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如何演变成为最挣钱的生意?
阿里巴巴于11月5日发布了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2021年第二季度业绩,其中阿里云云计算业务增速第一,营收148.99亿元(22.4亿美元),同比增长60%,云计算的龙头老大亚马逊云收入116亿美元,同比增长29%,微软云收入总计入130亿美元,同比增长48%。毫无疑问,云计算已经成为最挣钱的生意了。那我们眼光再放到世界,世界的云计算又是怎么样发展演变的呢?
承载IAAS、SAAS、PAAS服务
互联网服务自诞生以来,必然是承载在计算机服务器之上。在早期计算机还没有普及时,计算机资源是非常昂贵的,而刚接入互联网的网民对网上资源的需求却是持续在增长,导致出现了一个情况,中大型互联网提供商在特殊日子(如圣诞节、新年)等进行大促时,要采购大量的服务器资源,用以支撑用户的大量请求,在此之后服务器资源处于搁置状态,而小型企业(如创业团队/公司)因为无法支付昂贵的服务器费用,从而无法投身互联网。
于是把基础资源(计算、存储、网络)等作为商品的想法出现了(IAAS阶段,即infrastructureas aservice),使用VMWare推出的Hypervisor技术便可以把计算机拆分成计算、网络、存储、数据库等产品,用户按照自己需求购买,高峰时多买,低峰时少买。这对于当时有能力的互联网厂商来说是一大幸事,只需要购买对应的资源,在此之上自己搭建技术栈,写代码,上线,运维。
在IAAS产品产生之后,出现了一波互联网企业,它们基于基础设施开发了自己的服务,如Dropbox提供文件存储和共享服务、Salesforce提供销售管理服务,对于有需要这方面服务的企业,直接购买他们的服务即可,不再需要自己从0到1的去搭建一套系统了。要知道销售可是一家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没有他们就没有订单,也就没有利润了,于是Salesforce很快火起来了,这也衍生了云计算新模式SAAS(Softwareas a service)。
互联网开始进入黄金发展时期,随着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的基建业务发展起来,上网开始变得便宜而简单,而国家也开始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越来越多的企业,越多的人涌入互联网。为了让开发产品服务变得简单,云厂商想出了把开发平台作为产品进行售卖的想法,开发者再也不需要去关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开发环境的搭建、通讯地理信息服务的开发,只需要关注业务开发提供服务即可,云计算新模式衍生成为了PAAS(platformas a service)。
至此,对于云计算演变的第一条脉络我们也梳理清楚了。现如今,云计算已经是一个每年年收入2500亿美元的市场,之所以能成为最挣钱的生意,也是得益于基础设施、在线服务、开发平台的相辅相成发展,为更多的企业、用户加入互联网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承载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多云服务
云厂商所带来的IAAS、SAAS、PAAS让大家觉得云计算真的很好,中小企业直接享受这些服务,再找一些人开发写代码,推出去给到用户,钱就来了,这种模式也就是公有云模式,大家都在一个公共的地方享受服务。那除了中小创业企业之外,一些传统的行业企业,如金融(银行、证券、保险等)、教育、医疗、政府机构也想享受这个服务啊。出于自己行业特性,如数据信息安全要保密、数据要绝对准确,他们不能把自己的服务放在公有云上啊,并且自己还买了那么多服务器呢,那是不是可以基于自己的服务器也去实现云呢?
对的,可以。云厂商开启了另外一套盈利模式,毕竟只靠公有云的用户,都是些小微企业,挣不了大钱啊,政府、金融、房地产等等这些才是最有钱的客户。于是他们开始为这些客户提供私有云解决方案,基于openstack开源平台来将客户们的服务器资源搭建一套云计算服务,实现资源的弹性伸缩、灵活使用。但也有新的问题出现了,对于这些行业来说,他们都是涉及民生的业务,并不会像互联网服务一样,存在间断性的、大规模的服务爆发,而自己维护这套私有云的成本也很高,那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有的,混合云。对于金融、政府、房地产、教育、医疗等行业,他们的业务并不是每一部分都需要强保密、强准确,一般都是到了最后交易的环节才会对用户信息、用户数据保证绝对的安全保密,而走到这一步的用户往往不是很多,大部分用户都是在前期阶段,了解业务。于是他们想着可以把不太重要的业务放在云厂商的公有云上,重要的业务放在自己的私有云上,当高峰期来临时,使用云厂商提供的弹性伸缩基本可以很好的过渡过去。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大家发现新的问题产生了,那就是和云厂商形成了强依赖,我的服务在亚马逊云上,现在阿里云也很好,我想迁移过来,后面还想迁移华为云,成本很高,在迁移时,每个云平台都得来一遍,那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有的,多云。多云就是把用户的基础设施服务、开发平台服务、产品服务都看作一个产品,迁移时,只需要迁移这个产品就够了。与之而言产生的技术便是Docker容器技术,在Docker里你可以把应用的开发环境、运行环境都打包起来,在服务发布上线时,启动Docker就可以了。在Docker产生之后,又出现了Kubernetes来对Docker进行灵活的调度管理。云厂商们也基于Docker、Kubernetes提供解决方案。
至此,对于云计算演变的第二条脉络也梳理清楚了。它之所以能成为最挣钱的生意,也是得益于公有云、混合云、私有云、多云四种模式的支持,解决了各类用户存在的问题,让所有行业使用云计算变得简单。
承载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服务
伴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也催生了很多的新服务,使用互联网服务的用户有更好的体验,也为各个行业尚未探索、或正在探索的服务提供了更好的支撑,那便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服务。
所谓大数据,它是随着越来越多人使用互联网,从而产生海量数据而产生的。数据产生了,也有地方存储了,但数据是否可以产生更多价值呢?它全都是基于人的浏览行为、支付行为、个人信息的数据,如果把这些数据利用起来,我们就可以更好的知道用户情况、企业发展方向。于是大数据产生了,早期基于Hadoop三件套(存储系统HDFS、计算框架MapReduce、资源调度系统YARN),你可以将用户的数据进行分析,赋能业务。Hadoop所产生的数据在年度季度月度周度报表中还是OK的,但是如果想做实时的分析,那就没办法了。于是又演变发展产生了实时计算Flink等技术,可以实时分析用户行为,在大促场景中动态推荐。
所谓人工智能,就是让一切都变得更加智能,你准备购买产品时,使用系统推荐的就好,你想在家里干嘛时,告诉机器就好,你在外面办公时,按照机器规划的就好,你不需要再动脑了。它不止可应用于人的日常生活,还可以用于癌症、生物工程等的探索,基因序列、DNA、染色体,为人类治疗疾病、发现疾病都提供支撑。现在比较流行的有机器学习、卷积神经网络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科学家们还在不断往前探索。
所谓物联网,它是互联网的扩展,互联网是让人都接入了“网”,而物联网是让物也要接入“网”,通过网中的服务器存储数据、计算服务做计算分析,更好的服务人类。它从硬件开始,逐步延伸了软件。在设备感知层让所有的设备都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网络开关能够采集数据,再集合RFID无线射频技术、5G等将数据快速传输,再然后使用边缘计算、云计算等技术做数据处理与分析,最后将结果呈现给用户做判断决策。在智能制造、车联网等场景中已经进行了部分使用了,未来在人工可穿戴设备、智慧家居、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场景中的使用,我们继续拭目以待。
至此,对于云计算演变的第三条脉络也梳理清楚了。它之所以能成为最挣钱的生意,也是得益于更多先进技术的支持,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解决了各行各业各类用户已存在、可能存在、未存在的问题,让所有人使用云计算变得简单。
云计算还一直在发展当中,而对于它的下一条脉络发展,我们无法得知,只能持续关注互联网发展,管中窥豹,方知一二。现在C端市场已逐渐耗尽红利,进入红海市场,而B端市场正在逐渐的发展起来,进入蓝海市场。云计算作为B端市场的服务,毫无疑问,必定是最挣钱的生意。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中国云计算企业迎来崛起新机会
2020年年初,各行各业都因为疫情而都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然而云计算却“一枝独秀”,相关概念和公司发展异常火热,股票更是涨势喜人。 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已经进入倍增创阶段,云平台已经成为支撑全球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系统部署在云端,希望以此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数据处理的敏捷性及工作效率。 国内云计算崛起 目前在数字化转型需求之下,众多企业上云已经成为一大趋势。得益于云计算的广泛价值,越来越多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和科技企业都纷纷加大了云布局和云争夺。 近些年我国虽然大力推动云计算的发展,且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云计算市场,但在云计算企业方面,国外企业依然垄断着市场。背后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国外云计算发展起步较早,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外云计算发展在技术、人才等方面拥有更多更强的优势。 不过,市场格局终究不会一成不变。在广阔市场和政策等优势加持下,我国云计算企业发展也进入了高速路。最新数据显示,阿里云业务营收已经突破20亿美元,超越甲骨文成为全球第四大云服务商,同时在60%增速下正对亚马逊、微软和谷歌发起冲击。 阿里云目前是国内当之无愧的第一云,后面还有腾讯云、华为云、金山云等...
- 下一篇
云计算十年:序章,拐点,生死战
2009年,首届“中国云计算大会”在北京举办。虽然冠以“中国”,然而论坛上参与主题演讲的企业代表几乎清一色全部是思科、微软、IBM、英特尔这样的国外企业。 同期的《互联网周刊》封面文章“云计算第三代”对此的描述是: “当演讲台上各大巨头津津乐道于自己所取得的云计算成就时,坐在台下的很多国内本土企业更像是它们的拥趸。” 10年之后,中国是全球云计算增长最快的市场。阿里云、腾讯云和华为云跻身全球云计算排名前十的名单。最大的云计算开源平台openstack,核心代码贡献TOP10也有3家中国企业上榜。 10年之间,喧闹的消费互联网之外,这场以云计算为主要武器、在B端市场打响的战役,经历过血腥的价格战、疯狂的广告战和纷扰刺激的口水战,同样走过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这段历史的背后隐藏着几个匪夷所思的故事: 在全球瓜分了将近一半市场份额,几乎在所有地区都所向披靡的亚马逊AWS,为什么在中国市场遭遇滑铁卢,甚至跌出了第一梯队? 被普遍认为慢了半拍,也不具有TO B 基因的腾讯,是如何快速追赶成为国内第二大云计算厂商的? 巨头林立,高投入、高技术门槛,同时厮杀惨烈的云计算市场,为什么仍然有一些小而美企...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CentOS6,7,8上安装Nginx,支持https2.0的开启
- CentOS关闭SELinux安全模块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Docker安装Oracle12C,快速搭建Oracle学习环境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CentOS7,8上快速安装Gitea,搭建Git服务器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