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到底什么是CDN?
如今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手机观看视频,丰富自己的娱乐生活。
可是,大家在追剧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明明自己的网速很快,但观看视频时,仍然卡顿?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做一道算术题。
以之前很火的“延禧攻略”为例,当时曾经在某视频APP实现了1千万用户同时在线观看。
如果大家观看的是1080p清晰度的视频(理论上需要4Mbps带宽),那么,累计需要的流量带宽是10,000,000×4Mbps=40,000,000Mbps≈40Tbps。
对于优酷、爱奇艺这样的互联网视频内容提供商来说,这无疑是非常巨大的流量压力。
我们普通计算机的网卡,是1Gbps的带宽。如果是服务器,现在有10Gbps的网卡(万兆网卡)。
如果优酷有一台超级服务器,那么,这台超级服务器就需要4000块万兆网卡,而且必须百分之百跑满速度,才能够实现这1千万用户的流畅观看。
对于一些实力不够的服务商,或者突发流量陡增的情况,就会造成拥塞,从而导致卡顿和延时。
有这么一个说法:当用户打开一个页面,等待超过4秒,他就会关闭这个页面。也就是说,这个用户就会流失。
这应该是大家最讨厌的符号:
用户的流失,就意味着金钱的流失。没有任何一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希望这样的情况发生。所以,它们必须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内容尽快呈现,缩短用户的等待时间,提升用户的体验。
而CDN,就是一项非常有效的缩短时延的技术。
CDN的诞生
上世纪80年代,互联网技术刚刚走入民用领域。
人们主要通过拨号来访问网络,带宽很低,用户也很少,所以,没有对骨干网以及服务器带来压力。
随着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用户越来越多,加上宽带接入网的出现,内容源服务器和骨干网络的压力越来越大,无法及时响应用户的访问需求。
1995年,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互联网的发明者之一,Tim Berners-Lee博士发现,网络拥塞越来越严重,将会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最大障碍。
Tim Berners-Lee
于是,他提出一个学术难题,希望有人能发明一种全新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实现互联网内容的无拥塞分发。
当时Tim Berners-Lee博士的隔壁,是Tom Leighton教授的办公室。他是一位麻省理工学院应用数学教授。
Tom Leighton
他被Berners-Lee的挑战激起了兴趣,于是他请研究生Danny C. Lewin和其他几位顶级研究人员一起破解这个技术难题。
Danny C. Lewin
最终,他们开发了利用数学运算法则来处理内容的动态路由算法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这个技术,就是CDN。
他们还为此专门成立了公司,发挥其商业价值。这个公司,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CDN服务鼻祖——Akamai公司。
CDN的原理
CDN这个技术其实说起来并不复杂。它最初的核心理念,就是将内容缓存在终端用户附近。
内容源不是远么?那么,我们就在靠近用户的地方,建一个缓存服务器,把远端的内容,复制一份,放在这里,不就OK了?
因为这项技术是把内容进行了分发,所以,它的名字就叫做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
具体来说,CDN就是采用更多的缓存服务器(CDN边缘节点),布放在用户访问相对集中的地区或网络中。当用户访问网站时,利用全局负载技术,将用户的访问指向距离最近的缓存服务器上,由缓存服务器响应用户请求。(有点像电商的本地仓吧?)
大家可能觉得,这个不就是“镜像服务器”嘛?其实不一样。镜像服务器是源内容服务器的完整复制。而CDN,是部分内容的缓存,智能程度更高。
确切地说,CDN=更智能的镜像+缓存+流量导流。
而且还需要注意的是,CDN并不是只能缓存视频内容,它还可以对网站的静态资源(例如各类型图片、html、css、js等)进行分发,对移动应用APP的静态内容(例如安装包apk文件、APP内的图片视频等)进行分发。
我们来举个例子,看看CDN的具体工作流程。
如果某个用户想要访问优酷的视频点播内容,那么:
具体步骤:
①、当用户点击APP上的内容,APP会根据URL地址去本地DNS(域名解析系统)寻求IP地址解析。
②、本地DNS系统会将域名的解析权交给CDN专用DNS服务器。
③、CDN专用DNS服务器,将CDN的全局负载均衡设备IP地址返回用户。
④、用户向CDN的负载均衡设备发起内容URL访问请求。
⑤、CDN负载均衡设备根据用户IP地址,以及用户请求的内容URL,选择一台用户所属区域的缓存服务器。
⑥、负载均衡设备告诉用户这台缓存服务器的IP地址,让用户向所选择的缓存服务器发起请求。
⑦、用户向缓存服务器发起请求,缓存服务器响应用户请求,将用户所需内容传送到用户终端。
⑧、如果这台缓存服务器上并没有用户想要的内容,那么这台缓存服务器就要网站的源服务器请求内容。
⑨、源服务器返回内容给缓存服务器,缓存服务器发给用户,并根据用户自定义的缓存策略,判断要不要把内容缓存到缓存服务器上。
CDN的好处
采用CDN技术,最大的好处,就是加速了内容的访问——用户与内容之间的物理距离缩短,用户的等待时间也得以缩短。
而且,分发至不同线路的缓存服务器,也让跨运营商之间的访问得以加速。
例如中国移动手机用户访问中国电信网络的内容源,可以通过在中国移动架设CDN服务器,进行加速。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此外,CDN还有安全方面的好处。内容进行分发后,源服务器的IP被隐藏,受到攻击的概率会大幅下降。而且,当某个服务器故障时,系统会调用临近的健康服务器 进行服务,避免对用户造成影响。
正因为CDN的好处很多,所以,目前所有主流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都采用了CDN技术。所有的云服务提供商,也都提供了CDN服务(价格也不算贵,按流量计费)。
某某云的CDN服务
CDN的弱点
CDN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它并不是万能的。在部分场景下,CDN并不是适用。
首先,CDN适用于静态的内容,不适用动态的内容。用户动态的实时交互数据,是难以缓存的。例如一些频繁修改的数据库表单内容等。(大家可能没想到,直播其实也是可以使用CDN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一下“直播CDN”。)
其次,很多应用提供商和内容服务商,为了保护自身的数据私密,不允许第三方公司CDN缓存他们的数据,只允许自家CDN缓存自家的数据。这个对用户体验会造成一定影响。
第三,建设CDN意味着不菲的资金投入。不管是自己买服务器搭建CDN,还是租用云服务提供商的CDN服务,都需要花钱。而且,区域越多,花的钱越多。这些CDN到底有没有人用,利用率是多少,很难精准预测。也许大部分时间里,利用率很低,就造成了资源浪费。
CDN和通信
CDN是从传统IT行业发展起来的一项服务。但是,对于我们通信行业来说,CDN也有非常大的商业价值。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采用CDN,是以存储换时延。花钱购置CDN服务器或云计算服务,以此换取更好的用户体验。
通信运营商也追捧CDN,但它们的目的,是以存储换带宽——通过服务“下沉”,减轻上层骨干网络的流量压力,避免硬件扩容,降低网络建设成本。
这个很好理解啊,如果大量的业务流量数据在骨干网跑来跑去,骨干网肯定吃不消,要拼命扩容。如果这些业务流量数据在底层就被解决了,那么,骨干网的带宽压力自然就减轻了。不是么?
很多运营商已经将CDN下沉到地市级,以此减轻压力,同时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讲到这里,广大通信汪们是不是想到了什么?
没错,这个和现在非常热门的移动边缘计算,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直以来,随着网络能力的不断提升,内容资源和计算能力都在不断“往上走”,走到云计算中心。由一个核心云计算中心,对所有终端节点提供服务。
结果,人们回过头来发现,对于非常大的面积区域,非常多的用户数量,尤其是国家级或世界级的服务,不管你把这个中心设在哪里,也不管你这个中心的能力有多强大,都无法克服物理距离上的障碍,会导致无法忍受的延时和网络拥塞。
于是乎,人们就开始把云计算中心进行部分“下沉”,这才有了雾计算、霾计算。甚至人们开始质疑,集中式计算是否会最终被分布式计算所取代?
区块链,就是分布式计算的代表
在小枣君看来,不存在谁完全取代谁的问题。不同的场景带来不同的需求,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网络架构。场景的多样化是现实存在的,所以,网络架构的灵活化,也是必然的选择。
CDN和边缘计算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其实,我个人认为,CDN可以算是边缘计算的一种特殊形式。CDN主要是存储能力和少部分计算能力的下沉,功能较为有限。真正的MEC边缘计算,能力更强大,功能更全面,更加偏向算力下沉,而非内容下沉。
好啦,以上就是关于CDN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2020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以“智能基座”构筑高校计算人才生态
【51CTO.com原创稿件】2020年12月18日-20日,以“新变局 · 新技术 · 新机遇”为主题的2020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召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图灵奖获得者John HopCroft、赵沁平院士、张尧学院士、吴建平院士、高文院士、管晓宏院士、王怀民院士、吾守尔·斯拉木院士等多位院士和高校嘉宾分享了自己的精彩观点。百余位产学研领袖、3000多位高校师生到场参会,共论计算机教育的未来发展。 20日上午,本届大会重要分论坛“计算系统论坛”也隆重开启,计算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又宽泛的研究领域,随着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系统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云数据库、数据管理、操作系统、处理器、计算机视觉等都被纳入其中。打造一套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系统思维,并实现对当前主流软硬件体系融会贯通的教学体系,不仅需要充分发挥知名高校在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也离不开顶尖企业在前沿技术方面的研发成果。 学术界知名学者与企业携手共商计算未来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的知名教授们,也与华为一起围绕着计算系统的前沿核心技术、最新研究成果、教学...
- 下一篇
云计算在2021年为企业带来的十大业务优势
如今的企业在业务和责任方面压力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和工作的实时性,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云服务。在以往,企业通常在内部部署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或计算机上运行应用程序。云服务如今可以帮助企业通过互联网媒介运行这些应用程序。云计算是指从应用程序到存储和处理能力的无需计算服务的交付,通常通过互联网和现收现付的方式提供。企业不必拥有和运营自己的计算基础设施或数据中心,而可以从云服务提供商那里租用从应用程序到存储的任何产品和服务。云计算提供了很多业务优势,其中包括允许多个用户实时查看数据和轻松共享项目。 根据福布斯公司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英国近90%的企业的业务已经转向云计算。到2020年,全球高达83%的企业将使用基于云计算的软件。今年发生的冠状病毒疫情进一步加快了企业对云计算资源的使用。以下是云计算将在2021年为企业带来的业务优势。 1.低成本和全天候可用性 大型企业可以支付更多的费用建设和运营更多的数据中心以满足业务需求。然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难以实现,他们大多资金紧张,采用云服务可以使他们摆脱困境,因为不需要投入太多资本。企业只在运行云服务时支付费用,并根据其订阅计划使用。云服务可以保持...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
- Eclipse初始化配置,告别卡顿、闪退、编译时间过长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Windows10,CentOS7,CentOS8安装Nodejs环境
- 设置Eclipse缩进为4个空格,增强代码规范
- CentOS7编译安装Cmake3.16.3,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Linux系统CentOS6、CentOS7手动修改IP地址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