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服务计算是未来
无服务计算现在已经是IT领域最流行但也最令人迷惑的词了。当我第一次听到无服务计算这个词的时候,我一笑置之,认为它和其他毫无意义的流行语一样。作为一名IT运营工程师,这个词还是很令人困惑的,因为它还是要依赖于服务器的,难道不是吗?
我微微一笑,想:“你在没有基础架构的前提下跑应用程序试试!”。但随即我马上被我的逻辑错误啪啪啪打脸,因为一直以来我都带着一种运营者的偏见来看待无服务。我在IT运营领域已经深耕了10年之久,因此毫无疑问地忽略了站在开发者的立场来看待这个新的技术。对于开发者来说,无服务是一个游戏规则的改变者。无服务不仅仅是一个流行的词,即使它有一个很糟糕的名字,但这并不重要。
无服务计算就是很多开发者梦寐以求的平台即服务(PaaS)。和很多其他新的趋势一样(特别在软件的领域),我们并不真正地清楚以及完全地理解无服务是什么。整个相关领域都在讨论无服务可以做这个,无服务可以做那个,但是他们都只是在关注特定的产品而已。
要理解无服务到底是什么,我们先要搞清楚:它是一种新型的IT基础架构形式,而不是简单的一个产品或者服务。无服务通过消耗共享资源池里面的计算资源来提供IT服务,而不是通过创建的(虚拟)服务器或者容器的形式。这意味着应用程序的代码并不是跑在服务器或者容器上的,而是运行在一个共享计算资源池之上。
云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将底层的硬件基础架构的概念抹去,大多数其他的架构还存在着计算单元(服务器或者容器)的概念,但是无服务就并没有此概念。这种云平台模型可以真正地提供云计算服务:基础架构抽象化、弹性、使用的简易型和价值定价。
要理解为什么无服务是IT的游戏改变者,我们就需要理解一下传统IT应用程序的部署。以往我们会搭建网页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而代码是运行在服务器之上的。通过这样一种以服务器为中心的角度来看,你会发现其中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应用程序是和底层的硬件紧紧绑定在一起的。
举个代表性的例子,我们曾经将服务器用hypervisor进行抽象化,但是这样子对于应用程序来说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变化。虚拟化本质上就是抽象基础架构,但这并不能解决业务部门希望加快开发和部署代码速度的要求。容器的出现满足了这种需求,但是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容器或者微服务是现有的基础架构模式的一种转换,它并不能改变我们以服务器为中心的这种模式。向微服务架构转型能让应用程序变得更敏捷和弹性,但是说到底我们只是把计算单元变得比以前更小了而已。
在无服务的架构中,代码不再是运行在服务器或者是容器之上了。代码会运行在一个共享的计算资源池之上。曾经有一个很流行的比喻,人们将传统服务器比喻成宠物,它有名字,你要照顾它,而且你会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容器呢更像是牲畜,它们没有名字。当其中一只生病了,你就会把他扔到牧场。而无服务架构里没有任何牲畜,只有一个畜群。
当我最后终于开始理解无服务的核心价值的时候,我还是纠结于它的名字。不管无服务这个想法本身是多么地了不起,但是它的名字真是非常糟糕。毕竟我们还是需要服务器的,CPU和内存这些物理组件是不能被抽象掉的。但是冷静想一想,名字又有什么重要的呢。IT领域已经有很多奇怪的名字了,我们何必纠结于这个呢,毕竟只是一个名字而已。
无服务的架构填补了微服务的一些空缺。市场对于敏捷的需求和架构虚拟化的方向并没有改变,并且这些会是未来的大方向。目前阶段虽然无服务还不是很成熟,但是已经有很多PaaS平台如雨后春笋一般开始在市场上浮现。这些PaaS服务并没有达到无服务理论的效果,它们也还没有完全地解决一些现有的问题,但是这会是一个飞跃点。同时,我相信将来大多数PaaS的服务会变成无服务的架构,并且会对现在云计算的模型造成翻天覆地的改变。
本文作者:佚名
来源:51CTO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1+1大于2 联想借东风破浪HPC市场
2016年的ISC国际超级计算机大会上中国军团大放异彩,除了老牌机器天河二号之外,全新的神威太湖之光也是首次亮相,将冠亚军稳稳的拿在了手中。 然而除了前两名的备受瞩目之外,我们还看到了国内HPC厂商的进步,联想、曙光等企业HPC数量的上升明显,我国高性能计算正在全方面向国际化挺进。 联想收购IBM的x86之后发力HPC市场 联想集团中国区商用业务企业级营销高级总监 马宁 一直以来,在HPC领域IBM都是极具竞争力的强者之一,其HPC产品在全球五百强超级计算机榜上稳居前列,而当中大部分系统都属于x86架构。通过去年的收购,联想获得了全球领先的HPC全线产品,包括System X,BladeCenter的和Flex系统刀片服务器、基于x86的Flex集成系统、NeXtScale和iDataPlex服务器以及相关软件、刀片网络等,并获得了相应的研发力量和知识产权,全面提升高性能领域的价值。 联想集团中国区商用业务企业级营销高级总监马宁在接受本站记者采访时表示:联想从2002年就开始做HPC了,2010年左右深腾的年代曾经经历过一个高峰。但后来在某种程度上做了一些策略调整,暂缓了这个业务发展,...
- 下一篇
《虚拟数据中心构建指南》——第3章 vSphere 5中的存储
**第3章vSphere 5中的存储** 存储通常是虚拟化架构中最关键的部件,在系统性能和可扩展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必须支持VM的活动,并可以进行升级以满足未来的需求。在某些项目中,花在设计存储架构的时间可能占到全部工作量的60%。因此,最好的解决方案必须根据业务约束、目标和分配的预算进行选择,因为不同的存储解决方案的成本有显著的不同。 3.1 存储的表现形式 因为vSphere 5提供了广泛的存储选项,知道各种选项提供的特性以及理解物理环境中的传统存储之间的交互和vSphere与这种环境的整合(见图3-1)都是很重要的。 3.2 可用的存储架构 VMware支持多种存储协议,这可能使各个公司难以了解最适合其需求的选项。虽然这种灵活性和自由度可能是件好事,太多的选项还是使决策变得困难甚至无从着手。几年前,生产环境唯一可行的选择是存储局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SAN)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FC),但现在协议之间的差别已经不那么重要,必须考虑多种标准。图3-2展示了支持的协议。 虚拟环境中可以使用如下的存储选项(在创建图3-3中的数据存储时选择...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SpringBoot2整合Thymeleaf,官方推荐html解决方案
- SpringBoot2整合Redis,开启缓存,提高访问速度
- CentOS7编译安装Gcc9.2.0,解决mysql等软件编译问题
- Docker使用Oracle官方镜像安装(12C,18C,19C)
- CentOS7设置SWAP分区,小内存服务器的救世主
- 设置Eclipse缩进为4个空格,增强代码规范
- CentOS7安装Docker,走上虚拟化容器引擎之路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Hadoop3单机部署,实现最简伪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