频谱选择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避不开的问题。如果要满足低功率广域网的场景的话,网络的频段要够低,因为它既要满足广覆盖,还要满足网络的穿透性。大部分感知层的物联网设备,像气表、水表等,它们是被放在厨房的柜子里的,相当于是被层层遮蔽的,如果网络穿透力不够的话是没有办法跟设备进行连接的。
图2全球运营商NB-IoT频谱选择
同时,频段越低穿透性越强,频段越高穿透性越弱。所以由图2可以看到,对于运营商来讲,他们相当于把最合适的一部分频段都拿出来了。所以大部分的运营商都是在700到900M这一部分也就是SubG频段来进行部署。当然,也有少数的部分像中国联通他有一部分是放在1800M。所以在上文中提到的,NB-IoT网络主要是部署在SubG频段的,而不是说全部都是在SubG频段原因就在于此。
另外,由于NB-IoT的网络是基于4GLTE的网络的。所以运营商会在4G的基站中选择一部分基站去做软件升级来作为NB-IoT的基站。但是中国联通不一样,因为中国联通的4G基站就是基于3G基站升级得到的。所以就相当于它可以直接使用3G1800MHz的基站升级得到NB-IoT的基站,所以联通经过基站平滑升级之后,就直接在1800M使用NB-IoT网络,节省了很大的成本。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联通可以在1800MHz部署NB-IoT网络。
NB-IoT产业发展
除了网络技术,基站和频段之外,如果想要使用这个网络也得有支持设备与基站连接的芯片。所以华为早在R13就推出了Boudica120芯片,由于它推出的比较早,所以芯片的功能并不是特别强,只支持SubG频段,并且也不支持移动性这些在R14才演进的特性。所以基于R14的一些新特性,华为又推出了Boudica150芯片来满足新特性的使用。
图3NB-IoT产业生态
图3为NB-IoT技术的应用情况,其实NB-IoT所涉及的领域是比较多的。像水表、气表、路灯、智能停车等等应用当中都有涉及。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从源码角度解析线程池中顶层接口和抽象类
摘要:我们就来看看线程池中那些非常重要的接口和抽象类,深度分析下线程池中是如何将抽象这一思想运用的淋漓尽致的。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高并发】深度解析线程池中那些重要的顶层接口和抽象类》,作者:冰 河。 通过对线程池中接口和抽象类的分析,你会发现,整个线程池设计的是如此的优雅和强大,从线程池的代码设计中,我们学到的不只是代码而已!! 题外话:膜拜Java大神Doug Lea,Java中的并发包正是这位老爷子写的,他是这个世界上对Java影响力最大的一个人。 一、接口和抽象类总览 说起线程池中提供的重要的接口和抽象类,基本上就是如下图所示的接口和类。 接口与类的简单说明: Executor接口:这个接口也是整个线程池中最顶层的接口,提供了一个无返回值的提交任务的方法。 ExecutorService接口:派生自Executor接口,扩展了很过功能,例如关闭线程池,提交任务并返回结果数据、唤醒线程池中的任务等。 AbstractExecutorService抽象类:派生自ExecutorService接口,实现了几个非常实现的方法,供子类进行调用。 ScheduledExecutorSe...
-
下一篇
用 AI 识别基因,从向量化 DNA 序列开始
DNA 序列在分子生物学和医药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基因溯源、物种鉴定、疾病诊断等。如果结合正在兴起的基因大数据,采取大量的样本,那么通常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也能够更有效地投入现实应用。 同时如同其他行业一样,人工智能的介入正在受到广泛的关注,承载着业界对更智能高效的研究方法的期待。然而传统的核酸序列比对方法有着诸多限制,并不适用于大规模的数据 [1] ,这使现实应用不得不在成本和准确率中做出取舍。为缓解核酸序列数据特性的掣肘,向量化是面对大量 DNA 序列时的一个更优选择。 Milvus 作为一款开源的、对海量数据友好的向量数据库,能够高效地存储和检索核酸序列的嵌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Milvus 也能够帮助降低项目研究或系统搭建的成本。由 Milvus 搭建的 DNA 序列分类系统,不仅毫秒之间能够识别基因的类别,还比机器学习领域里常见的分类器们更加精准。 数据处理 基因是带有遗传信息的 DNA 序列片段,由数个碱基【A, C, G, T】排列组合而成。每个生物都有不同的基因组,比如人类基因组中含有3万个左右基因,约30亿个 DNA 碱基对,每个碱基对有2个对应的碱基。 针对...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关闭SELinux安全模块
- SpringBoot2配置默认Tomcat设置,开启更多高级功能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
- Dcoker安装(在线仓库),最新的服务器搭配容器使用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