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技术专利申请量排名出炉,腾讯、阿里、360位列前三!
1 月 10 日,知识产权出版社 i 智库发布《中国互联网云技术专利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截至 2019 年 12 月,互联网企业在云技术领域的中国专利申请量共计 139780 件。其中腾讯、阿里巴巴、奇虎 360 位居前三,申请量分别达到了 4899 件、3671 件和 2607 件。百度、小米、京东、金山、乐视、谷歌、亚马逊等企业位居其后。
值得注意的是,四家通信企业也入围了名单。烽火通信申请量为 324 件,排名第 17 位;迈普通信申请量为 237 件,排名第 25 位;星网锐捷申请量为 176 件,排名第 34 位;京信通信申请量为 149 件,排名第 45 位。
报告显示,2010 年以后,国内互联网技术快速更新、政府鼓励等因素推动专利申请量增长迅速,该时期的专利申请量占中国总申请量的 92.6%。这也说明了中国互联网企业云技术研发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创新活跃度较高。
从企业方面来看,腾讯、阿里巴巴、奇虎 360 等国内企业在专利申请数量上高于海外的企业谷歌和亚马逊。其中腾讯在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授权量方面均排第一;阿里在申请量上紧随其后,但是授权量排名靠后,主要由于其技术累积爆发期相对较晚,大量的申请依然处于在审状态。
报告显示,在云技术领域腾讯、阿里巴巴起步较早,2000~2009 年之间已经开始在云技术领域中国市场进行专利布局,奇虎 360、百度、在该阶段专利布局量较低;2015 年之后,除了腾讯、360、谷歌布局数量相对平稳之外,其他公司的布局数量都有较明显增长。以阿里巴巴为例,根据普华永道的统计,从 2016 年至 2018 年其连续三年位居 BAT 研发投入之首,在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之中,阿里巴巴的研发投入占比是最高的,达到了 15% 以上,而这很大部分就是阿里云;从 2015 年之后的专利申请情况可以反映出其研发投入的增大,2015 年之后的所申请的专利申请量是前一阶段专利申请量的近四倍。
从关键技术的专利布局量来看,安全领域是云技术的专利布局的重点和热点领域,其次是存储领域;从应用层面来看,各申请人在涉及旅游、电子政务、医疗、金融等具体应用的行业应用领域也进行了大量的专利布局。
针对主要互联网企业重点布局的安全领域进行技术分析,奇虎 360 在安全领域的技术侧重点为网络主机安全,腾讯与阿里巴巴更为关注账户安全以及数据安全技术;百度在安全技术的三个关键分支技术上均有所布局;谷歌以及亚马逊也较为关注数据安全以及账户安全技术。
从分析结果来看,金融、交通、人工智能是主要互联网企业的研发热点领域,其中阿里巴巴侧重于金融领域的专利布局,百度侧重于交通领域的技术研发,腾讯侧重于人工智能以及金融领域。

低调大师中文资讯倾力打造互联网数据资讯、行业资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平台。
持续更新报道IT业界、互联网、市场资讯、驱动更新,是最及时权威的产业资讯及硬件资讯报道平台。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一篇
天翼云2019的三大成绩和2020的三大重点
【51CTO.com原创稿件】如今,我们正处于信息革命更新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新兴技术层出不穷,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出现,不仅为各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天翼云经历了十年的耕耘,致力于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领先者,无论是资源的整体布局,还是自主研发能力,天翼云都彰显着技术实力。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天翼云5G云网共鉴未来媒体交流会上,天翼云的专家对2019年进行了总结,并公布了2020年天翼云的发力重点以及未来目标。 天翼云的十年发展 2012年中国电信成立云计算分公司,在2013年到2016年期间,中国电信在内蒙和贵州建立了两个航母级的数据中心;2017年明确了2+31+X一省一池资源布局;2019年发布全新品牌战略,并且明确5G+云+AI品牌融智计划。天翼云的十年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Cloud Native。2009年,中国电信启动了“翼云计划”,并且于2012年成立了云计算分公司。但是,当时都是属于跟随学习的状态,提出了“2+4”集约资源布局、云网分离等概念。 第...
- 下一篇
国内首份《云数据库选型及满意度调查报告》出炉!
Gartner预测,云将主导数据库市场的未来,到2022年,75%的数据库将被部署或迁移至云平台。 云计算的飞速发展,带动各类基础软件开始云化转型之路。数据库作为信息系统核心软件,在云化大潮下,逐渐发展出了云数据库的技术路线。 目前,云数据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将传统数据库搬到云上,以租赁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即托管云数据库服务(RDS),这是大多数云厂商提供服务的方式。此类数据库多为第三方商业数据库和开源数据库,如:SQL Server、MySQL、PostgreSQL、MongoDB等。另一种是专为“云”而生,全新设计的云原生数据库(Cloud Native),最大的特征就是计算与存储分离,多为头部云厂商自研数据库,也是以租赁方式提供服务。如:阿里云POLARDB、腾讯云CynosDB、华为云TaurusDB等。 2019年,云数据库在国内发展现状如何?企业对于云数据库接受程度怎样?在选择云数据库产品和供应商时,企业更关注哪些指标?对现有供应商是否满意?上云真的省钱吗?在云数据库服务的使用过程中,有哪些突出的问题? 2019年5月-12月,IT168面向旗下ITPUB、ChinaUni...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文章二维码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 Docker快速安装Oracle11G,搭建oracle11g学习环境
- SpringBoot2全家桶,快速入门学习开发网站教程
- SpringBoot2初体验,简单认识spring boot2并且搭建基础工程
- CentOS8安装MyCat,轻松搞定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垂直分库、水平分库
- CentOS8编译安装MySQL8.0.19
- CentOS7,CentOS8安装Elasticsearch6.8.6
- Jdk安装(Linux,MacOS,Windows),包含三大操作系统的最全安装
- SpringBoot2整合MyBatis,连接MySql数据库做增删改查操作
- Springboot2将连接池hikari替换为druid,体验最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
- CentOS8,CentOS7,CentOS6编译安装Redis5.0.7